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備威力加強

  王允宴請了呂布,呂布同為武人,還是董卓的下屬。王允的刻意奉迎,讓呂布受寵若驚。

  在王允旁敲側擊的談話中,呂布不自覺的就說出了董卓向他丟手戟的事情,表現出對董卓的不滿。王允一聽,果然呂布對董卓不是忠心耿耿,便將密謀刺殺董卓的事情向呂布和盤托出。

  (漢朝武人的貼身標配手戟,用于近身肉搏。太史慈和孫策單挑時被搶去的就是這種。歷史上曹操、劉備、孫權同樣也用這種手戟。)

  呂布有些遲疑道:“如父子何?”董卓在前期對呂布恩同父子,對呂布非常照顧。

  王允說道:“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也?”

  呂布考慮再三,還是答應了王允,刺殺董卓。

  呂布之所以答應王允,不是因為擲戟的事情,也不是因為呂布隱瞞的私通董卓小妾,而是因為董卓的殘暴。

  董卓回到長安后,不但對士人、百姓殘暴,對自己的部下也一樣,只要稍有不對,輕則大罵,重則斬首。

  呂布因為一時頭腦發熱和董卓小妾私通,長時間處于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子里。

  在漢朝這年歲里,小妾是沒有地位的,有許多人都以小妾為禮物送人,還有許多人因為饑荒和款待貴客,還會殺妾食肉。

  按理說以呂布和董卓的關系,區區一個小妾,呂布根本不必這樣。但就是因為董卓的殘暴,讓呂布惶恐不安。

  呂布肯同意刺殺董卓,讓王允喜出望外,他明白事成了。

  兩人謀劃已定,呂布找來李肅,向他說明刺殺之事,沒想到李肅也毫不猶豫答應了。李肅這種董卓老臣會答應,不但是因為和呂布同鄉,更因為董卓的殘暴已經發展到極致。

  由于伍孚的刺殺,讓董卓風聲鶴唳,就連身邊的士兵,只要說錯話,就當場格殺,可以說是人人自危。

  董卓自知罪行累累,人人得而誅之,所以董卓不在長安居住,而是在長安城東外的大營居住。

  王允等人想在董卓的大營殺董卓,那是不可能的。王允幾人商議,以劉協大病初愈為理由,讓眾大臣依照禮節上朝慶賀。

  董卓雖然喪失了進取心,可劉協這塊招牌他是不會丟的,一些君臣禮節董卓還是遵守的。

  剛剛經歷刺殺的董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他在朝服里面穿了重甲,甚至連一般的刺擊都不會受傷;又讓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分列在大營到長安的路上;同時讓呂布做親衛,護衛左右。

  董卓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皇宮,這時候董卓的侍衛就不能進去了,但董卓也不怕,因為皇宮中的侍衛早就是他的人了,而且呂布也在身邊,即便有人刺殺,也能支撐到皇宮外的士兵到來。

  可惜董卓不知道,在呂布和李肅的配合下,皇宮中的侍衛早就被換成了并州人馬,由李肅統領。

  董卓一進宮門,等待多時的李肅便關閉了宮門,率侍衛包圍了董卓。李肅用手戟刺董卓,卻因為董卓的重甲沒有傷到要害,只是劃傷了手臂。

  董卓跳下馬車,大呼:“呂布何在?”

  呂布說道:“有詔討賊臣。”

  呂布的變故讓董卓大怒,喝道:“庸狗敢如是邪!”

  呂布也不廢話,一矛將董卓刺死。隨后呂布拿著劉協頒發的赦免文書來到董卓大營,董卓的士兵聽說董卓死了都高聲大呼“萬歲!”。

  董卓死后,一直隱于幕后,甚至連呂布想要討伐董卓的詔書都是副手士孫瑞來起草的王允,走到了臺前。

  董卓在回到長安后,自知奪天下無望,便一直在考慮后事。他在長安西門二百五十里外修建了一座城堡,號曰“萬歲塢”,世人叫“郿塢”,讓自己的宗族都居住在里面。

  郿塢城墻高達七丈,厚度也差不多,董卓在郿塢內囤積了能吃三十年的糧草。董卓想要以郿塢貫徹自己“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的方針。同時董卓還聯結馬騰和韓遂,賜予高官,讓兩人認可自己涼州老大的地位。

  董卓死后,王允自然不能放棄郿塢,王允讓名將皇甫嵩率兵進攻郿塢。皇甫嵩來到郿塢,郿塢的士兵聽說董卓死了,沒有任何反抗,反而把董卓的宗族全殺了。

  涼州馬騰和韓遂得知董卓死亡也是冷眼旁觀,沒有任何舉動。

  曾今雄霸一時,虎據司隸的董卓,頃刻間土崩瓦解。

  董卓死后,王允上臺,士人們都以為天下將定,士人的政治訴求也能得到施展。

  王允上臺后的當務之急便是董卓的舊部,這些人分為長安內和長安外。長安內的士兵因為董卓的壓迫,加上王允頒發的赦免文書和呂布的配合,已經穩定了下來。

  長安外的士兵就是董卓當年為了阻擋關東群雄進攻長安,安排在弘農、華陰一線駐扎的涼州精銳。

  王允赦免了董卓所有的士兵,收編了長安內的士兵,卻讓長安外的士兵就地解散。

  之所以為區別對待,是因為長安內的大部分士兵,前身就是漢朝雒陽禁軍,王允認為這些士兵能受控制。而長安外的士兵都是董卓在控制司隸后,從涼州重新招募的,是董卓的心腹,王允認為這些士兵太危險。

  剛得到赦免的涼州軍還沒高興多久,就接到了讓他們解散的命令。這下涼州軍惶恐了,這些士兵都是和關東群雄交戰過的,現在解散容易,如果關東群雄秋后算賬,還不是死路一條。

  其實王允也在猶豫怎么解決涼州軍,召眾士人商議的時候,因為董卓死亡,脫困而出的荀攸向王允說道:“涼州人素憚袁氏而畏關東。今若一旦解兵,則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義真為將軍,就領其眾,因使留陜以安撫之,而徐與關東通謀,以觀其變。”

  荀攸的緩兵之計,王允沒有認可。王允自從刺殺董卓,自認功高蓋世,漸漸驕傲自滿起來。

  王允說道:“不然。關東舉義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險屯陜,雖安涼州,而疑關東之心,甚不可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