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這邊已經連輸了兩場,法照和尚卻一直沉默不語,只是在默默旁觀著。
不過,他也借著這兩次交手的時機,摸清了三大觀主的一些底細。作為同處于廬山中的老對手,三大觀主的一些情報不說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也是知道不少的。
說起來,三大道觀的觀主的武功,其實與東西兩寺的方丈不相伯仲,就算是有差距也不算是很大。兩邊若是動起手來,斗個一天一夜可能都難分勝負。
可是這一次,兩位觀主與兩寺方丈交手是所展現出的實力,比預想中的還要高出一大截。
從這一點來看,道門那邊似乎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實力增長了一大截,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法照和尚很清楚背后的原因:“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那火龍道人的緣故!”
必是此人指點了三位觀主的武功,才叫他們短時間內實力大增,否則以兩邊不相伯仲的修為,不應當這么快就分出勝負才對。
法照和尚心中思緒流轉,捋清楚了其中的究竟后,便把目光看向了三位觀主:“阿彌陀佛,三位道友的武功確實了得。但不知能接住老僧幾招呢?”
聽到法照和尚這么說,三位觀主心中勐地一跳,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對方能這么說,應當是有著絕對的自信。
三人的年齡與法照和尚只差了十來歲,但論起輩分來,兩邊卻整整想差了一輩。
十年之前,他們的師父就是敗在了法照和尚的手上,才使得凈土宗的勢頭一時無兩。最后還是火龍道人出手擊敗了法照和尚,才遏制住了凈土宗在廬山中發展的勢頭。
十年之前,法照和尚的武功就已經達到了幾乎冠絕江州的地步。這十年之間,對方的功力修為不可能原地踏步!
聽說對方坐關十年,為得便是參悟佛門神功。如今十年過去,恐怕對方的武功已經達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
不過,三位觀主的面上絲毫沒有驚慌,太乙觀主一甩拂塵,單手豎起劍指置于面前,頭顱微微一低(此禮儀為接下一切挑戰):“和尚盡管出手!”
“哈哈哈哈哈,好!”法照和尚哈哈大笑起來。
話音方落,法照和尚探出了一只手掌,只看這手掌潔白如玉,混然不似一位七旬老人,反倒像是一個翩翩少年郎的手掌。
看到這只手的一瞬間,三位觀主心中不約而同閃過一個詞語——兜羅綿手。
在佛經中,‘兜羅綿手’是佛陀三十二相之一,其形手指細長,柔軟如綿,潔白如玉,故名‘兜羅綿手’。佛門武功中有一門武功叫做《兜羅綿手》,就是專門能練出這種‘兜羅綿手’的特殊武功。
不過,他們記得這門武功是被保存在少林寺中的,凈土宗應當是不會這門武功才對,為何法照和尚會有兜羅綿相?
三人心中閃過這樣一念時,法照和尚已經是一掌輕飄飄橫推而來。三人不得不收起思緒,專心應對法照和尚出手。
一掌橫推而至,還未近到身前,三位觀主就已經感覺到了一種迫人的壓力。
面對法照和尚這樣一掌,三位觀主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迫人的掌勁還未及身,掌風便將他們的道袍吹得浮動。
三位觀主這一刻放下了所有隔閡,三人同時運功,太平觀主與簡寂觀主坐在太乙觀主左右,兩人分別將手搭在了太乙觀主的背上。
頓時間,兩股真氣從后背涌入進來。
面對這兩種不同真氣進入體內,太乙觀主不敢絲毫怠慢,立刻運功引導這兩股真氣往手臂上走去。
好在同為道門同道,修出的真氣雖然略有不同,但大體上沒有什么嚴重的沖突,太乙觀主引導得很順利。
在運功導引兩道異種真氣的同時,太乙觀主也運起自身的真氣,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