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威力加強

  素利投降,劉備順手發文向步度根和呼廚泉詢問他們的想法,他們還能有什么想法,只能一邊大罵素利,一邊和素利一樣自請內附。

  了解了北境的情況,曹操贊揚司馬懿,說道:“仲達之計可為援,諸公尚有破敵之計否?”

  鮑信說道:“前番劉備四面出擊,我軍腹背受敵。而今關中、涼州一失,形勢逆轉。孟德可令巴蜀之兵出漢中,荊州一路出武關,再親統大軍出潼關,關中三面受敵,劉備必引大軍防備。

  劉備大軍云集關中,青、徐、冀、揚諸州皆空虛。孟德可遣數支偏師佯攻,而后擇一大將統精銳于后,乘機而動。自劉備起兵,治下未曾有險,此為勝勢,亦為敗因。前次李、樂二將往攻青州,若非兵少已然成事。”

  “允誠之言甚善。”

  賈詡說道:“明公,可遣一將領千余精騎游弋大河,佯做掘河之勢,劉備為仁名所累,必遣大軍看顧大河,諸州必有可乘之機。”

  曹操看了賈詡一眼,默默點了點頭。顯然曹操明白賈詡的意思,嘴上說是佯攻,如果有必要還是會決堤的。

  荀攸說道:“主公,公子治巴蜀,雖因荊州之敗兵士多有奔亡,然巴蜀未受兵災,物阜民豐。此時寒冬未有征戰,可令公子再集大軍,屯于漢中,以備來年往攻關中。”

  “善。”

  沒有更好的謀劃,曹操解散軍議,派人到巴蜀傳信曹丕。

  傳信之人千里迢迢趕到蜀中,不但沒見到曹丕,就連曹彰、諸葛亮等人都沒見到。

  “南中反叛,兩位公子與孔明南下平叛去了。”留守蜀中的蔣琬解釋道。

  曹丕兵敗荊州,蜀軍死亡大半,逃回蜀地的人十不存一,消息在巴蜀傳開,一些本地豪強就起了異樣的心思。

  雍闿,建寧人,南中豪強。最初諸葛亮入巴蜀,他從眾投降。聽聞曹丕兵敗,蜀軍死傷慘重,自以為大勢到來,準備順應天命,實則自己的野心作祟。

  南中之地生活著許多夷民,比例比漢民多,這些西南夷民名義上歸附漢朝,實則由各自的首領自治,想要漢朝的各種資助,又不愿意繳納稅負,時常反叛。

  雍闿聯合周邊豪強一起煽動,便有一大族首領孟獲聯合許多小部族一起叛亂。雍闿首先殺害益州郡太守正昂,自封益州太守。

  而后越巂夷王高定殺死越巂郡太守焦璜,自封越巂太守,響應雍闿。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也擁郡反叛。

  南中四郡三郡反叛,聲勢浩大,消息傳到蜀中,城中軍民數驚。

  “不可慌亂,區區反叛,又有何懼!”諸葛亮召集蜀中官員商議,見他們面露懼色,喝罵道。

  “劉皇叔正與曹操對峙關中,而今荊州兵敗,曹操后路有險,關中之戰必敗,莫如順勢投降,引劉皇叔之兵南下平叛。”

  “南中反叛,蜀中人心不安,怎可在此胡言,而今當以平亂為先。”

  正說話間,門外有人喊道:“南中叛亂,我當引軍南下平叛,望先生賜令。”來人正是曹彰。

  曹丕考慮到曹彰為人魯莽,只知沖鋒陷陣,害怕他胡為,軍令雖然在曹彰手中,但要出兵還需要諸葛亮允許。

  諸葛亮說道:“公子少安毋躁,我等正于此商議對策。”

  雍闿以為曹操和劉璋相爭,蜀軍多有死傷,曹丕所率的蜀軍是巴蜀最后的精銳,如今全數陣亡,巴蜀已經沒了反叛力量。他謀反的目的不是占據巴蜀,而只是想著占據南中四郡,做個南中王。

  他哪里知道,曹丕帶出巴蜀的三萬大軍基本是由原本的郡縣兵組成,就連入蜀的那一萬荊州士兵現在還在蜀中。諸葛亮在曹丕走后,又繼續訓練了兩萬精兵,名義上曹彰是主將,實則軍權在諸葛亮手中。

  蜀中官員以為南中四郡全反,被噩耗沖擊,一時間有些慌亂,在諸葛亮的安撫下,很快平靜了下來。

  諸葛亮說道:“南中四郡,三郡反,惟永昌未有軍情傳回,此郡必不反。益州處南,牂牁在東南,越嶲臨蜀中為北,永昌居西,為叛賊后路。我料叛賊必先取永昌之地,此正破敵之機也。”

  “德昂,汝可引軍兩千往助鄧都督,制雍闿之兵。”

  “是!”

  李恢,字德昂,益州郡人,益州郡豪強,現在是庲降都督鄧方的副手、屬官。劉璋投降后,為了安定南中地區,諸葛亮啟用荊州南郡人鄧方出任庲降都督、朱提太守,作為南中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德信,汝率軍兩千往攻牂牁,以制朱褒叛軍,不必死拼。”

  “是!”

  馬忠,自德信,巴西閬中人,小時候被外祖父撫養,隨母姓叫狐篤,長大后改回馬姓,名忠。一開始為巴西郡吏,巴西投降后,受馬良賞識,舉薦給了諸葛亮。

  “公子與我起兵兩萬,先征越嶲,而后再南下平益州、牂牁之地。”

  “善!”

  諸葛亮治巴蜀,連年豐收,蜀中糧草充足,恰巧現在秋收已過,而且益州郡冬季也不太冷,正好是出兵的時間。諸葛亮訓練的精兵也已經枕戈待旦,隨著他一聲令下,大軍即刻南下。

  蜀中城外,諸葛亮問身邊送行的馬謖道:“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

  馬謖已經做好功課,應答如流:“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子方敗荊州,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馬謖的話正合諸葛亮之心,他笑著點頭贊許。

永昌郡  郡丞王伉說道:“季平,郡太守尚未到任,而益州雍闿遣人送信,言已從劉皇叔,天子拜其為永昌太守,令我等歸降。季平以為如何?”

  “劉皇叔正與曹丞相對峙關中,且益州遠處巴蜀之南,便是反叛亦無大用。且劉皇叔與曹丞相對峙多時,若雍闿受劉皇叔之命,當早起兵。而今公子敗歸,方起事,非應劉皇叔,乃為私利反叛也。我等不可從,從則危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