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九章 接受采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快訊:我國科學家陳浮沉獲得ACS理論化學獎”

  波士頓的上午十點左右是國內時間的凌晨一點。

  時間很晚,不過現代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夜貓子,特別是大學生——熬到一兩點根本不算事。

  人人日報的微博一經發出,迅速得到大量關注,在凌晨這個本就缺乏新聞事件的時間段,’陳浮沉獲得ACS獎’迅速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的榜首。

  網上的各種媒體開始給大眾科普ACS以及ACS理論化學獎的含金量,由于大家都采訪不到陳浮沉,也只能把各種真的假的舊聞拿出來再炒一遍。

  絕大部分路人對陳浮沉的印象還停留在企業家為主的身份,銀河紀元的粉絲們則是稱陳浮沉為“黑心的奧利弗”。

  奧利弗是銀河紀元小說中一個心狠手辣的指揮官,因為陳浮沉對銀河紀元中的角色毫不留情,大多都活不過一卷,因此粉絲們將奧利弗之名冠在陳浮沉頭上。

  而黑心則是指銀河紀元手游各種氪金活動以及ssr的超低爆率,讓玩家們覺得太黑了。

  當然這些運營的黑心手段都出自陳熾之手,和陳浮沉沒有多少關系。

  “陳浮沉?理論化學?怎么感覺有哪里不對勁呢”

  “難怪奧利弗寫科幻小說如此逼真,原來小說里提到的科研經歷來源于自己的經歷,但是能不能別老寫死主角。”這是來自小說忠實讀者的吐槽。

  “我24歲的時候還在搬磚,人家24歲的時候已經科研創業兩豐收了”該條微博下的熱評。

  在知乎上,則是另外一番場面。

  “如何評價陳浮沉獲得2017年的ACS理論化學獎?”

  “謝邀,不是我有一個朋友,我本人就在現場。

  我是一名材料化學的在讀博士,來自某常春藤名校,這次和導師一起參加化學年會。

  頒獎儀式沒有資格參加,展會上遠遠看到過陳浮沉一面,他身邊還有個女生,不知道什么關系。

  在參加之前就知道這屆的理論化學獎很有可能頒給陳浮沉了,結果真的給他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畢竟Hartree-Fock方程是一項十分有含金量的工作,今年理論化學界也沒有比這更有含金量的工作了,因此給陳浮沉也算說的過去。

  不過ACS評委會真的給了一個科研界的純新人,也是出乎意料,畢竟陳浮沉在這方面屬于純新人。

  最令人震驚的還要屬,陳浮沉在ACS年會上做的學術報告,他把下面坐在第一排的教授今年的工作都點評了個遍,說的他們心服口服。我fb上在現場的好友都炸了,說第一次見這么瘋狂的學術報告。

  他在學術報告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命名為fuchen的模型,將金屬態電子模擬的精度推到了一個全新的境地。

  這個新模型和新的波函數方程,還沒經過驗證,現在還無法下定論,等大佬們驗證過之后我再專門寫一篇專欄吧。

  要說我的感受,最主要就是酸,我都快30了博士還沒畢業,人家隨隨便便就拿了個ACS獎。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上述是知乎上關于這個問題最高贊的回答,答主在回答中貼了一些ACS年會現場的照片,來佐證自己確實參加了的真實性。

  回答里的評論也是各式各樣:

  “膜拜”

  “陳浮沉真乃神人”

  當然也有雜音:“會不會是抄襲”

  不過這種評論很快被噴死,“這種級別的成果你給我抄一個試試?幾十年沒進展的難題他去哪抄?”

  半個小時過去,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數就上千了,科研狗中的夜貓子比例看來更多。

  陳浮沉自己的微博注冊之后,只發過一個微博,之后便再也沒使用過。

  即便這樣,他獲得ACS理論化學獎這件事發酵之后,許多網友跑到他的微博底下許愿,求考試能過。

  十二月份正好離考試周不遠了,加上四六級之類的,大家在他微博下倒也玩的不亦樂乎。

  “陳先生,感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

  尹億,新華社的駐波士頓記者,提前得到消息之后來到場館外等待陳浮沉。

  由于是駐波士頓的大使館官員帶來的,陳浮沉不太好拒絕,加上心情不錯,于是給了她一個十五分鐘的采訪時間。

  握手之后,陳浮沉示意對方直接開始。

  “首先恭喜你獲得本屆的ACS理論化學獎,請問一下你有什么感想嗎?”

  “很開心,畢竟獲獎是一種肯定。”

  陳浮沉嘴上說著開心,表情卻很淡定,離獲獎的瞬間過去一個小時了。

  “之前外界對你的印象一直是企業家又或是作家,科學家這個身份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你身上,你怎么看自己的呢?”

  “可能這么多頭銜我更喜歡科學家和作家一點,企業家只是順帶的事。”

  尹億一臉震驚:“順帶還能創辦浮沉互娛和浮沉網絡這么成功的企業,那真的是很了不起了。”

  她內心的真實想法是:這些成功人士怎么一個比一個愛裝逼,陳浮沉看著年輕,裝逼倒一點不比那些老人差。

  “浮沉互娛是因為有銀河紀元給它賦予生命力,如果沒有小說本身的成功,它是做不到現在這步的。而浮沉網絡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來自于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我想順帶應該沒有說錯,”

  陳浮沉似乎能感受到對方的不信,他作出解釋。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你在本科畢業之后就一直處于無業的狀態,現在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主要還是靠興趣,我畢業之后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對寫作感興趣就去學習然后寫,對科研感興趣就看教材,看網課,看論文。”

  “再沒有比這個時代更容易獲取知識的時候了。”

  “其實我做的研究都屬于純理論,不需要實驗室之類的。”

  陳浮沉看著女記者的眼睛,信口胡扯。

  但是就這種話陳浮沉連自己都騙不過,尹億好像完全相信了。

  尹億:“西方媒體上說你這次來米國要和谷狗談合作,谷狗的總裁在推特上也承認了這點,能方便透露一下你們之間的合作是怎樣的嗎?浮沉網絡會被谷狗收購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