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67章 回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255再鑄鼎

  1275年,11月22日,中央市。

  冬日天短,夜幕早早地降臨大地,白日車水馬龍的中央市現在也……不輸白晝。

  一環路、二環路和東西南北主干道上,已經成熟的煤氣燈系統次第點亮,燈火的光明照亮了這一系列繁忙的柏油路。

  一輛接一輛的馬車將客人和貨物從一處送往另一處,自行車在旁邊的輔道中靈活地穿行著,環城的蒸汽纜車鳴著汽笛,以遠超前兩者的運力奔行著……這繁忙的運輸,在夜色之下仍在持續進行著,撐起了這座年輕而繁榮的城市的夜生活,也展現了一個新生的富有活力的工業社會的別樣風采,展現了文明的力量。

  如果有新來中央市參觀的客人,在白天會被寬闊的道路、高大的樓房和巨大的鐵橋鐵路所震撼,在晚上又會被這萬家燈火所震撼。經過這么一段旅途,他們的世界觀一定會深深被改變。

  一環北的管委會大樓中,大多數公務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大院,或步行或搭纜車或乘車回了各自的住處,但仍有不少部門積壓了許多工作需要加班,點起煤油燈繼續夜戰。這棟地標性的大樓四四方方,前后如同戰列艦一樣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四排窗口,現在這些窗口就凌亂地亮了起來。

  若在后世,這副景象可謂司空見慣,但在當下,可是走遍天下都難見幾次的奇景。

  其中一個占用了四面窗戶的辦公室格外明亮,里面黃色的光芒幾乎照亮了室內的每一個角落,環顧四周卻未見到火焰的燃燒,只在天花板上有一組無焰無煙卻光明四射的光源——是東海商社新近才研發出來的尖端產品,電燈!

  目前東海工業尚不足以制造白熾燈所需的鎢絲,這種電燈用的是竹炭燈絲,壽命只有幾十個小時,但照明效果很好,只是沒多大產量且成本高昂,只有首席辦公室等少數地方才應用了。

  在電燈光芒下,鄭紹明拆開一個信封,取出一張黃色硬紙寫就的信,草草一讀,就如燙手山芋般扔到了一邊。“又來勸進,見鬼了,以為我是袁大頭啊。這幫腐儒,拍馬屁前能不能先研究研究我們的體制?”

  旁邊的陳遠琪撿起這張紙片一看,見上面是華麗辭藻寫就的一篇駢文,大意大概是勸鄭紹明這個首席登基為帝的,狗屁不通。他把信扔回桌上,不屑地說道:“胡搞瞎搞,不用管他們……不過,首席你把我叫來就為了看這破東西?”

  鄭紹明無奈地搖搖頭:“這不得找人做個見證嘛,要是我一個人拆信結果弄丟了,被人去大會里參一個圖謀不軌那怎辦?”

  陳遠琪撲哧笑了出來:“你這首席當得也夠小心的。”

  鄭紹明嘆氣道:“是啊,不然就等著彈劾吧。也不說這個了這對我勸進純屬胡鬧,但最近這類的事還真不少,有勸我們那‘王國主’稱帝的還有旁敲側擊問東海國要不要更進一步的李璮和夏貴也都有過表示……這些事你怎么看?”

  “還能怎么看?”陳遠琪去拉了張新地圖出來上面標注了最新的天下局勢,其中東海關稅同盟用淡綠色填充已經很不客氣地把北至北冰洋的一大片疆土都畫進去了。“大會之中群情洶涌,已經喊著要脫殼破繭,建立一個真正的國家了。”

  東海人頂著“東海國”這個名頭活動已經十多年了,打出了浩大的聲名和局面,但現在看來,這個軀殼已經不足以承載眼下和未來的內容物了。

  首先,從名分上來說,“東海國”是海外威夷島的國度,又經宋朝加封委托統治山東東南的地盤,現在看來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其次,“東海”這個名字地方色彩太重,管委會這個行政系統格局太小,東海股東這個統治集團看上去不倫不類,都不像是一個大國該有的模樣。

  所以,去年來大會里便有一種呼聲,那就是將治理結構全面正規化,升級成一個“真正的國家”。今年軍方穩固了河北并且漠北大勝后,這個呼聲就更大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的“勸進”風潮還正合了股東們的意。

  “只是,有個問題……”鄭紹明猶豫了起來,露出了苦笑,“別的都好說,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可理論上我們還是有個‘故鄉’,故鄉里還有個‘國主’的,這個怎么處理?”

  當初文化部編了這么個說法出來,說東邊大洋上有個“威夷島”,東海人自這個島上而來,上面還有國王……這個說法是為了忽悠南宋,畢竟當時的人對共和制還不怎么能接受。但現在看來就有些把自己套進去了,如果不管這個說法直接建國,那在世人眼里豈不是叛王自立?但如果要管,又從哪再找個國王出來?

