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53章:更進一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狩獵好萊塢

  弗拉基米爾·科爾科什科一行中國考察團乘坐的班機抵達里夫尼城西機場,時間是12月21日的周一上午十點多鐘。

  返回城南家中簡單休整,科爾科什科就匆匆趕往市區的羅夫諾國立大學。

  這邊上午剛剛舉辦了一次畢業典禮。

  維斯特洛體系重點資助的羅夫諾國立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去年舉辦了一個為期一年的在職進修班,主要為羅夫諾幫旗下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企業管理培訓,采用了美國哈佛大學先進的案例教學模式,同時因地制宜,配合羅夫諾幫產業布局及東歐地區的經濟現狀,專門定制的一批案例。

  因為西蒙都親自關注過這個進修班,再加上這邊確實稀缺工商管理人才,羅夫諾幫上上下下都頗為重視。

  錯過了畢業典禮,科爾科什科只能參加中午的酒會。

  抵達國立大學作為宴會廳的學校禮堂,除了今天畢業的將近六十名學員,州長安德烈·斯米爾諾夫、奧爾德克公司創始人謝爾蓋·科莫羅夫、里夫尼現任市長瓦西里·納佐羅夫、里夫尼發展銀行總裁博古斯拉夫·埃德爾曼、UFMS總裁克里姆·杰列維揚科、RMSR總裁尤里·多弗林科等一干羅夫諾幫核心都出現在這里。

  大家顯然都明白,培養專門的企業管理人才,提升羅夫諾幫下屬企業的經營水平,歸根結底還是提升整個羅夫諾幫的實力。

  因為這就是一個經濟為王的時代。

  不過,現在的烏克蘭,除了羅夫諾幫的一眾核心,能堅信且堅持這一道理的人并不算多,比如基輔的那幫人,還在延續著前蘇聯時代通過奪取權力攫取利益的粗糙模式。

  格局不同,注定了不一樣的未來。

  此前庫奇馬與拉扎連科爆發內斗的結果,已經證明了依靠權力攫取利益的模式不可能長久,反而是羅夫諾幫這邊專心發展經濟,才是王道。

  當然了,羅夫諾幫也不會天真到以為埋頭苦干就能苦心人天不負。

  還是要有后臺的。

  好在他們的后臺大到足以輕松碾壓整個國家,因此才能夠拋卻后顧之憂,專心做事。

  從94年到現在,短短幾年下來,通過經濟上的擴張以及今年烏克蘭國家杜馬選舉獲得了足夠的政治資本,羅夫諾幫當下即使不算根深蒂固,也絕對不是隨便什么人能夠輕易撼動。

  接下來,就是持續深耕。

  今天畢業的這一批本就是羅夫諾幫各級企業骨干的進修班學員,正是羅夫諾幫接下來擴張的主要力量,因此才會有羅夫諾幫一干核心基本到齊的盛況。

  耐心地和很多都算相熟的進修班學員一一招呼,轉完一圈,喝了不少酒的科爾科什科已經是紅光滿面。

  去了趟衛生間,用冷水洗了個臉清醒一番,科爾科什科重新回到大廳,看到湊在一起的州長沃德米爾卡幾人朝自己招手,便走了過去。

  又是寒暄了幾句,話題很自然轉向科爾科什科的中國之行。

  過往兩個星期,科爾科什科帶領團隊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其他還去了北京、蘇州和深圳等幾座城市。具體日程在外人看來非常枯燥,基本是三樣:政府交流、企業參觀和商務座談。

  如果是其他政府團隊,很容易把這種出訪變為公費旅行。科爾科什科一行當然不是如此,而是真正跑去取經。

  說起來,這種訪問交流,其他情況下,往往會帶有招商引資或洽談合作的性質。

  過往幾年,維斯特洛體系的牽線搭橋下,羅夫諾幫與中國方面確實也達成了不少合作,比如從里夫尼發起并向烏克蘭很多主要城市擴散的中國連鎖餐廳,比如中國一個名叫步步高的品牌在里夫尼建造的VCD和DVD工廠,比如羅夫諾出產的琥珀對中國的大量出口,比如里夫尼這邊的服裝工廠與中國一些企業達成的面料進口合作等等。

  甚至這邊一些工廠還專門從中國雇傭了不少高層管理人員,生產營銷等各方面都有涉及。沒辦法,還帶著濃重蘇聯氣息的東歐地區實在缺少相關人才,而中國改革開放已經20年,對此倒是有不少積累。

