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五章 道教大興 藏身大內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老不死

  接過九陰真經的趙佶也同樣心動不已,發誓此后自己必日夜勤修道術,成為毀天滅地的仙人。

  段譽沒有在充滿歡慶的雁門關停留,而是去當晚的戰場上尋找虛竹的遺體。

  來來回回尋了好幾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發現,只好獨自離去。

  天空上,望著段譽失魂落魄的背影,周凡搖了搖頭,顛了顛手中一顆金燦燦的舍利,嘆道:“小虛竹,師叔祖如今還不能將你救活,若是有一天能超凡脫俗通曉生命奧妙,師叔祖定讓你轉世還陽。”

  周凡滅殺四十萬遼軍后,女真部落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一路橫掃,短短數月便征服契丹遺族,建立女真國度,國號:金。

  而趙煦滿心想著修道成仙,早就擺駕回宮,令手下將領趁機奪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

  宋軍戰力著實疲軟不堪,在收復失地之后,與剛剛建立的金國發生摩擦,卻總是敗多勝少。

  打敗仗就等于丟官,以至于大部分將領都不敢主動出擊,而是依靠城墻防御。

  趙煦回宮后,與趙佶兩人日夜學習經書上的內容,可是開篇全是梵文,而后面又是現代知識,哪里看得懂。

  哪怕是中間的武功,對于不通武學的兩人來說也是不解其意,更何況其中還夾雜著不少超越時代的術語。

  想著這畢竟是修道仙人所賜,只有求助于那些道教的修道人士來為其講解。

  趙煦一紙令下,請來了龍虎山正一道當代天師張廣成、茅山掌教石玉興、青城派余云缺、齊云山太上教李中傅這四位名聲赫赫的得道全真。

  將四位道人聚集到皇宮大內的御書房,趙煦期待道:“眾位仙長,此番朕得仙人賜經,可是卻不解其意,還望仙長們不吝賜教,傳朕修仙大道。”

  說罷,對趙佶微微示意。心領神會的趙佶小心翼翼的從懷里拿出九陰真經交給四位道人一一過目。

  張廣成實力已入先天,蒼蒼白發,好一副仙風道骨的賣相,躬身接過九陰真經,微笑著翻閱起來。

  雁門關外一事,早已天下皆知,不過傳言有些太過夸大其詞,四位道人心里還是微微不信的。

  畢竟自己就是搞這一行的,世上有沒有仙人,自個兒心里門清的很。

  翻來第一頁,張廣成傻眼了。

  這哪里是道經,哪個道經是用天竺梵文寫的。

  但心里一想,自古佛道不兩立,若是向皇帝明說這是佛經,怕是佛教又會大興,道教再無生存之地。

  接著翻開下一頁,上書‘易筋鍛骨功’。

  張廣成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本佛教武學功法。

  待其看到后面的鬼域陰風吼、橫空挪移、螺旋九影、大伏魔拳時,整個人都已經迷茫了,實在是看不懂。

  這什么次聲波,空氣浮力,質量體積密度的計算公式,全反射入射角,什么離子的,聽都沒聽過。

  略顯尷尬的微笑著將經書傳遞至他人。

  一個個都和張廣成心里想的一模一樣,這絕對不是道經,很有可能連佛經都不是。

  皇帝當前,眾人也不敢太過仔細觀閱,都是匆匆看過。

  只有青城派掌教余云缺在看到摧心掌的時候放慢速度將其記在心里。

  待四人一一過目后,趙佶趕緊將經書收了回來。

  趙煦眼含期待的問道:“眾位仙長,可是能看懂其中玄妙,可否告知于朕。”

  張廣成微微點頭道:“這確實是一本無上道經,不過畢竟是我道教已成仙的先輩所著,太過玄妙,我等凡人想要參悟,還需要一段時間。

  憑陛下九五之尊的悟性,只需要隨我等修習道術基礎,以后便能自行參悟這本道經。”

  其余三人紛紛應和,開玩笑,道教大興就在眼前,不管是不是道經都得承認。

  趙煦大喜,宣道:“四位仙長接旨。今賜四位仙長黃金百兩,綾羅千匹,糧食十萬擔,柴禾萬捆。

  從今日起便留于宮中,教導朕修習道術。

  贈予爾等門派良田千畝,免賦稅。

  封道教為大宋國教。”

