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9章 歷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255再鑄鼎

  王泊棠聽了,沉思了一會兒。

  趙昀所說的這個“北極”指的不是地球的北極,而是天球的北極,也就是北極星。后一句的“紫微”,也正是北極星的另一個名字。沒想到宋朝已經把天文研究到這個層次了,這可是導航術的基礎啊,怪不得撐得起如此大規模的海貿呢。

  光就這個問題來說,很簡單,沒錯,南半球看不見北極星。但這又不止是個天文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

  紫微位于天球正北,日月星辰都圍著它轉,因此也被視為皇帝的代表,又名帝星。如果直接說南半球看不到紫微,豈不是在說官家您的權威澤被不到極南之地?

  但再想想,這是趙昀,又不是弘歷,都偏安臨安了,還能管這個?宋朝對天文研究的多深我不知道,萬一已經有人知道南半球了,我現在胡謅一番,豈不是會鬧笑話?

  想到這里,王泊棠開口答道:“回官家,確實如此。大地沿赤道分為兩半,中國居北,南半大多是汪洋,只有少數蠻土。地之南,其天文氣候與地之北截然相反,不止見不到北極諸星,季節也完全不同,七月極寒,臘月卻是酷暑,太陽仍為東升西落,但正午的日頭卻在北而不在南。在下聽聞,‘阇婆國’便位于赤道之南,不過此國離赤道不遠,氣候極熱,四季不分,但正午之日位于北方應當沒錯。若是……往南再有土地,便會如中原一般,四季分明,只是相反。官家若有心,可尋阇婆大使或去過阇婆的商人一問便知。”

  左邊的兩個年輕官員都驚訝起來,右邊的秦九韶卻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樣子。賈似道面帶微笑巍然不動,也不知道是早知道還是練出來了。

  趙昀似乎也對此并不驚訝,點頭道:“沈夢溪說的確實沒錯。王使啊,你可知十二氣歷?”

  十二氣歷?那是什么?王泊棠搖搖頭,老實回答說不知道。

  趙昀對秦九韶示意了一下,說道:“秦卿,說說你的想法吧。”

  一直傻站著的秦九韶終于有了表現的機會,壓抑住激動,站了出來,說道:“如今修歷,年年重修,然年年不準。究其原因,實在是強求按月紀年。月行一周,二十九天半,所謂大月小月者;日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不足,所謂節氣者。強將兩者湊在一起,才導致積年累月下,歷法不得不重修。

  然,農桑之事,所賴者唯有日之周期而已。民所欲知者,不過何日立春、何日清明,以便安排稼穡之事罷了,與月相何干?以月為基修歷,徒添耗耳,不若用沈夢溪之《十二氣歷》!

  十二氣歷者,乃革故鼎新之新歷,棄月相不用,只以二十四節氣為一年,一節一氣為一月。立春為元旦,驚蟄為二月初一……小寒為臘月初一,一年下來,又是立春日!此后便無需閏月,只需四年添一閏日即可。若斗轉星移歷法出現偏差,只需圣上下詔,增一閏日或減一閏日即可,自此再無修歷之煩憂!”

  魏萬程眨巴著眼,其實沒聽懂,郭陽也在思索,而王泊棠則大張著嘴,一副見鬼的樣子。

  這秦九韶,是要改陰歷為陽歷啊!

  這也真是機緣巧合了。

  之前,預定于今日召見東海使節后,趙昀便讓人將那本測地術找了出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結果自然沒看懂……而且宮中就沒人能看懂!于是他派人去問引薦東海人的賈似道,賈似道順水推舟將秦九韶送了過去。

  這個時空的秦九韶可真是走大運了!當他深入淺出,用實物和圖畫給趙昀講明白測地術的道理之后,他的數學才能便得到了趙昀的認可。此時,趙昀又想起了最近很讓他心煩的修歷問題,見秦九韶是個精于術數的,便干脆與他討論了起來。

  沒想到秦九韶在歷法上是個十足的激進派,竟然給趙昀推薦了沈括的《十二氣歷》!

  這可真是破天荒了,要知道,《十二氣歷》與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部歷法都截然不同,它是一部純粹的太陽歷!

  要說明這個,得先說明幾個基礎知識。

  歷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太陽歷和太陰歷。很簡單,顧名思義,太陽歷就是以太陽年為周期的歷法,典型的就是后世的公歷,一年365.2425天,但是每個月的周期并不與月相一致;太陰歷則是以月相為周期的歷法,典型的就是阿拉伯人用的回歷,一月約29.5天,但是年周期并不與太陽年相等,因此每年的節日會發生在不同的季節。

  而中國的農歷則比較特殊,它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的一個月是29.5天,但是它通過在一個長周期插入若干個閏月的方式,使得不同的年份分成12個月的普通年和13個月的閏年兩種,平均周期接近于太陽年。

  同時,農歷中又有“節氣”的存在,以立春為始、大寒為終,實際上就是以太陽年為周期劃分出的二十四個特殊的日子,是指導農業生產的關鍵。

  節氣和陰歷的日期并沒有對應關系。后世的現代中國人如果翻一下日歷,就會發現每年的節氣在公歷中的日期都是差不多的,而在農歷中的日期則跳動很大。這就是因為節氣和公歷都是按太陽周期運行的,所以有著相似性,而農歷以月相紀日,實際上并不農。

  這種陰陽合歷,看似很先進,實際上用起來并不方便。將太陽和月亮的周期擬合起來,在數學上是很復雜的,更別說古代由于觀測條件所限和宇宙觀的不完善,并不能準確測出兩者的周期,因此陰陽合歷經常出現誤差,需要時時修正。

  宋朝開國以來,就一直沒有把歷法理順。宋歷的骨架仍然延續唐歷,經常修修補補,但始終沒修到正軌上。北宋時,沈括受不了這種情況,怒道:“這么修修補補有毛用?干脆不用月相了,全以太陽年為周期吧,二十四節氣分成十二個月,不是正好嗎?”