  這其實也是羅夫諾幫核心如此重視這次的高管進修班的原因。

  無論如何,終究還是自己人用起來更順手。

  再說科爾科什科剛剛結束的中國之行,這次卻不一樣,沒有招商合作之類的安排。

  因為里夫尼暫時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留給外來企業。

  人不缺。

  但,諸如電力、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資源,都只能勉強支撐羅夫諾地區現有格局的發展。

  當然優先供給自身。

  羅夫諾幫為此還主動推掉了不少在外人看來非常優質的項目。

  就在10月份,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就派了考察團來里夫尼,希望能在這邊建造汽車工廠,為此基輔當局親自給予了關注。

  末了這邊還是只能婉拒。

  首先是汽車這種重工產業與里夫尼輕工業為主的發展思路不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太耗資源。

  如果真在里夫尼建造一座汽車工廠,別說對基礎設施資源的大量消耗,甚至連這邊的人才資源,都會被大眾的汽車工廠掐尖。

  這不是羅夫諾幫愿意看到的。

  事情還沒結束。

  里夫尼這邊婉拒之后,基輔當局卻是非常熱切地開出了挽留條件,無論是基輔,還是東部的頓涅茨克工業重鎮,亦或南部靠海交通便利的敖德薩,大眾可以任選,顯然基輔當局也明白一座汽車工廠帶動周邊產業鏈之后可以形成的龐大經濟效益。

  結果是大眾全都沒看上。

  要說起來,烏克蘭東南部,其實還是有一定汽車產業基礎的,反而是羅夫諾州這邊,幾乎是一窮二白,正常情況下,大眾選擇在里夫尼建造汽車工廠,而不是其他工業繁華區,實在有違常理。

  大眾當然不傻。

  東歐地區,現在可以說是什么都便宜,按照資本天然尋求低成本的道理,這些年本應該隨著大量資本流入快速發展起來。

  為何沒能如此?

  關鍵還是一點,營商環境。

  政治動蕩、治安崩壞、基礎設施破敗等等,任何一項,都會抑制資本的流入,而現在的東歐,這些基本占全。

  還玩個毛線。

  哪怕有國家當局的直接支持,小鬼難纏這種道理,全世界都一樣。

  因此,大眾汽車希望在里夫尼建廠,唯一看好的就是里夫尼在維斯特洛體系控制下絕佳的營商環境。

  良好的外在環境打底,哪怕本地區沒有汽車行業基礎,擁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也能從工業基礎并不算弱的烏克蘭其他區域把需要的人才和配件體系搭建起來。

  關鍵就是能好好做生意。

  可惜里夫尼沒那么多資源給大眾,其他地區,10億美元級別的項目投資,前景無法保障的情況下,大眾也真不敢去。對于家大業大的大眾集團而言,10億美元打了水漂還在其次,不會傷筋動骨,關鍵是生產計劃如果被打亂,損失可就不是10億美元能計算的了。

  酒會持續到下午兩點。

  工作安排緣故,抽時間過來捧場的一干羅夫諾幫核心基本都提前離開,掌握著羅夫諾幫最核心奧爾德克公司的謝爾蓋·科莫羅夫就是如此。

  時間才剛過下午一點鐘,科莫羅夫就離開了酒會,趕往市中心的里夫尼火車站。

  對于里夫尼的鐵路系統,羅夫諾幫當下最不滿意的一點,就是鐵路干線恰好從城市中心穿過。

  火車站也建在市中心。

  隨著整個城市的快速發展,最初只為20萬人口小城建造的火車站明顯不夠用,但因為處在擁擠的市中心,擴建起來非常麻煩,而且周邊貨物向車站的運輸也非常不方便。

  這算歷史遺留問題。

  好在位于城市北部的全新火車站已經完成規劃,明年解凍后就將正式動工。

  當下只能湊活一下。

  謝爾蓋·科莫羅夫這個下午親自趕來里夫尼火車站,是為了親眼看著奧爾德克公司最新的一批生意順利成行。

  抵達火車站,剛剛與這邊正在忙碌指揮工人裝貨的負責人接頭,科莫羅夫就看到一個穿粉色風衣挽著發髻的漂亮女人走過來,卻是尤利婭·季莫申科。

  再看一眼鐵路鋼軌上嶄新的貨運車廂,科莫羅夫頓時明白這個女人為何會出現。

  眼看對方走近,科莫羅夫露出笑臉主動迎上去,心中難免感慨。

  拉扎連科被庫奇馬拿下后,很多人本以為這位曾經的天然氣公主會迅速沉寂,畢竟沒有了烏克蘭國內的天然氣分銷權,季莫申科的所謂商業帝國,也就失去了最主要的一部分收入來源,至于其他生意,根本還沒有進入正軌。

