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20 看,那臺火箭,是我造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魔養成系統

  路線確認后,十七所向最終目標展開了最后46天的進軍。

  雖然是猜,也是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猜,有很多經驗、教訓可以汲取。

  過去幾十年與液體發動機振動的對抗經驗,通通浮出了水面。

  李崢則與哈工大的工程計算實驗室接上了頭,試圖從另外的角度究其根源,并用計算的方式做實驗論證。

  他自己也沒想到,不是來造火箭搞工程的么,怎么越來越往數學的方向靠了……

  其實像這樣補齊短板,尋找自己的差異化特長,也正是他的合作本能。

  所里也通過一系列事件認定了這個路線的重要性,因此即便眼下的工作已經如此緊張,依然將劉睿撥給了李崢。

  一方面,是希望用精深的工程計算補充方案。

  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李崢走后,劉睿能繼續接手這個工作組,為今后的工作保留這個維度。

  與此同時,趙振華大有卷土重來之勢。

  很明顯,在揪出次同步進動這個病根后,他又開始活躍起來,尤其是在游說集團領導方面,幾乎是將黃二再次成功包裝得只有一步之遙了,甚至承諾在年底前拿出可靠的改進方案。

  在他的堅持(忽悠)之下,越來越多的資源重新向黃二這邊偏移。

  雖然事物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宏觀規律,但不得不說,偶爾總是有這種強人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硬生生地扭轉局面。

  眼下,黃二這場賭局的結果猶未可知,但這個老賭怪,的確已經拿出了自己的一切。

  從個人聲譽到職業生涯,從老領導到老下屬,能利用的全部都利用了,連一條底褲都沒有留。

  而927的負責人梁新平,則始終避其鋒芒,盡量不與黃二項目產生資源爭奪,這樣相對中立的派勢,也無疑給了趙振華一條生路。

  倘若梁新平再年輕二十歲,若是把梁新平換成50歲以內的任何一位領導,怕是真的會跟趙振華叫板搶資源的。

  但現在的他對于權利地位和個人榮譽真的已經無欲無求了。

  非說的話,他只希望看到航天事業走向更正確的道路,更蓬勃的發展。

  11月1日,與哈工大大佬們開完視頻會議后,林逾靜整理資料準備像往常一樣下班,李崢和劉睿則打開餐廳菜單,思考是去餐廳還是吃外賣。

  辦公室內,林逾靜背好書包扭頭道:“我走了啊。”

  “嗯,明天見。”

  “唔……”林逾靜垂下了頭,走到門口,重重打開門,“真走了啊。”

  “怎么?今天你也想加班?”

  “渣猹……”林逾靜撇嘴罵一聲,揪著書包帶就跑出去了。

  這一路都在生悶氣。

  上地鐵生悶氣。

  騎單車生悶氣。

  回了家生悶氣。

  給快遞員開門生悶氣。

  拆快遞盒生悶氣。

  拿起里面的畫冊……

  突然就不生氣了!

  這是一個手繪畫冊,封面是一張空前精致的趴睡圖。

  還在流哈喇子。

  下方是標題——

  《左后方45°》

  翻開第一頁,是標準的崢體扉頁寄語——

  “19歲生日快樂!”

  “——友人李崢。”

  林逾靜一看這個就樂了,扔掉旁邊的包裝就趴到床上,蹬腿兒翻了起來。

  一開始是趴睡圖,下方沒有左后方45°的孤獨文字——

  “我們認識了很久,你都是這個狀態。”

  然后突然就叫囂起來了,攥著卷子生悶氣——

  “直到我第一次在你上面。”

  “唔!”林逾靜抓著畫冊也露出了跟畫冊里一樣的表情,生氣翻頁。

  然后就看到了一張上課時假裝趴睡,通過左腋下方向暗中觀察的特寫——

  “葉孤城,終于遇到了西門吹雪。”

  再之后是準備化競時的爭吵——

  “我們從此一起學習。”

  在菁華集訓時一起過家家的實驗——

  “一起搞事。”

  籃球場大火鍋蓋帽——

  “一起玩鬧”

  在文海尖嶺的山崖上靠在一起,看著星空發射——

  “看我們鐘愛的。”

  在沈聽瀾的辦公室里各霸一角——

  “做我們想做的。”

  接著畫風一閃,來到了天文臺,畫里的林逾靜正有模有樣瞇著眼看望遠鏡——

  “成為我們想成為的。”

  李崢則在教室中,對著黑板指指點點。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走向不同的道路。”

  畫風又是一閃,這次來到了實驗室,兩個人都老了一些,也穿上了實驗服,正笑嘻嘻地合照。

  “但請你永遠記得——”

  “唰”就是一個大特寫,畫面聚焦在了李崢和林逾靜各自的胸牌上。

  一個是“李院士”,一個是“林研究員”——

  “我,在你上面。”

  “渣猹!!”林逾靜笑著罵了出來,仰躺在床上瘋狂蹬腿兒。

  再翻頁,是一行純文字。

  “我知道你在說什么,所以……”

  再翻頁。

  是瓜田!

