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38章 江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255再鑄鼎

  華夏二年,11月1日,東宋,兩浙東路,平江府(蘇州)。

  平江府城之西、太湖之東,有靈巖山;靈巖山南,有胥江;胥江與靈巖之間,有木瀆鎮,自古以來就是造船業興盛、商旅匯聚之地。

  如今,天下大變,這木瀆鎮也如往日一般繁……不,是比往日還要繁華許多。

  南北向的河流上,各式小船川流不息,停滿了鎮旁的碼頭。在與河道平行的主街上,石板路從南鋪到了北,行人背著籮筐、挑著扁擔、推著小車在街上來來往往。街邊商鋪鱗次櫛比,招牌布幡布滿了天空。茶館酒樓中坐滿了談話的商人,青樓寮館夜夜笙歌。

  這些年來,東海國和后繼的華夏國在北地銳意進取,接連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將成倍的土地和人口納入治下。這也導致了巨大的物資需求,在中樞的財政擴張政策支持下,各式等值于銀幣的國債券、儲蓄券、承兌匯票被印刷出來,采購了大量的物資。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與華夏國近在咫尺且有豐厚物質和人口基礎的江南地區。

  江南的大米、生絲和棉花一船船地輸出北方,在華夏國加工成食品和衣物,供應軍隊、民間和新拓之土上的需求。與此同時,這片富庶地帶也前所未有地對外開放,來自外界(主要指華夏國)的商船可以隨意泊入長江各港口,運來最新的各式小玩意和簡單機械,滿足了富裕起來的江南商人和貴胄的需求。

  一來一去,各地的商業流通便如同吹氣球一般,快速膨脹起來。木瀆鎮這等過去重要的商鎮,今時今日更為繁華了。

  不過,繁華之下,卻不是所有人都受益了。

  木瀆鎮北,蔡家村中。

  一處簡陋的土屋前,佃戶雷川跪在門口,對一伙持刀帶棍的家丁哭訴道:“哥兒們,行行好,失了這一份活計,我家實在是沒生路了啊……”

  一名身著長衫的管家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搖頭道:“姓雷的,我家員外可憐你,都寬限你兩年了。可這么長時間你都沒找到工可做,那是你自己無能,還能有什么辦法?帶你家人收拾東西,收拾完了趕緊滾,員外寬宏大量,你的那些積欠就不跟你討要了!”

  雷川跪在地上,渴求道:“蔡管家,你不知道啊,城中求工的人已經排滿好幾條巷子了,哪有那么好找啊?還是讓我在蔡家佃上幾畝地,我愿意把租子高到六成……”

  管家朝他啐了一口,罵道:“就你種的那些破米,能值幾個錢?趕緊滾,不然我就真讓弟兄們動手啦!”

  雷川依然在磕著頭哭訴著,管家一陣氣惱,喊道:“敬酒不吃吃罰酒,上!”

  話音剛落,家丁們就一涌而上,將雷川從門口拉走,推倒在地又踹了幾腳。然后,他們沖進屋里,將雷川的妻子秦氏和小兒子也揪了出來,一并趕到屋外。再之后,他們就對著這處貧寒土屋里為數不多的家具破壞起來。

  “嗚哇……”秦氏驚恐無比,放聲痛哭起來。而雷川眼見床鋪被砸碎,陶碗一個接一個被拋了出來,也憤恨無比,但沒辦法,只能求饒道:“莫砸了,莫砸了,我們走,我們走!”

  管家掂著一枚從床底深處搜出的銀元,塞進自己的腰帶里,壞笑道:“早識相點,哪會這樣?快點,給你一刻鐘,收好了東西快滾!”

  雷川沒辦法,爬起身來,拉起秦氏,流著淚回到屋中,收拾起了所剩無幾的家資。

  不久后,他背著一個大包袱,秦氏抱著兒子,兩人一瘸一拐地走在鄉間土路上,向南方繁華卻冷酷的木瀆鎮走了過去。

  在離開村子前,雷川回頭看了一眼。

  原本自家租種的那幾畝地邊,已經扎上了籬笆,合著周遭的土地一體,連成了一大片“農場”。據說,擁有這片地的蔡員外從北方學了新法,棉花麥子一起種,還買了不少鐵叉叉農具,雇人種雇人收,收成全都是自己的,已經用不上那么多佃戶啦!

  所以,像雷川這樣無根無基的外姓佃戶,就只能卷鋪蓋走人了。

  秦氏仍在哭哭啼啼地道:“沒良心的,怎么就知道欺負窮人呢?”