  四位道人大喜,躬身謝旨。

  而后,趙煦每日也不上朝,專心在皇宮內院與四位道長學習修道。

  周凡此時也隱匿于皇宮之中,每天就在暗處通過精神力聽著四位道長講述的修道內容。

  張廣成的正一道主要講述的氣的作用法門,其實也就是江湖人練武到先天后所用的真氣。

  這些東西周凡在佛經里領悟了許多,不過道家也有其不同之處,可以參考借鑒。

  青城派講的都是一些道教先輩的高尚節操,光榮事跡。

  這些沒有太大的意義,主要是用來傳播信仰。

  茅山派倒是有點東西,講的是畫符之道。

  趙煦對這一點興趣也無,畢竟這些鬼畫符的東西,自己看不出有什么效果。

  周凡倒是聽懂了些許,這畫符之術其實是用特殊材料模仿人體不同經脈的屬性,然后按照一定的線路在黃紙上運轉。

  相當于是一種不需要運功,只需要輸入真氣便能放出諸如火焰刀,六脈神劍的程序,說起來跟自己之前送玄苦的佛珠差不多。

  而太上教李中傅所講的,卻讓周凡不敢茍同。

  就是將一些材料放入丹爐里,經過高溫萃取出鉛汞一類的重金屬,弄成圓形,便稱為金丹。

  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肚,我命由我不由天。

  按前世的知識來看,這重金屬會引起人體蛋白質變質,破壞力極強。

  可趙煦偏偏就是最喜歡這所謂的金丹,畢竟嬌生慣養吃不得苦,也不想學習,能走捷徑自然是想走捷徑的。

  這還多虧此時技術不發達,提煉重金屬的純度低。

  每次練出的什么金丹里只有一點點的鉛汞,其他全是雜質。

  不然趙煦早已一命嗚呼。

  可即便如此,趙煦的身體明明每況愈下,偏偏還不知悔改。

  周凡每日無事就在開封城里逛逛,夜晚便待在深宮內,鉆研著正一道的真氣理論和茅山派的符篆理論。

  并且試著與前世眾所周知的集成芯片結合,想要試試能不能人體內“畫符”。

  若是這方法行得通,以后像這些橫空挪移,螺旋九影這些利用真氣的法門就能不需要自己花費精神力去隨時控制。

  可以說那時候就不能叫法門,而是神通。

  每時每刻哪怕在鉆研理論的同時,周凡也在易筋鍛骨功的鍛煉下功力越發深厚。

  有事沒事還利用大伏魔拳的發電原理給自己來一次全方位的電療,增強自己的體質。

  風飄白日,光景馳流。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彈指之間,周凡已在開封待了七個春秋。

  這一日,舉國素縞,哀聲遍野。

  周凡從思索中回過神來,細細感知才知曉,趙煦逝世。

  好不容易熬死了自己奶奶,可以掌權社稷,卻偏偏迷信修道,還吞服了那么多有毒重金屬,以至于英年早逝。

  聽說其死的時候手里還握著新鮮出爐的金丹。

  趙煦死后,其兄弟趙佶即位,改年號為政和元年。

  當上皇帝的趙佶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治理江山社稷,卻還是想著如何修道。

  不過趙佶一直堅信只要讀懂仙人賜予的仙經,必然就知曉如何修煉成仙。

  趙佶命以黃裳為主的大內文官收集天下道藏,在崇文苑內編撰萬壽道藏。

  畢竟仙經是道教先輩所著,想要讀懂其意,必然要有高深的道家學問。

  自己若是學完這萬壽道藏,定能知曉這仙經里的深奧至理。

  九陰真經被趙佶日夜攜帶,卻又害怕被自己遺失,便將黃裳喚來。

  趙佶坐在寢宮中的黃花梨木根雕刻的桌前,緊緊的盯著在伏筆急書的黃裳。

  待黃裳抄完整個九陰真經后,便讓其將副本放在崇文苑內。

  這樣兩手準備,哪怕自己不慎丟失仙經,也能保仙承不失。

  黃裳在編撰萬壽道藏的期間,閱遍萬千道藏,不知不覺沉迷其中。

  以至于后來越來越好奇這本九陰真經。

  傳言此乃仙人賜予,乃是道教至高無上的寶典。

  再說陛下當初也沒有禁止自己翻閱九陰真經。

  之前抄書的時候有陛下在旁邊看著,根本沒有心思去記其中的內容,現在翻一翻,應該也無什么大礙。

  按耐不住的黃裳偷偷翻開了九陰真經。

  看不懂。

  再往后翻,易筋鍛骨功對于知識淵博的黃裳來說不算太難理解。

  全身上下不知不覺得隨著經書里的內容練了起來。

  不過最后的橫空挪移、螺旋九影、大伏魔拳是如何思考也不解其意,只得作罷。

  將內容了熟于胸的黃裳,將經書放回原處,然后離開崇文苑,回到自己的府邸。

  黃裳不知道的是,他剛才的一舉一動都在周凡的眼皮底下進行。

  不過也無所謂,他偷看周凡的九陰真經。周凡又何嘗不是在其離開后,翻閱他整理的萬壽道藏呢。

  道經與佛經內容并無兩樣,都是在前人的事跡里面參雜著一些修行至理。

  周凡需要將這些道經抽絲剝繭,將真理找尋出來,然后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周凡將道教中的理論分為幾個方面:真氣的生成、真氣的作用與控制原理、真氣經過不同經脈穴位所產生的不同效果、符撰的原理、如何煉制金丹、金丹的作用、精神力是什么、如何修煉精神力、魂魄如何蛻變成元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