  這次林逾靜正在刺猹。

  而且那只猹的臉是李崢——

  “滿足你。”

  “哈哈哈哈哈!!!”林逾靜拍床大笑不停。

  最后的畫面,是兩個宇航員在太空里競速游向萬千星辰——

  “這個故事可沒有終點。”

  “正如星空沒有彼岸。”

  “想到我上面?”

  “那就加油吧!”

  “19歲生日快樂!”

  “——友人李崢。”

  林逾靜合上本子,意猶未盡。

  所以又看了一遍。

  這一次發現了更多的東西。

  比如趴睡圖的左側邊緣,露出了一小坨肚子。

  比如籃球場上,一個頭發稀疏的長發男子站在很遠的地方。

  實驗室合影的角落中,有一個酷似徐夢溪的女孩。

  就這么看了七八遍后,林逾靜才勉強撒手,發了條微信回去——

  十七所辦公室,李崢長舒了一口氣。

  “算了,劉睿,今天早點走吧,我有點扛不住了……”

  正在吃東西劉睿驚道:“啊?你也有今天?”

  “昨天熬夜放松畫畫來著。”

  “……你這些詞拼在一起,我有些不太懂啊。”

  “總之早點走吧……我要不行了。”李崢低著頭,打開了微信的另一個對話框。

  那上面,昨晚的留言還歷歷在目。

  張小可:提醒小精靈張小可上線啦!明天要努力求生啊師父!

  沈聽瀾:雖然我立場很尷尬……但還是提醒你一下吧……

  徐夢溪:明,靜,生。

  還好……

  還好有她們……

  有的時候,女人就是很神奇。

  以前,李崢不管如何威逼利誘,林逾靜都不可能表現出絲毫順從。

  但第二天,她竟然……主動為李崢泡了杯早茶。

  當李崢拿起茶杯的時候。

  他感覺。

  似乎掌握了控制林逾靜的訣竅。

  那么今后……

  我就是王了!

  他并不知道,李毅也曾有過這樣的錯覺。

  就好比一個總欺負你的人,突然有一天給你喂了口飯,你就會覺得哇這個人太好了,今后可要好好對他好。

  然后李毅就變成今天這樣了。

  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型PUA,是防不勝防的。

  好在,工作與學習分散了李崢的注意力。

  尤其是哈工大的老寸頭們工具多、思路廣,可謂是器大活兒好,這很快就把李崢勾過去了,不至于深陷泥沼。

  對于這樣的合作,他們是比李崢還要樂的,誰又不想用航天數據豐富自己,順便出幾篇屌論文呢?

  更何況這種合作本來也有經費拿。

  這樣干柴烈火般的碰撞,就像火箭的尾焰一樣,短暫地點火過后,瞬間爆炸。

  這樣士氣拉滿的超飽和工作,一直持續到了12月13日。

  從始至終,全所共提出了57條具體的改進點。

  經過討論、論證以及李崢組的數學實驗,其中35條為可靠改進。

  結合現階段的技術條件,資源力度和工期,21條可行。

  再綜合這21條進行統一論證,解決其中矛盾和排斥的部分,匯總為15點。

  最后,將這15點重新落實在工程圖上,最終方案就此出爐。

  李崢組由于水平經驗所限,沒有能力提出任何改進點,但他們卻成功地搞出了幾套計算模型,為改進論證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維度,這個維度雖然還沒強到起決定性作用,但整個團隊都公認其具有很高的參考性。

  當這份改進方案定稿后,朱明躍連同幾位骨干立刻奔赴集團,與趙振華一同向領導匯報。

  雖然只是一個閉門匯報,并非大規模討論會,但這樣的重大事宜,其精神往往是閉門小會所決定的,大會只是落實技術細節。

  可以說,這一個半月的努力結果,黃二的生命周期,將在這個下午決定。

  這個下午,十七所的整個團隊,就像是一臺全速前進的賽車,突然就被抽掉了發動機。

  就像是有種工作慣性一樣,想找點什么忙一忙,卻又無處下手。

  面前只有焦慮,焦慮,還是焦慮……

  這樣的焦慮同樣也發生在李崢的辦公室。

  下午三點,死氣沉沉。

  李崢、林逾靜,劉睿,各自埋頭,連聊都不敢聊。

  突然,李崢的電話響了。

  眼兒一瞪。

  杜松濤。

  李崢咽了口吐沫。

  這逼先于所里人有消息了?