  這就相當于用節氣把一年劃分成十二個月,每月30天或31天,思路和公歷其實是一致的。雖說不能像陰歷那樣,一看月相就大概知道今天是幾日,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就算知道是幾日又有什么用呢?對農業生產有用的是節氣,就算知道今日是幾日,還是要回去查黃歷才能知道離某某節氣還有幾天的啊!

  十二氣歷則截然不同,只要知道今天是幾日,就能大致知道今日在一年中的位置,農業生產也可以從以24個節點為準進化到以某個確定的日期為準,用起來其實更方便,也更能指導農業生產。

  但在當時,這無疑是破天荒的異端思路,被主流輿論噴了個狗血淋頭,這個歷法連試行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雪藏了。

  順帶一提,十二氣歷后來又被算命術士撿了去,而且搞得更復雜了,在陽歷年十二氣月的基礎上,用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也就是所謂的“生辰八字”,把好端端一個先進歷法用成了神秘學。

  一個人的八字,其實就是他的陽歷生日,算命術士的所謂“掐指一算”,實際上就是知道了你的陰歷生日之后,開始推算對應的陽歷日期……

  不過農歷也并不無可取之處,海上的潮汐與月相有很大關系,而季風又與太陽年有很大關系,所以用于指導航海是很合適的。

  歷史在這里似乎開了個玩笑,擅長農耕的東亞采用了利于航海的陰陽合歷,而擅長航海的歐洲人則用了利于農耕的純陽歷,真是造化弄人啊!

  東海人登陸之后,由于日歷失靈,所以采用了與當地一致的傳統歷法。就算他們想用公歷,但后世通行的公歷是16世紀才頒布的格里高利歷,現在還沒誕生呢……歐洲人當前用的是誤差更大的儒略歷,學它干嘛?

  后來因為航海在東海人的生活中愈發重要,因此陰陽合歷的地位也更加穩固下來。即使東海覓天臺想制定更精確的歷法,也只是想在現行歷法的基礎上進行修正。沒想到南宋竟然有人比他們還激進,想一步到位施行十二氣歷!

  秦九韶給趙昀推銷了一番十二氣歷的想法,趙昀聽著也有點道理,命人把沈括的著作找來簡單讀了一下,確實感覺到此人是有大才的。之前那個北極星的問題,其實就是沈括提的。他雖有些意動,但看了當初的議論,也知道這事阻力會很大,因此沒有貿然推進,等到了今天發現王泊棠對于天文頗精,所以才起了詢問的想法。

  王泊棠大張著嘴,然后怕失儀趕緊閉上,向趙昀行了一禮道:“官家,此歷大善,若推行天下,乃萬世之功。但其與祖宗之歷相悖,貿然推出,恐引發軒然大波。”

  秦九韶聽了,立刻也轉身行了個禮,說道:“若祖宗之歷不可變,那此時我們仍需用夏歷呢!歷朝歷代,修歷都是盛事,怎會不可變呢?”

  趙昀點點頭,剛才得到王泊棠“萬世之功”的認可,他其實有些心動。他登基以來,先是朝政被奸相把持,又是端平入洛失敗,后又被蒙古取了蜀地,怎么看怎么失敗。所以他是真想給后世留下點好東西的。

  魏萬程此時有些反應過來了,他們說的不就是陰歷和陽歷的問題嗎?于是趁機行禮起身,一邊偷偷活動腿腳一邊說道:“官家,貿然改歷,必然會惹人非議,但若雙歷并行,阻力則會小得多。黃歷上大可如此寫:‘今日二月十五,春分日;又今日二月十八,小字注春分第四日’。這不是改歷,只是便民之舉罷了。但實際上,陰歷和陽歷卻獨立成歷。今日以陽歷注陰歷,怎知他日不能用陰歷注陽歷呢?”

  “好!”趙昀擊掌贊嘆,覺得這實在是個好主意,“雙歷并行,此乃善道。賞東海使二百銀!”

  突然莫名其妙就賺了一筆錢,三人也不知道該用什么禮儀,反正立刻俯首稱謝。

  趙昀又轉身對秦九韶說道:“秦卿,朕思慮過了,改歷之事,仍由太史局施行。但亦需一并行之新陽歷,此事想來也不易,你可擔得起?”

  秦九韶大喜,立刻拜道:“臣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賈似道也捋須微笑,覲見的事很順利,自己陣營又接下一個修新歷的活,是個炒作的好材料啊……

  討論過歷法的問題后,今天的話題也差不多該結束了,趙昀又問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便有內侍過來示意,該上表了。郭陽、王泊棠和魏萬程立刻起身站到堂下,郭陽拿出一份帛書,搖頭晃腦讀了起來:

  “……愿得薄授奉給,壯觀小國,愿賜真秩……”

  文章自然是由禮部往來國信館捉刀的。蕃國來使多不通中文,因此由禮部代寫上表就成了慣例,不過東海人有一點好,他們自己就認得字,不用禮部事先派人教他們背了。

  這只是走個流程,真正的外交工作還得在私底下進行。趙昀并沒有當場表態要拿這個“東海國”如何,只是按規程給三位使節賜酒,今日便算結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