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92章 會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貞觀俗人

  八月初十,康洛在起床號角剛響起,便立即迅速的翻身而起,開始收拾毯子,穿衣整理。這是兩個月集訓養成的變化,那時剛開始訓練的時候,起床的鼓號響了許久,他們也都不在意。

  然后那位唐人校尉讓他們見識到了什么叫厲害,一瓢冷水直接潑到頭上,揪起來后被罰去挖土撒蓋糞坑,挑水砍柴,跟牛馬一樣使喚最后還沒飯吃。

  如此幾次之后,所有羌兵都是聞聲而起,片刻不敢耽誤,慢慢的就變成習慣了。

  迅速收拾好后,排隊去吃早飯,每天隊里派五個人負責做飯,他們要很早就起來挑水砍柴生火煮飯,大家輪流當值。早飯吃的也很簡單,羊肉湯或牦牛肉湯,配青稞糌粑,肉少湯多,軍中條件也就這樣,畢竟這么多人馬匯聚在這,每天消耗也是巨大,能夠撐到現在,也都是各部來時都帶來了不少牛羊,但也是坐吃山空。

  康洛以前在礦山跑運輸隊的時候,就習慣了吃飯快,但到了這里,經過兩月集訓后,他吃飯的速度更快了,排著隊領完自己那份早飯,三五下就給全倒進了嘴里,然后簡單的清理一下餐具。

  雖然今天的牦牛肉湯里全是水,肉沒幾塊,可終究讓餓了一夜的肚子又滿了。

  桑里部落同族的隊頭過來傳令,說今天他們分到挖壕溝的任務,可大家卻沒有挖土的鋤頭鐵鍬這些工具,隊長說大家想辦法。

  正當康洛十分為難的想辦法時,隊頭又來了,說上面更改了命令,要他們立即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去哪?”

  “往東四十里。”

  “往東干嘛?”

  隊頭是個五十來歲的漢子,本來應當是他兒子來,但他代替了兒子過來,讓兒子與新婚的妻子留下。滿臉蒼桑的隊頭按族中輩份,是康洛的爺爺輩了,他扛著一支長槍,“聽說秦太尉派了幾員大將趕到咱們這里營里來,對我們下達了新的命令,對原先的作戰計劃很不滿意。所以現在讓我們趕到東邊去重新布陣!”

  “為啥?”

  康洛瞧瞧四周,這里是黃河九曲第一灣,一面是山,一面是河,地形狹窄,正適合堵路攔截啊。

  “新來的將軍說這里太狹窄了,我們十萬人根本排不開,到時打起來沒法發揮,所以往東移四十里,那里地形平坦而又開闊,起碼有十里寬,正好十萬人擺開陣形。”

  康洛不解,不是地形越狹窄越好守,怎么還要往寬處去守。

  隊頭也不解,但他是個很遵守命令的漢子,當初選他做隊頭,一來是因為他是桑洼部隊來的這些兵里年紀大輩份高的,二來也是因為他本就更老實聽話一些。

  其實隊頭在部落里是個剪羊毛宰牛的高手,但騎射打獵這塊卻很一般。

  隊頭一向是不懂也沒關系,上面說什么我們就做什么便是。

  開拓的號角聲響起,于是大家趕緊收拾隊伍里的營帳,打包自己的毯子裝備,牽上自己的坐騎,開始集結開拔。

  不遠處,一處丘陵山坡上,羌部聯軍的中軍大帳里,拓跋赤辭、細封步賴、把利步利、別叢臥施等一大群羌部將領們也還是對新來的劉蘭成傳達的秦太尉軍令不解,尤其是這東移四十里重新布陣的戰術,還是出自太尉親手。

  “為何?”

  面對資格最老的拓跋赤辭的質問,左領軍將軍、扶州刺史、靜邊軍使劉蘭成笑著道,“賜國姓公,太尉可是戰功赫赫,乃我大唐戰神,你對他的戰略部署難道也懷疑?”

  “不敢懷疑,只是疑惑,總得讓我們明白,才好執行配合。”被賜名李思恭的拓跋赤辭當面不敢跟秦瑯這樣說,但面對劉蘭成時,還是總要擺擺架子的,況且,他確實也搞不明白,這里好好的不守,非要跑東面四十里去守。

  “正因那邊開闊平坦,地形適合大軍團展開作戰,我們現在這個位置,寬不過兩三里,實在是太過狹窄了,別說相對三十萬人馬來說,就是對三五萬人馬來說,也是太狹窄的,這樣的地形,根本擺不下幾個兵,到時難道前方幾千人打仗,后面幾萬人看戲?”

