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5章 糟老頭李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貞觀俗人

  平康坊門口,秦瑯遇到了剛從朔方回來的李靖。

  搬來平康坊也有段時間了,秦瑯還是頭一回遇到自己的這個鄰居,一個讓他心神向往的鄰居。初見面之下,卻不由的讓秦瑯有些失望。

  這明明就是個糟老頭子嘛。

  論魁梧精神,遠不如秦瓊。論儒雅不如房玄齡,若論超脫不如魏征,論貴氣不及蕭瑀。李靖很普通,普通到若不是他主動下馬跟秦瑯打招呼,秦瑯還以為這是坊里哪個豪門的一個莊頭呢。

  沒有紫袍玉帶三梁冠,更沒系他那條李淵曾賞賜的九環玉帶。

  他頭頂一個幞頭,身上還是件羊皮袍子,還是對襟的,十足胡人式樣。臉上很多皺紋,眉毛挺粗,卻已經染了風霜。

  “先前接家里信,知道三郎把我家那小孫子也收入了崇賢館,真是十分感激。”

  秦瑯微微一笑,“早聞永康公大名,卻一直未能一見,失敬失敬!”

  兩人一個身著羊皮袍子,一個則是件儒袍,還真不像是兩位當朝重臣。

  “永康公,聽說原本陛下要讓你做兵部尚書,如今授了我阿爺,永康公莫怪啊。”

  李靖倒不以為意,“我可從沒接到消息說要授我大司馬之職。”

  平康坊里,李靖宅子不算大,這也不是李家祖宅,而是李靖當年征戰之功得的賞賜。若單論戰功,大唐開國諸將里面,也就李世民能夠壓在他上面,除此外,李靖之功無人可匹敵,一人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男人,只不過皇帝一直以孝恭掛帥壓在他上面,故此功績也多算到了李孝恭身上。

  做為關隴將門出身的李靖,絕對是關隴貴族集團里的核心家族成員。若不是當年武德天子初起兵之時,做為下屬的馬邑郡丞李靖非要去江都告發李淵,最后半路被李淵擒住這樁子事,其實李靖能在本朝更受重用。

  因為這件事情,李靖很長時期里都不得李淵重視,后來放他出去統兵,可一時沒有進展,便被皇帝下旨前線將領要把他處死,若非當時前線大將許紹力保,李靖早就被殺了,也就沒有了后來這位的不世功勛。

  憑著不世的戰績功勛,李靖也終于得到了李淵的信任。

  但如今已經是新朝新天子了。

  六月初四這一場變亂中,李靖遠在靈州任都督之職,并沒有參與其中,事后他倒是馬上上表稱賀,表示了對李世民的支持。

  但終究還是錯過了,故此如今軍方第一人,是秦瓊。

  大封功臣,李靖之名更是排到了幾乎最末尾。不過這次調入朝中,也還是表明新皇對他的看重。

  哪怕沒當上兵部尚書,可左衛大將軍畢竟是十二位大將軍之首,更別說如今的左右衛實際上又還是諸衛里唯一還在長安城內的南衙府兵,又是宿衛皇城這關鍵之地。

  左右衛,與北衙左右屯營、外城的鎮撫司是長安城的三大警衛力量,地位特殊。

  李靖是武德天子那代人,也是武德名將,現在是貞觀新朝了,李靖倒是很積極的在向新朝靠攏。

  秦瑯跟李靖聊了會,覺得這位李靖不但外表看著挺低調,其實心態也很低調,人家根本不提什么曾經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之事,也不提近幾年屢屢率兵北上抵御突厥之功。

  哪怕面對著秦瑯這個年輕的過份的新貴,也表現的很客氣。

  兩人最后笑著告辭,各自上馬,各返各家,并沒有相約著去誰家。

  或許也是因為如今二人的地位特殊,所以李靖選擇了與秦瑯在街上打招呼寒喧,并沒有登門拜訪。

  一個掌握著長安外城警衛,一個掌握著皇城宿衛,兩人都很聰明的保持著距離。

  李靖回到家,張出塵上前迎接。

  “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想著早點回家來,便路上沒停留耽誤。”李靖說起剛才在路上碰到秦瑯之事,還說這年輕人挺聰明的,“根本不像外間傳言的那般,哪有半分囂張跋扈之樣。”

  “那小家伙,鬼精鬼精的,所謂跋扈,我看不過是他故意給外人看的一面而已。你還不知道,他最近掌握了一項極了得的孵化之術,不用母雞,不用管天時,一次性能夠孵化無數雞鴨,且源源不斷。”張出塵便笑著說了自己前些天在三原莊子上遇到秦瑯,然后如何沾他光大賺一筆的事情。

  李靖呵呵笑了笑,以他如今的身家地位,其實根本不必在意那些錢財,不過看到紅拂的高興,他覺得隨她高興就好。

  “處葉和謙兒在崇賢館學習如何?”