  雷川看了看她,無奈地搖了搖頭。

  當年,他家實際上還是有幾畝地的,正是父親為了給他娶親,才賣了田底給蔡員外,留著田面做個佃戶每年交租子,給他娶了這個娘子。

  像他這般田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例子,在過去和當下比比皆是。不過,在過去,民間和官府都承認“田面權”,即佃戶有永久租種土地的權力,除非把這個田面再賣出去。而現在,臨安朝廷都不管事了,江南諸縣的鄉紳們關起門來自相議事,官府都是聽他們的,他們要侵奪田面,誰能管?

  宋朝一向有“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傳統,優待士大夫,或者說是有資源接受脫產教育的地主階級。這使得他們利用朝廷的權威,進一步擴張自己在地方的家族勢力。而自六年前的變故后,朝廷權威大降,“士人”們扯旗自治,就更是無人能制了。

  在一開始的幾年,佃戶并沒有察覺到什么不同,畢竟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沒有變,地主仍然依靠佃戶耕種土地。租子本來就是能收多少收多少,變更的只是地主與官府之間的分成比例,佃戶的負擔還是那么重,沒有變。

  而在近幾年,事情產生了變化。華夏國對工業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過去的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地主們開始引入先進農具,重新規劃自己的田地,種植更多的經濟作物,賺取更多的利潤。這在客觀上促進了生產效率,但也使得一大批依賴土地維生的佃戶被從土地上驅趕出來。

  而更可怕的是,在農業和商業大發展的同時,城市手工業卻并沒有產生相應的進步——華夏機織的棉布樣式美觀,還便宜,有什么必要自己織呢?這就使得城市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這些失地農民,成為了“無用”人口。

  在木瀆鎮繁華街市的背后,卻有著大片陰暗的角落。港區周邊,每有一艘船只到來,就有大片力夫蜂擁上去爭搶工作。稍有些手藝的平民,拿著工具走街串巷,反復賣力,只為尋些活計換得一日果腹的食物。為數不少的人連力氣都沒法賣,只能跪在街頭巷尾,祈求路過的好心人施舍一點銅板錢牌。還有一些人連乞討都討不來,只能在橋洞野地里化作一具司空見慣無人在意的路倒尸……

  在即將進入鎮子的三岔路上,雷川夫婦就見到了一具倒斃在路邊的尸體,體型瘦小如同幼兒,引來鳥獸啄食,卻無人看顧。

  秦氏嚇得又落下了淚,雷川也感受到了強烈的無力。

  看著南方繁華的市面,他只感到心寒。最終,他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拉住秦氏道:“不要再過去了,那里不是家。”

  11月11日。

  “你要賣兒子?”

  一處柜臺前,盧遠青抬起頭來,不屑地打量起了眼前的這對夫妻和女人手里抱著的小男孩。

  他們所在之處是平江府城之西一處舊大院,院前牌坊上掛著一塊舊牌匾“濟慈坊”,右邊的柱子上又吊著一塊豎向牌子,上書“平江府吳縣職業介紹所”字樣。外表平平無奇,但此院還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暗名——“人市”!

  五年前,東海商社下屬的江南公司買下了此地的這處慈善機構,改組為“職業介紹所”,在本地招募工人。雖說是介紹工作,但這些工作絕大多數都要出海,大多數人都是有去無回,因此在民間落下了個“人市”的名頭。雖說近兩年也漸漸有當年出海的人回鄉探親的,都發了財,在村里呼喚親友跟他一起出海發財,但這個惡名還是揮之不去。

  即便如此,近年來無業流民越來越多,還是有不少人來投這個人市搏個出路的。還有些人真的把它當成了“人市”,抱著兒女來賣了換錢的,而這職業介紹所還真就出錢買下了,畢竟能救一個是一個。

  盧遠青就是職介所的一名工作人員,這些年來人倫慘劇見得多了,一見這對夫婦抱著兒子過來,就下意識以為是來賣的,工作態度不自覺地惡劣起來。

  “賣兒子?”雷川聽到他的質問,緊張地結巴起來,問道:“秀,秀才,你你你們這只收兒子嗎?”

  盧遠青眉頭一皺,筆桿在桌上敲打著:“女兒也可,出路比留在你們手里還好些。怎么,要賣么?”

  雷川搖頭道:“不……不不不,我沒有女兒。我是說,我是聽說了,你們這是青壯也收買的,你,你看我們能收嗎?”

  “哦?”盧遠青眉頭一挑,換了張臉:“你們是要賣自己……呸!我是說,你們是來找工作的?”

  “工作?”雷川懵懂地點了點頭,“有什么工作?哦哦……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有口吃的就行!秀才,你看,我,還有我渾家,還有我兒子,你們能一起收了嗎?”

  “收!”盧遠青臉上已經止不住欣喜了,這一男一女,比例和年齡合適,又搭上了一個幼兒,一次完成了好幾個指標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