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威力加強

  “好,鼠輩出洞矣!”麴義說道,“汝二人需好生應付,不可使彼輩察覺。”

  “請將軍放心!”

晚上,董承家  “董國舅,深夜尋我前來,不知所為何事?”被大半夜叫醒的伏完問道。

  “國舅莫急,且入舍中詳談。”董承領著伏完七繞八繞來到密室。

  “諸君密謀,所圖何事?”見密室中種輯、吳碩等一大批被曹操送來鄴城的人都在,伏完臉色陰沉的問道。

  董承請伏完入座后,說道:“劉備,假托忠臣之名,實則與曹賊并無二致。我等聚于此,商議除賊之事。”

  剛坐下的伏完,聽完董承的話霍然起身,說道:“汝等欲謀反乎!”

  “我等忠于天子,我等此謀皆為陛下,何以言反?”

  “陛下居鄴都,比之許城,宛若云泥。當此時,我等當同心協力共輔陛下,待天下平定,封侯拜相,不言而喻。”伏完指著眾人說道,“今汝等欲圖皇叔,豈不陷陛下于險境!陛下但有所失,汝等心中何安?”

  “今將士只知劉備,而不尊王令;陛下政令不出宮門,何言云泥之別。”種輯說道,“以我觀之,劉備欲圖皇位久矣。我等若不早圖之,必為后患!”

  “陳長文每日入宮侍奉,教***處政之道,我聞其言尚可茅塞頓開,陛下亦多有所得。皇叔玄德公南征北討未嘗一敗,此天下第一帥才也。”伏完說道,“當此漢室復興之機,正應陛下居內而施仁政,皇叔處外而討不臣。我等亦當各司其職,不失人臣本分。今欲圖皇叔非人臣所為,我當告發!”

  伏完說完還沒走一步,便被吳碩拿到比住了脖子。吳碩說道:“國舅,我早言之,伏完愚忠,非托大事之人。何如?”

  “不想伏兄果真如此。”董承說道,“為今之計也只有請伏兄暫居于此。”

  “伏完府中多有知其來此者,何不乘夜殺之,棄于道旁,以免大事為劉備所知。”吳碩說完作勢便要砍死伏完。

  “且慢!”種輯說道,“伏完到底是國舅之身,輕言殺之非人臣所為。”

  “是極!”董承說道,“可令伏兄暫居我府,待事成后再議不遲。”

  “如此,還需伏完寫信一封交與其家中。”吳碩比了比手中的劍,威脅道。

  伏完沒有辦法,只能寫了一封暫住董承府中的家書,交給董承,隨后就被董承關了起來。

  伏完之所以不愿意和董承等人同謀,除了劉協的處境確實有了好轉之外,最主要的便是他們不是一路人。

  伏完家中世代為官,祖先還做過大司徒這樣的高官,可以說是世家大族(當然到了伏完這一代有些落寞)。而董承等人至多只是寒門,甚至董承還是外戚出身,天生就和伏完不是一路人。

  再加上劉備救走劉協后,董承等人的家資被曹操搜刮一空(曹操雖然放了董承等人北上,但抄家還是必須的),而伏家在老家還是很有資產的。

  伏完老家在徐州瑯琊國東武縣,東武縣地處瑯琊國東北,臨近青州。當年劉備入主青州后,伏家便常常入青州采買糧食,又施舍給周邊的百姓,在當地很有名聲。

  劉備入徐州后,伏家沒有和周模等豪強一樣密謀反叛,而是和陳(登)家一樣,在當地官員的幫助下保住了土地(當然適當的交出了一點)。其后又乘青州興起的商業之風,大賺特賺。

  來到鄴城后,伏完便讓家中上交了土地,表明立場。劉備也千金買骨,送給了伏完一點內務部分紅。

  沒有多少野心,又不像在許都的時候四處被人監視(繡衣衛隱于幕后),伏完在鄴城的日子過得很愜意。

  反觀吳碩等人,除了家人生命之外,什么都沒有剩下。到了鄴城,每月都要劉備按時給與的祿米過活,生活窘迫(漢朝官員俸祿不低,只是光有俸祿,沒辦法過奢侈的生活)。

  沒過幾天,董承在呂曠、呂翔的帶領下見到了麴義。

  寒暄過后,麴義問道:“聞國舅欲圖大事,不知此言為真否?”

  見董承有些遲疑,麴義說道:“某自入皇叔軍中,雖為將軍,然不得領軍。皇叔百般相疑,某深恐不得長久。若國舅欲圖大事,某愿為前部。”

  董承還是不說話,麴義臉色一變,抽刀指著呂曠、呂翔喝道:“汝二人平日多受某恩惠,不想今日反圖某耶!”

  麴義又假裝向帳外喊道:“皇叔欲殺某一言便可,何必讓此二人領功!”說完作勢便要砍了呂曠和呂翔。

  “麴將軍不可高呼。”董承一把抓住麴義的手,說道,“為大事不得不慎,還望將軍恕罪。”

  麴義收回環首刀,將信將疑的問道:“非皇叔之詐乎?”

  董承點頭說道:“我確為陛下謀圖大事。”

  麴義一臉輕松的說道:“愿聞其詳。”

  “天子入鄴,政令皆出劉備,劉備非忠臣,乃國賊也。”董承說道,“我欲與將軍共殺國賊,同保漢室。將軍之意若何?”

  “國舅之言,正合我心。”麴義遲疑道,“可皇叔多居軍中,關羽、張飛為爪牙常伴左右,常人不得近。某雖有親兵數千,不足用也。”

  董承笑著問道:“董相國之事,將軍記否?”

  麴義瞇了一下眼,說道:“國舅是說……”

  “我可上表天子,令將軍守宮門。劉備常入宮見陛下,待他日劉備入宮,將軍可緊閉宮門。”董承比了一下手勢說道,“殺之!”

  “皇叔之軍若何?”

  “劉備一死,余者皆不足慮。”董承說道,“可讓陛下修詔,恕其從賊之罪,再拔軍中小校,由將軍統之,其軍自散。”

  “國舅之謀甚善,便依國舅之言。”麴義說道,“事成之日,還望國舅于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將軍放心,待陛下統北方之眾,將軍自為陛下大將。”

  “謝陛下大恩,謝國舅提攜。”

  有了麴義的配合,國舅信心滿滿的回家了。其后一段時間,董承便一直和吳碩等人密謀,商議各方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