  而往東四十里,那里寬約十里左右。

  其實這個寬度,對于即將到來的三十萬人的會戰來說,也還是太狹窄了,更別說還有八萬唐軍正在趕來,這將是一次人數多達四十萬左右的超級大會戰,就是百里大平原都不嫌大。

  對于秦瑯來說,如果十萬羌兵擁堵在一個兩三里寬的河口,這根本就沒有操作的空間了,到時就只是亂砍了。

  而秦瑯認為要用十萬羌兵堵住二十萬吐蕃兵,光是這樣亂砍硬堵是不行的,必須得有操作,得有調度。

  得是在戰場上擺開軍團戰陣,而且各軍陣之間還得有空間,以便于機動,不能一味的求縱深空間。

  超大縱深空間部署,其實更適合于進攻的一方,這樣他們可以保證后續更大的進攻沖擊力和持續能力。

  而對于守軍來說,你要是搞超大縱深部署,那就意味著擺在前面的可能就一直是要被無情消耗的。

  特別是對于十萬羌部來說,他們本身就多是帶馬的騎兵,更需要空間機動。否則,他們連輕步兵都不如。

  劉蘭成他們到來之前,拓跋赤辭他們雖然也在此前就按秦瑯派來的參軍們的命令,將十萬人馬,整編成了十個軍團,每個軍團一萬人馬,分成左中右三部,每部三個千人大營。

  但在阻擊部署上,確實沒有什么像樣的計劃,就是打算擠在河口上硬堵,層層攔截,依山背河,跟吐蕃人死磕到底。

  他們甚至是計劃棄馬步戰,挖壕溝,樹柵欄打陣地戰的。

  但對于劉蘭成他們這些久經戰陣,打了大半輩子仗,尤其是打了太多大軍團大會戰的優秀將領們來說,這種部署簡直就是太操蛋了。

  打仗可不是部落群毆,必須得有層次,得有戰術。

  幾十萬人級的大會戰,你不能只讓幾千人打,幾萬人看,你得把兵都用上。

  “我來講解一下太尉的戰術部署吧。”

  劉蘭成看著那一群羌部首領們全都茫然的眼神,知道要是不講透一點,估計他們等決戰的時候會更懵。

  取來一副大羊皮地圖,上面繪制的正是眼前的河曲一帶地形。

  “我們背西向東,迎戰吐蕃軍,左邊是山,右邊是白河,后面是黃河。太尉選的這處戰場,寬約十里左右,我們十萬羌騎在此列陣迎敵阻擊吐蕃,其實還是過于狹窄的。”

  “吐蕃人數上占優,是我們的兩倍,但我們十萬羌騎都是青壯,沒有婦孺老弱,且在東邊還有八萬大唐精銳趕來增援,因此我們不懼吐蕃人。”

  他拿出一把牛肉干開始在地圖上擺陣。

  “太尉的部署是這樣的,我們的十萬人馬,先拿出六萬人馬來,擺成一個新月形,中間突出迎向吐蕃軍。”

  六萬人馬又分成三條戰線,每一排是兩萬人馬,一排兩個軍團,每軍團除主將的一千中軍外,有九個千人營,十八個千人大營加兩個主將中軍千人營,又分成三層縱深軍陣。

  劉蘭成拿著牛肉干在地圖上擺來擺去,倒是直接明了,一目了然,拓跋等人也看明白了。

  秦瑯是要把這六萬人擺成三道大縱深,而每道軍陣又有三道小縱深,實際是一共九道縱深,一道縱深就是六千人左右。

  以百人為隊的基本軍陣,也就是一道防線是六十個隊,六十個隊守十里寬度,除去兩翼留出給其它部隊,那么他們就是十隊守一里寬。

  每隊戰斗時,又是要分成五到七排的,橫排最多是十來個兵,一隊守幾十步寬,這么算來倒是排的恰好,六千人就能把六里左右的戰場擺滿。

  空出兩翼各兩里左右的寬度,用來擺上剩下的四萬人馬。

  相比起之前黨項人自己的安排,十萬人擠兩三里寬的狹窄之處,現在這的部署立馬高明許多。

  六萬人馬,守六里寬戰場,卻有前后九道軍陣縱深部署,攻破一道還有一道,吐蕃人要想穿透防御,得撕開整整九道防御軍陣。

  “把我們十萬羌兵中最精銳者挑出四萬,將那些最擅騎射者集中于兩翼,每翼各兩萬精騎,中間的六萬則全都棄馬,以長矛弓箭組成步兵槍陣防御。”

  “下馬步戰?”

  “沒錯,六萬稍弱些的羌兵都下馬步戰,守住中間,而且是擺成突向敵人的新月陣勢,太尉之意,這六萬人里要再挑出兩萬彪悍敢戰的勇士,集中各部的鎧甲、盾牌、長槍,部署在前排兩側,然后把全軍最弱的兩萬人擺中最中間,再以兩萬人馬集中弓弩和烏朵,部署在最后面。”

  六萬人不僅僅是分成三大排軍陣,九道縱深陣列,而且還不是簡單的擺在那,而是最弱者居于正前方,最精銳者居于前方兩側,擅射者居于最后方。

  這樣的部署,又是讓羌人大為驚訝。

  “這又是什么道理,不是擺成了新月陣嗎,既然是突出向敵的新月陣,那這最正中間突出的這部份,怎么也應當是全軍最精銳勇猛者吧,怎么反擺上了最弱的人馬,這不是送上去給人擊潰嗎?萬一被吐蕃軍直接擊潰,會不會造成全軍潰敗?整個軍陣都被連累?”

  “你們還沒看出來太尉這個戰術最厲害的殺招在哪嗎?”

  細封步賴盯著那一塊塊的牦牛肉干左看右看,也沒覺得這布陣的殺招在哪,看了半天,倒是看出那些牛肉干,這塊筋太多,那塊曬太干,那塊還發了點霉······

  “全軍最強的四萬精騎集中于兩翼,然后中軍最強的兩萬又部署在中軍兩側,反倒是最弱的兩萬人卻布于最中間,還要突出去向敵,這怎么看怎么覺得不對勁啊,這吐蕃到時不是一沖就破?”

  天才一秒:2mcn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