  沒想到,這女人很快又東山再起。

  外界傳聞季莫申科與另外一個掌握了烏克蘭錢袋子的中央銀行行長維克多·尤先科結成了聯盟,并與庫奇馬一系達成了和解,因此才得以復起。實際卻是,作為羅夫諾幫的核心之一,科莫羅夫知曉,這女人其實是搭上了自家大老板,才得以再次站穩腳跟。

  西蒙希望把季莫申科培養成自己的一枚暗子,但并不是死棋,因此對羅夫諾幫的幾位核心進行了通報。

  當然,公開層面,哪怕其他一些直覺敏銳的人大致猜到,也不會得到西蒙的確認。

  至于季莫申科與羅夫諾幫走得越來越親近,現在的烏克蘭,無論是基輔一系,還是東烏的頓涅茨克幫,都與羅夫諾幫非常親近,一方面是羅夫諾幫幕后維斯特洛體系這一龐然大物,另一方面,也是羅夫諾幫不僅不和大家爭搶前蘇聯遺留的資產,還能通過合作分享各種豐厚利潤,這樣的勢力,誰不愿意交好?

  季莫申科在其中也就不算顯眼。

  雙方走近,一番熱絡地握手招呼之后,科莫羅夫看著軌道上的嶄新車皮,笑著道:“尤利婭,你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隨著里夫尼的迅速發展,運輸能力限制也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短板。

  從蘇聯解體后一直沒能更新的鐵路系統還算其次,這兩年,最讓里夫尼困擾的就是作為貨運主力的火車車皮的嚴重短缺,無論是輸入原材料,還是向外輸出產品,都需要大量車皮,以至于羅夫諾幫內部為了爭搶車皮都會出現爭端。

  顯然是看到了這一商機,季莫申科今年在敖德薩收購了一家機車工廠,專門生產火車車皮,目前每周能穩定地為里夫尼供應50節嶄新車廂,恰好相當于一列貨運火車的數量。

  當然了,這份生意也不止季莫申科在做。

  哪怕是總統的女婿維克多·平丘克都插了一手,不過平丘克那邊主要生產火車機輪和鐵軌等設備,車廂只是其次。里夫尼北部規劃中的新火車站,設備供應就被平丘克拿下。

  因此,科莫羅夫說季莫申科幫大忙,當然只是恭維。

  畢竟是大老板的女人,而且還這么能干,夸一下總是沒錯。

  尤利婭·季莫申科也沒有任何得意忘形,同樣客氣一句,就看向正在忙碌裝貨的工人,問道:“我聽說你們這次開辟了一份全新生意?”

  科莫羅夫也不隱瞞,點頭道:“是啊,與德國平價超市連鎖阿爾迪的合作,其實從去年就已經開始,最初只是供應簡單的面粉、砂糖和食用油,這次增加了四個全新品類,糖果、咖啡、香腸和伏特加,呵,都是我們自己的品牌,試水銷售不錯,又進行了一些營銷,這次是第一次大規模配送。”

  普通人聽到這些或許不覺得什么,都是日常,季莫申科卻是羨慕。

  作為前蘇聯的‘面包籃子’,烏克蘭曾經供應了整個蘇聯20的面粉,40的食用油和高達80的砂糖,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農業生產也一度陷入崩潰,這幾年其實也只恢復到解體前各方面產量的一半左右。

  但依舊足夠在自用基礎上出口創匯。

  再說羅夫諾這邊,季莫申科大致知曉,此前只是基礎的面粉、砂糖和食用油等生意,里夫尼平均每天輸出都是一列火車的體量,大概40到60車皮,三種基礎食品過往一年輸出量達到百萬噸之巨,預計全年收入超過6億美元。

  即使三種基礎食品的利潤率很低,平均下來凈利率只有5左右,預計也能給羅夫諾幫帶來3000萬美元的凈收益。

  3000萬美元,對于站在這一切幕后的那個小男人而言,或許不算什么,但在烏克蘭,卻是一筆讓很多人都眼紅的生意。

  現在,顯然更進一步。

  深加工的糖果、香腸和伏特加等產品,利潤率可就不只是5了。

  再說咖啡,烏克蘭不生產咖啡豆,季莫申科知道這些是從非洲進口,在里夫尼加工后輸往西歐,不同于本地自產自銷的面粉等產品,利潤同樣會很高。

  以小見大,這種更進一步,無疑也意味著羅夫諾幫的實力在快速增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