  陳遠琪撓撓頭,說道:“也是……還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要不干脆不管了,自立就自立了,當初老宋家不也是欺負孤兒寡母起家的,三百多年了也沒人敢說什么啊。”

  插一句,\咪\咪\閱\讀\A\P\P\w\w\w\.\m\i\m\i\e\a\d\.\c\o\m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鄭紹明搖搖頭:“平白給自己染個污點總歸不好。算了,就用鄭林那個方案吧,按他說的,12月正是風向合適的時候,也算是給未來的遠航做個熱身了。明天開會,就報上去吧。”

  陳遠琪先是一愣,又想起了“鄭林那個方案”指的是什么,笑了出來:“有意思,可以搞!”

  12月25日,太平洋上。

  “北緯19度18分,東經45……應該就是這兒了吧。”

  時間又到了正午,中央市東南近五千公里外的一處浩瀚洋面上,兩艘曙光級探險船“曙光”和“企業”正乘著北風向東行駛。左側的企業號上,一名少尉測出了他們當下的經緯度坐標,報給了艦長潘學忠大校。

  潘學忠看了看地圖上標注的位置,差不多是在此岸郡正東南的方向。他默念了一遍這個坐標,又環首看向周邊的海域,仍然如同之前的半個月那般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洋,毫無陸地的蹤跡,心中不禁產生了疑惑:真的到了嗎?

  上個月底,潘大校和其它一批資深海軍被挑選出來,跟著鄭林中將一起,乘上兩艘曙光級,先是去了東瀛列島上的此岸郡,然后一頭扎入了遼闊未知的太平洋中,執行一次特殊的探索任務。

  曙光級是海洋部專門設計的一款遠洋探險船,水線長約30米,寬8米,最大吃水3.3米,最大排水量400噸。總體看來不算大,船型設計相比近年來的一系列新銳船只也相當保守。實際上,說是“專門設計”,但其實就是外購了一批淮南地區的某個順風級改型再改裝成的。

  這種順風級改型的主要特點是曲線平滑的圓船底,不太怕暗沙,在保持了不錯的航行性能的同時能直接沖灘立在灘上卸貨,而且由于噸位不算太大,卸完貨之后還能由人力拖回海里繼續航行。之所以選這型“過時”的船而不選新銳戰艦作為探險船,主要是因為遠洋探險與行商不同,沒有現成的港口讓你去補給并維護船只,只能靠自己,所以這種不大不小、能沖灘修理維護的船只就成了更合適的選擇。

  曙光級主要還是靠風帆行駛,配備了經典的首斜桅三根主桅。其實有兩根桅桿也夠用了,但多一根就是多一份冗余,出遠門誰能保證不遇點意外呢?除了風帆,還加裝了一個小型的20kw動力單元,同樣沒有貿然采用最新技術,只用成熟的結構簡單的火筒鍋爐加單缸機,降低維護難度。蒸汽動力可推動這艘船以四節的慢速航行,但平時一般不用,只用來過無風地帶。

  每艘船配備了120人,相比這個級別的小船算是很充裕了。武器沒有配備太多,只裝了四門17式和六門海陸兩用的18式步兵炮意思一下——相比一般商船,也很夠意思了。

  專門準備了這種探險船,還配備了一批相對于這種小船級別超高的資深海軍,準備了充足的物資,足可見上面對這次探險極為重視。不僅如此,管委會還在他們啟航前大張旗鼓準備了一場踐行儀式,甚至還在各大報紙上登報宣傳,毫不遮掩地將探險隊此行的目的公告出來——前往東海股東們的故鄉“威夷島”,迎回國主。

  潘學忠啟航之初,對此是非常激動的,一方面是對傳說中的威夷島感到好奇,另一方面則是對大洋另一端到底有什么的好奇。

  在此之前,東海商社已經生產過不少地球儀,而對天文地理知識非常敏感的海軍自然對其很熟悉。從地球儀上明顯就能看出,當下的已知世界只占了這個球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地界完全是空白。因此有識之士們之間就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這些空白地界中也該是有大地、有生靈、有國度的,甚至還有不少小說就是描述了這些幻想中的國度,頗為熱門。潘學忠對此就頗為熱衷,夢想著有朝一日出去看看,探索到地球的另一端。只可惜東海海軍一直諸事纏身,無力支撐探索活動,直到今日,才終于邁出了第一步。

  當年東海商社將先進得天文學和地理學帶回了中原,將經緯度的概念引入了航海界,手中自然是有威夷島的坐標的。探險隊自此岸郡離開后,就順著北風一路向東南行駛,還不到十日,剛熱了個身,就抵達了目的地附近……

  然而,根據鄭林東家所說的,這附近就該是威夷島了,可是,這放眼望去,不全是茫茫大海嗎?那傳說中的威夷島在哪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