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43章 美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羅馬尼亞雄鷹

  希臘戰敗的消息,對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影響,而對其他國家同樣如此,只不過影響最為巨大的就是英法兩國。

  擔任首相不到一個月的丘吉爾步伐匆匆的登上了汽車,一臉的疲態的他腦海中還浮現著,自己在巴黎與法國總理達拉第交談。

  “怎么了,首相閣下,與法國的商談順利么?”

  同車迎接他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開口問了起來。

  丘吉爾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睛,開口回答道。“不太順利,法國人不答應將敘利亞地區并入我國中東指揮系統,他們認為自己的部隊足以固守沿岸。只不過在對利比亞問題上,他們答應協同我國的步伐。”

  說到這里,丘吉爾忍不住抱怨道。“這有什么用,我們中東的部隊需要優先保住埃及,而不是進攻利比亞,雖然那里的石油對軸心國至關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夠不上有什么辦法。”

  說到這里,丘吉爾想到空軍大臣辛克萊正在準備了一項計劃,略過了這里。“現在我國處處需要兵力,但哪里都短缺,要是這場該死的戰爭能夠晚三年爆發就好了。”

  丘吉爾說到這里,突然想到什么向哈利法克斯問道。“對了,我國的請求,美國方面是怎么答復的。”

  “還沒有,目前羅斯福總統對于租借提議根本無法做到批復,因為反對聲音太多了,其國會不批復。”

  哈利法克斯的話,并沒有丘吉爾感受到打擊,只見他繼續說到。“那就繼續談,我們絕對不能讓美國置身事外,他們應該早點下場。這可不是上一次大戰了。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準備。”

  沒錯在二戰爆發后他就有將美國拉入場的打算,只不過當時他擔任海軍大臣,對外交事務沒有指手畫腳的權利。等到他上臺之后,對爭取美國援助更加心切。因為多出一個羅馬尼亞,讓英法壓力更大,他們也迫切需要一個有分量的盟友。

  而蘇德羅三國瓜分波蘭的事實也告知他們,蘇聯已經不可能成為盟友對軸心宣戰,那么就只有一個選擇美國。

  而此時美國對外的態度也在發生著改變,其外交政策也從孤立逐漸正在向干預態度轉變。只不過丘吉爾嫌美國政策轉變太慢,為此他打算加快美國的外交政策的轉變。

  其實在之前的張伯倫,就已經在這樣做的。在6月的時候,英國國王喬治夫婦就訪問了美國,受到美國人民的熱烈歡迎。

  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樣也在推動,外交政策的轉變,因為他早已預見到歐洲局勢出現的變化。

  在1935年1937年,連續出臺了3個中立法。其中第一個中立法案主要內容規定,對所有交國實施武器、彈藥、軍需物資的禁運,有效期6個月。該法案也表明美國對外政策是嚴守中立,執行的是孤立政策。

  而羅斯福對此并不滿意,隨后他繼續要求更大的總統處置權利。經過一個月的討論,第二次出臺中立法案出臺了。除了以上條款之外,增加了禁止給予貸款的條款,同時也駁回了總統對武器貿易的自由處置權。

  而羅斯福并不放棄,他后來又一次提出要求,而這一次則又是被駁回了,維持之前的條款。只不過增加了一個現款自運的條款。

  這主要是美國當時主要貿易對手歐洲各大國,對于他們武裝備戰,美國當時主流的想法還是大發戰爭財。

  這自然讓羅斯福非常不滿意,于是他先發表了防疫演說,不指名的譴責某些國家的侵略行徑。同時警告,不要幻想美國能置身事外。

  而后來隨著捷克被德國吞并,羅斯福更是在國會中說到。“現行的中立法,可能有助于入侵國對受害國的。”

  而隨著德國對波蘭的宣戰,在研究兩方實力后,美國態度開始發生改變。尤其是羅馬尼亞空襲了亞歷山大港后,美國態度更是松動,而羅斯福更是趁此機會,推動了中立法的修改,其最大改變,就是取消了武器禁運,改成現金購貨,運輸自理。

  其實羅斯福在之前就插手過軍售的事情。在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法也開始進行了戰爭的前期預備工作。法國政府曾經在1939年初向美國請求訂購600架飛機,并請求加急訂單,羅斯福總統親自批準訂單,并放低貸款價格,于是法國又下了第二筆大訂單。

  同時,羅斯福向軍方首腦施壓,要求他們向英國提供作戰必需的戰略物資,以便英國能夠對抗德羅聯盟。他下令陸、海軍部“翻箱倒柜地清查”,把所有可用的武器裝備全都被移交給私營公司,然后通過它們轉賣給英國。

  只不過這樣的援助,并不能讓丘吉爾滿意,現在英國最缺的大型軍艦。因為地中海艦隊的損失,讓船只的繞行距離增加了近70,降低了英國與亞洲的運輸效率。

  而目前英法軍艦不夠用的情況,讓丘吉爾特別想從美國租借來軍艦。為此他提出以島嶼換軍艦的提議。打算以巴哈馬、牙買加等6個島加上3億美元的有價債券與貴重金屬,換取美國的4艘戰列艦與2艘航母。

  面對丘吉爾這個提議,羅斯福驚呆了。雖然從各方面來看,美國都是血賺,但是對于出售自己的軍艦尤其是自己使用的大型戰艦給英國,他一點也不看好。

  雖然他非常想推動這件事的成功,幫助英國彌補地中海軍艦的損失。但是理智卻告訴他,這件事想要成功的幾率非常低。因為這對目前的美國來說,刺激太大根本受不了,因為美國民眾連心里準備都一點沒有。

  果然,英國的提議被交到國會后,立刻引來軒然大波,面對英國的提議,被這些議員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雖然這次被拒絕了,但是丘吉爾不會放棄,接下來他還會想其他辦法將美國拖下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