  無論如何,他還是惴惴不安地接通了電話。

  “慌不?”杜松濤張嘴就問。

  “日……”李崢提了口氣,“有消息就快說……”

  “有個屌消息,就打個電話逗你玩,那個相聲你聽過沒有,逗你玩”

  “嘟嘟嘟……”

  李崢這就給掛了,沖呆望過來的林逾靜和劉睿道:“杜松濤,犯欠呢……”

  “黑名單!”林逾靜罵道。

  話音剛落,杜松濤就發了個信息過來。

  開玩笑的,有消息了。

  李崢眼兒一瞪,很賤地又撥了回去。

  這次杜松濤也沒再賣關子,一五一十說了。

  面對新的改進方案,集團領導似乎也有些舉棋不定。

  如果是平常,犯不上這么猶豫,黃二那么多資源都砸進去了,不差這一點。

  問題是,927同樣開工在即。

  這個節骨眼上讓七、八個院所工廠,集體為黃二趕工,927勢必要再耽誤幾個月了。

  況且,賭怪的信用,也是會透支的。

  趙振華再怎么拍胸脯,領導也不敢全盤相信,但也不至于全盤否定。

  因此,這便臨時請幾位專家開會討論。

  其中,梁新平、沈聽瀾、杜松濤等人都在列,他們正在往集團趕。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請的都是純技術方面的專家,陳鴻兵再次無緣登場。

  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十七所。

  對于緩解焦慮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更焦慮了。

  這種時候,為YF87說話,是要負責任的……

  即便是所里的內部論證,一舉解決問題的概率也不會超過90。

  這對航天來說,是一個很低的概率。

  外面的人憑什么幫你站臺?

  尤其是梁新平,他根本就是對立的……

  這一天,就連林逾靜也沒有按時激爽下班。

  而是和所有人一起等,默默地等……

  8點,天黑了。

  9點……

  10點……

  始終沒有任何消息。

  也沒人知道在集團會議室里發生了什么。

  在這種血壓拉滿的氛圍中,甚至很多人的心臟都產生了不適感。

  11點……

  0點……

  就在0點47分。

  李崢的微信響了。

  杜松濤:

  拉扯結束,梁新平親手送你們贏了。

  “!!!!!”李崢拍案跳起,“有了!!!”

  幾乎與此同時,外面的辦公區響起了同樣的吶喊!

  “有了!有了!”

  “方案通過了!!!”

  “十七個廠所!!!明天就開工!!!”

  “啊!!!!”

  大家幾乎是哭著喊出來的。

  太難了,這一路太他媽的難了。

  辦公室里的林逾靜也是直接捂臉哭了出來,連喊都沒力氣了。

  “牛逼啊……牛逼啊…………”劉睿滿眼熱淚揮著雙拳,“干起來……干起來!!”

  很快,所有人都收到了趙振華的公開郵件。

  一直為黃二奮斗的同志們,兄弟姐妹們:

  我們的拼搏得到了應有的結果!

  感謝大家,感謝每一個人!

  我以你們為榮!

  但是對不起,我們依然在負重前行,遠沒到休息的時候。

  未來三個月,依然會是不分晝夜的三個月。

  這是黎明前最后的艱苦時刻,我們要挺起最后一口氣熬過去,殺過去!

  勝敗榮辱,在此一搏!

  我確信,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指著星空對孩子說。

  看,那臺火箭。

  是我造的。

  這封郵件的熱淚還未拭干,便又迎來了陳鴻兵的戰書。

  上來就是一個最大的好消息——沈聽瀾歸位!

  她將繼續負責黃二的設計工作,為了更好地適配新的發動機,對整體結構進行最后一輪優化。

  與此同時,李崢和林逾靜也將回到一院,畢竟在接下來的生產裝配階段,他們在十七所能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

  從字里行間不難發現,作為重量級專家,梁新平幫黃二說話了,接受了927延期三個月的結果,甚至放走了沈聽瀾與數位黃二骨干。

  可以想像,依梁新平的身份地位,只要稍加阻攔,黃二不可能獲得這樣一次黃金機會。

  對于這位伴隨著中華火箭走了幾代的院士,無論哪邊的人都充滿了敬佩。

  臨別的時候,李崢也克制不住自己,與好幾位同志相擁而泣。

  他很慶幸自己能擁有這樣一段充滿血性的艱辛時光。

  大家也很慶幸能碰到這樣一個不講道理莫名其妙的李崢。

  此刻,沖鋒的號角已全面吹響。

  黃二必須勝利!..

非主流()希望你喜歡書迷們第一時間分享的學魔養成系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