  “挺好的,秦三郎當館主,雖然不常去,可開館第一日就立了不少規矩,直接拿太子和衛王他們震懾群生,現在那些孩子個個老實的很。”

  李靖在家才呆了半天,宮里就來傳旨,皇帝召他入見。

  沐浴更衣之后,李靖換上紫袍玉帶,佩上金魚袋前往東宮。

  李世民降階相迎,對李靖十分客氣。

  詢問了一些梁師都、突厥人的情況之后,李世民便把話題轉到眼前來。

  “左衛原來是叔寶在負責,現如今就交給你統領了,朕也知道你這些年多是在外統兵鎮守,如今回到朝中任職,可能會有些不同,希望你能早日適應。”

  左衛的職責,如今也經過了一些調整,其中有一項重要的職責,便是宿衛皇城。皇城是大唐中央朝廷各衙門所在辦公地,可謂是十分重要之處,更何況,皇城之北便是太極宮,東面是東宮,南面則是長安外城一百零八坊。

  左右衛駐一軍于此,便起到居中策應,與北衙左右屯營、外城鎮撫司相互制衡之意。

  李世民詢問李靖關于眼下局勢的一些看法和建議,最后聊到了蝗災和糧荒。

  “蝗災是蟲災,不是上天降罪,所以必須得積極面對,要捕滅蝗蟲。”李靖在這個事情上,倒是態度堅決。

  這也是許多武人的態度,他們才不信那些文臣那一套天人感應的說法,就如文臣們總喜歡說江山在德不在險,可在武將們看來,光有德就行嗎?不行,還是得有強硬的兵馬軍隊,這才能穩。

  “那關于救災你有何建議?”

  李靖是武將,可李世民卻愿意積極虛心的聽取各方的意見。

  “臣剛回來,就聽說了先前鎮撫司的一些事情,臣覺得鎮撫司上次的行動很迅速也很積極,眼下長安的情況雖還不到最嚴重的時候,但確實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了。臣數在邊地,也經常會遇到糧荒以及戰爭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對糧食等進行特殊管理是有必須的。”

  李靖建議,長安現在就可以進入戰時管制,不但要開始宵禁,而且對于糧食得全面加強管控,“不如將長安城所有的糧食,皆調歸鎮撫司管轄,各處糧倉,皆由鎮撫司派兵守衛,進出糧食,皆要經過鎮撫司審批。”

  他這樣建議的依據,是上次鎮撫司行動后很有成效,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原來的許多跟糧食相關的衙門,以及官吏,有極嚴重的貪腐情況。在眼下這種時候,糧食便不能再交給這些人管理。

  讓鎮撫司來暫時接管,原來的諸糧食倉儲部門,都要接受鎮撫司的直接管理。

  “你對秦瑯評價很高?”

  “臣確實覺得翼國公能力很強,眼下這個時候更要使用有能力之人。”

  “他能力確實是有的,只是終究太過年輕了些。”李世民有些擔憂。

  “陛下,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不是論資排輩的時候。”李靖道。

  皇帝點了點頭,看來對李靖的態度很贊賞。李世民始終在心里認為,秦瑯畢竟年輕,他的許多亮眼表現,優異成績,其實真正的功勞都是他,是他慧眼有識,是他大膽任用,是他的充分信任才讓秦瑯有此表現和成績。

  因此當李靖贊賞秦瑯的時候,李世民便覺得是在稱贊他的英明偉大。

  李靖走后,李世民立即便把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三個絕對心腹召進宮,君臣一番秘議之后,宮里傳出一道旨意。

  賑災濟人非常之時,京畿實行糧食戰時特別管制,長安城內,交由鎮撫司接管所有糧倉,另東西市糧行的所有糧鋪,也皆要受鎮撫司管轄。而長安城外的京畿二十余縣,則由鎮撫司監管,雍州府控制。

  隨著而來的是輸粟授勛、階詔,在此特殊時期,但凡運糧入關中者,按朝廷所訂納糧標準,授以相應的勛或官階。

  秦瑯接下詔令,有些意外。

  皇帝使鎮撫司還真是越使越得心應手了,現在鎮撫司就跟萬能工具一樣了,哪里都派上用場。

  “吳廣、劉九、秦用、魏昶!”

  “職下在!”

  秦瑯舉著明黃詔令,“奉皇帝詔令,即刻起,鎮撫司接管長安諸倉,你們立即帶兵將諸倉接管,即時封查所有倉糧、賬簿等。”

  “林三,你去召集長安東西兩市糧行的所有糧商來平康坊開會議事。”

  既然皇帝在這個時候把長安糧倉交給了鎮撫司,那么秦瑯就得管好了。

  “現在起,沒有我的命令,不論是官倉還是糧商的糧食,一粒也不許出倉。以后糧食怎么賣,賣什么價,賣給誰,通通由本使說了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