皇帝身著褐色袍,坐在遼東城主府中,十分高興。
“舉烽火入塞,向定州太子報捷!”
當年楊廣百萬大軍三征而不下的遼東城,卻在他手下一戰而下,李世民心中的喜悅和自豪可想而知。
長孫無忌捧著各部剛統計出來的戰果眉飛色舞的奏報,“此戰共斬殺高句麗軍八千余眾,俘虜八萬余,另俘虜高句麗百姓十萬余人,又繳獲糧草百萬石,其余軍械等無數!”
一眾大臣紛紛向李世民道喜。
“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稈一石,當吾二十石!遼東城繳獲百萬石糧食,通定、玄莬、建安亦繳獲近百萬石,如此眾多繳獲,使的我軍此次東征,完全可以停止后方再運糧入遼,可因糧于敵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于征遼東這種遠征國戰,糧草運輸越發顯得重要,大唐不缺糧草,但如何把糧草從遙遠的中原,運輸到遼東戰場上,這卻是非常困難的。
李世民也不由的感慨,“想當年煬帝征遼,發百萬之兵,動用數百萬民夫轉運糧草,從江淮山東等地運輸糧草入遼,千里之遙,兩人合力運十石糧食,結果到遼東民夫就得消耗掉七石!”
百萬大軍加上幾百萬民夫,數百萬人的糧食消耗非常驚人,一時間讓整個大隋中原都因此動蕩,而數百萬人口遠離家鄉脫離生產奔赴遼東,也讓整個中原的生產停滯,接下來就導致了中原的大饑荒,因此流民四起。
大唐為了征遼,已經準備了多年,早就在邊境不斷儲備糧草,細水長流,遼西營州,遼東金州,還有幽州、登州等地都提前設立了軍倉,儲存了許多糧草。可如果不能在遼東繳獲,從營金等處把糧食運輸到戰場上,依然不容易。
一住s://300xsc
可現在,繳獲如此多的糧食,完全足夠戰場所需,不用再費力從后方轉運了。
一兵一年需耗費七到十石左右,十萬兵馬一年也就百萬石,若再加上戰馬的消耗,目前繳獲的糧草都夠一年之用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李世民下令全軍就在遼東城稍事休整,命令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分賜酒肉。
以遼東城置遼州,復襄平縣,以蓋牟城置蓋州,以建安城置建州,并皆置都督府,各編設一軍五千人以準備鎮戍。
”高句麗俘虜和降民,如何安置?”隨駕的前宜州刺史鄭元璹問,他因為以前曾隋楊廣征過遼東,這次特意被召來隨駕。
“鄭卿之意該如何安置?”
鄭元璹叉手回復,“臣以為,此次圣人親統大軍前來一雪中國之恥,復子弟之仇,如今既戰事順利,連下諸城,又設置府州,那就是要做長久鎮守考慮,那么臣以為,當安撫地方百姓,以收人心。”
他提出放掉俘虜等,讓他們從此成為大唐的順民。
“臣反對!”
長孫無忌馬上站出來高聲反對,”征遼雖然順利,但是也不能大意,遼東畢竟懸于關外,我大唐現在也只是剛拿下了幾城,如果對于這些高句麗人過于寬和,則難保他們反復,為穩妥計,臣以為應當將俘虜的高句麗貴族頭人富戶等,盡遷往中原,分散于大州安置,以加強監管。對于普通百姓,也要遷移一部份去中原。”
“魏國公?”
皇帝問秦瑯,秦瑯卻正在喝酒,到了遼東城下后,他其實就很輕閑了,攻城打仗的事情,他很少過問插手,后勤輜重等事務,他也不過問,反正能偷懶就偷懶。
就如現在,大家都在認真討論關于后續處置的問題,秦瑯卻在一邊品嘗著高句麗人的酒。
味道一般,比中原差遠了。
“魏公認為該如何處置降人?”
李世民再問。
秦瑯放下酒杯。
“臣以為,若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高句麗這個隱患,肯定是得滅其國的,對于高句麗人,最好的辦法還是盡移其民。對于其上層的貴族官員豪強富戶,可給予一些寬免,赦免其罪,然后盡遷入中原大州。”
“對于其它的俘虜士兵,臣以為這些人可以直接運往中原,發賣為奴也。”
“剩下投降的百姓,也應當將大部份遷往中原地區。”
秦瑯的意見還是得移民換種,否則高句麗人在遼東經營數百年了,將來還是容易反復的。
特別是那些上層的貴族頭人們,不能讓他們繼續留下,他們相對于普通底層百姓,肯定更容易造反叛亂,所以直接強遷到中原去。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覺得這個工程太大。
而且如此一來,遼東可能就會成為一片死地,大唐若是把高句麗人都遷走,再從中原遷來漢人移民,這一進一出,并不容易。
可能沒個二三十年,遼東都難恢復元氣,對李世民來說,這樣做顯得過于殘酷,難免影響自己天可汗的形像。
但秦瑯也提醒李世民,遼東畢竟是自立數百年之久,與中原沒有半分歸屬感,就算一時滅國征服,可這些人不會真的就做順民的,與其將來頻頻派兵平亂,或是重兵鎮守,倒不如一勞永逸的把高句麗肢解滅亡。
至于說以后遼東恢復需要很多時間,這也只不過是個過程,以中原大唐如此強大的人口基數,遼東雖苦寒,但畢竟有肥沃的大平原,頒下移民令,給愿意來的移民多分田地,鼓勵豪強富戶們過來墾荒商囤等,還怕這里不能恢復嗎?
