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威力加強

  袁紹要殺蔣奇,郭圖求情道:“主公,初戰便斬大將于戰不利,何不令其戴罪立功。”幾個軍中將領也跟著求情。

  袁紹說道:“若非眾將求情,定斬汝頭。還不回返廣宗督運糧草,更待何時!”

  “是。”

  沮授說道:“劉備軍中精騎甚眾,往來如風。今糧道為其所知,主公還需另派援軍。”

  袁紹想了想說道:“韓荀、呂曠,汝二人率本部騎兵隨蔣奇一起督運糧草,不得有誤。”

  “得令!”

  糧草的插曲結束,袁紹又下令道:“顏良,爾率馬步軍一萬往平原之北,以拒平原援兵。”

  “得令!”

  “文丑,爾率馬步軍一萬往樂陵之北,以拒樂陵之兵。”

  “得令!”

  “主公,且慢!”顏良、文丑正要離開,沮授說道,“二將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今劉備屯兵平原,其意非在渤海,乃圖鄴城耳,糧草被劫可見如此。主公當徐圖緩進,而后分兵鄃城(平原縣西面,距離比平原到高唐還近)。如此兩面夾擊,劉備必敗,劉備兵敗則青、徐易得矣。”

  顏良、文丑還沒走,沮授這話可以說是當面打兩人的臉了,兩人對沮授怒目而視。

  袁紹很喜歡顏良、文丑這樣的猛將(腦子不行),本來就不待見沮授,現在沮授又在這瞎說。袁紹怒喝道:“二將勇冠三軍,豈是織席販履之輩所能比。還不與我退下!”

  顏良、文丑先鋒出發后,袁紹的大軍也開始向南進攻。

  被袁紹罵出帳外的沮授覺得,袁紹已經不是那個明主了,他忍不住嘆道:“上盈其志,下務其功,廣平之家,吾其不反乎!”

  沮授沒了以前的壯志,來到袁紹帳中向袁紹稱病。袁紹聽完沮授的話,正合袁紹的心意,袁紹順勢就將沮授的部下士兵全部交給郭圖。不一會,有兵士將沮授的話說給袁紹聽,袁紹很不高興,便下令沮授在南皮養病,不用隨軍了。

  南皮離重合縣(在樂陵縣北面,與樂陵縣隔鬲津河相望)近,文丑很快便進駐了重合縣。

  文丑正要扎營,文丑的副將王摩說道:“將軍,我軍士氣正盛,彼大軍皆在平原,何不于南岸扎營。若敵軍無備,或可順勢而下樂陵。”

  文丑自恃勇力,覺得王摩的提議非常好,連夜便讓大軍渡河了。

樂陵縣  “報將軍,袁軍將領文丑正率軍渡河!”

  “哈哈,來得正好!待俺出城殺……”

  “三(張)將軍,且慢!”張飛話還沒說完,就被簡雍、牽招、劉和、公孫續、士仁等人一起喊住了。

  簡雍說道:“三將軍可是忘卻玄德囑托?”簡雍的話讓張飛想起了出兵前劉備的戰略方針。

  時間回到出兵前,劉備召集眾幕僚商議。

  關羽說道:“大哥,袁紹兵皆在易京,冀州空虛。可率軍長驅直入鄴城,鄴城若下,袁紹軍心喪矣,破之不難。”

  朱靈說道:“主公,末將隨主公多年,未立大功而身居高位,末將早思報效。末將雖舉家遷于平原,然末將多識甘陵之人,可前往說之。甘陵若降,取鄴城易也。”

  崔琰也上前說道:“明公,我崔氏于甘陵素有薄名。琰愿前往說之,可使明公兵不血刃取甘陵。”

  劉備沒有表示,劉和說道:“叔父,公孫太守于幽州頗有威名,何不率軍攻渤海。渤海若下,幽州可得矣。”

  公孫續也說道:“叔父,劉宗正于幽州素有威望,民皆念之,叔父可使宗正往幽州。如此幽州心向叔父,必舉兵拒袁紹,叔父再率軍北攻,袁紹兩面受敵,敗亡不遠矣。”

  “大哥,三弟已多年未曾回鄉,愿率軍殺回涿城。”

  趙云說道:“主公,袁紹大軍糧草皆出鄴城,主公何不率軍斷其糧道。袁紹糧道被斷,其軍必亂,破之不難矣。”

  太史慈也上前說道:“主公,我青州之民常與北方通商,北方山川河流皆了然于胸。慈請令為大軍先鋒向導!”

  劉備聽出來了,幽州一早跟隨他的老人,加上公孫瓚和劉虞那兩批人,這些都是想讓劉備先攻幽州;余下一些和冀州本土的人,想讓劉備攻冀州。

  劉備說道:“可先屯兵平原,探查袁紹大軍動向再做決斷。”

  劉備率二十軍(八萬人)屯兵平原,不久斥候就回報劉備,袁紹大軍向渤海進發。

  劉備再度召集眾人商議,關羽說道:“袁紹大軍未曾回鄴城而直奔渤海,必因宗正與公孫將軍之故。袁紹方定幽州,恐大哥北上,大軍屯于渤海,大哥何不率軍西進。”

  “二弟,袁紹帳下謀士眾多,不可輕敵,當相機而動。”

  一直等到袁紹大軍屯兵南皮,崔琰和朱靈又來勸劉備進攻冀州,還說甘陵的人已經被說服了,決定加入劉備一方。

  劉備展開戰前會議,對趙云說道:“子龍可率一軍往劫糧道,無需計較殺敵,使袁紹糧道不穩,便是大功一件。”

  “得令!”

  “翼德率三軍屯于樂陵,若袁紹有兵將來攻,務必全殲敵軍,迫使袁紹以為我軍欲北攻幽州。”劉備還讓簡雍帶著一眾想要北上的將領去幫助張飛。

  “是!”

  “子義率三軍屯于鬲城,無需出戰,只可死守。待時機至,方可奉令出擊。”

  “得令!”

  “云長與我屯兵平原,以待良機。”

  “是!”

  張飛回憶完當時劉備的命令,說道:“欲勝袁軍,半渡而擊,豈非當時?”

  簡雍說道:“若三將軍半渡而擊,袁軍必退而死守北岸。如此焉能從速全滅敵軍?”

  “既如此,該如何進兵?”

  劉和說道:“明日遣一將于陣前挑戰,詐敗引敵軍前來,將軍伏兵于兩側,軍中馬匹甚眾,可令將士扎草人于馬背之上。敵將見我軍之眾,必驚懼而退,將軍從后掩殺,可獲全勝。”

  簡雍說道:“好計!待勝后,可放數人回返南皮,使袁紹以為我主力隱于此處。”

  “二位說的是。”張飛說道,“君義,爾明日往敵營挑戰,依計而行,不得有誤!”

  “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