尉遲敬德表示贊成。
這位老黑這十年一直沉寂著,這次雖被點名隨征,擔任天子六軍的馬軍總管,可實際上也只是皇帝的貼身保鏢,沒有領兵的機會,而他之前也是明確反對皇帝征遼的。
不過既然都來了,老黑還是認為應當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
“這么多人口難道都要移往中原,到時多少人會死在半路?”鄭元璹反對。
“鄭公多慮了,其實移民也不是那么麻煩的,這事情我們可以委托給商人,對于要發賣的奴隸,直接招商人過來營地拍賣運走,而其它的高句麗人,也可以交由商人們一起運回中原,朝廷付錢就行。”
大唐如今商業貿易發達,海商眾多,渤海航線上本來就熱鬧,一道詔令,就能招來無數的商人。
用船運往登州、天津、秦皇島等諸港,比起陸路千里遷移肯定要方便快捷,現在天氣還好,所以不會說到時大量凍死路上的情況發生。
李世民沉吟良久。
最后讓秦瑯擬一個詳細的條陳上奏,他再仔細考慮。
考慮了三天,李世民最后同意了秦瑯的建議,對于高句麗俘虜全都發賣為奴,降人則遷往中原為民,那些貴族頭人們算是享受了點特別待遇,允許他們保留一半浮財,隨著帶往中原。
至于遼東的土地、牲畜、房屋、商鋪等這些,全都沒收充公。
皇帝把攻下各城中的浮財的一半拿出來犒賞將士們,剩下一半充做軍用,將士們無不歡呼。
這下可發財了。
那些隨駕大臣們都紛紛往家中去信,讓派人過來分蛋糕,如今大唐已經獲得了不下十萬俘虜,光是這些人發賣為奴,就是一大筆橫財了,不說獨吞,隨便拿下個三五千人,那倒手就能大賺一筆了。
牛進達的副總管王文度被任命為建州都督,程名振遷遼州都督,薛萬備為蓋州都督,各分兵駐守。
在遼東城下休整了七天后,皇帝下旨全軍開拔,繼續向南挺進。
準備與牛進達會師,圍攻安市,把這座遼東防線上的重鎮也一并拔除。
行軍路上,李世民騎在馬上,身上的褐色袍子已經有些涼了,可皇帝卻不肯添衣。
秦瑯騎馬陪伴在皇帝旁邊。
“待拿下安市城,可先休兵過冬,然后明春再戰,跨過鴨綠水攻入平壤也!”
對于安市城,李世民現在信心滿滿,遼東城這樣的第一重鎮,都輕松拿下了,安市城自然也是馬到功成。
因為建安城主高文信是第一個投降的高句麗大將,李世民大方的賞賜他忠武將軍之階,命他前往安市城招降。
“報!”
“忠武將軍高文信在白巖城勸降時,被守將孫代音斬殺,白巖城拒不投降。”
看著被高文信部下帶回來的首級,李世民臉色大變。
雖說高文信一個降人,可他已經是大唐的忠武將軍,又是他的勸降使,白巖城主安敢如此!
白巖城距離遼東城不過一個時辰路,原本是遼東城外圍的一座山城,城高地險,依山建造,南面垂直懸崖,崖下便是太子河,東西兩墻筑高大石墻,城池還有內外兩重。
但終究只是座小城,李世民目光都放在安市城了,怎料這小小白巖城居然敢斬他使者。
“末將愿領兵前往拿下白巖城,將城主孫代音首級帶回!”
和順郡王李思摩請戰。
秦國忠和李思摩和契苾何力三位郡王駙馬也紛紛請戰。
“既然是和順郡王先請戰,那朕便拔你兵馬一萬先行!”
秦瑯在一邊提醒皇帝,既然這個孫代音敢斬殺大唐招降使者,那這人肯定也是有所依峙的,還得小心提防。
“高句麗所依者,不過是山城之險也,可遼東城攻下后,白巖城又還有多少兵馬?有險無兵,不足為懼。”李思摩高聲道。
這次打高句麗,皇帝麾下那些突厥、黨項、契丹、奚、鐵勒諸蕃將,一個比一個的忠心積極,都爭著積極表忠心。
“郡王還是要小心一些,若是沒有機會,莫急著強攻,待大軍到了,再一起攻城不遲。”
“魏公多慮了,小小白巖城,一鼓可下矣!”
李思摩引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