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53章 交火(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羅馬尼亞雄鷹

  持續的炮擊還有空襲總有過去的時候,在共和軍度日如年的期盼中,炮擊和空襲終于結束了。

  不過共和軍的士兵來不及喘口氣,就在軍官的指揮下涌入陣地。

  “動作快點,叛軍要攻上來了。”

  “機槍架設在這里,聽我命令才能開火。”

  在陣地共和軍忙著應對接下來國民軍進攻的時候,在他們前方由38輛R10坦克組成的裝甲集群早已做好了戰斗裝備,而多爾克所在的連隊位于隊伍的左側。

  “進攻。”

  隨著坐在自己坦克營長用電臺發處進攻的命令后,早已發動的坦克開始黑壓壓的向守軍陣地進發。在他們身后是國民軍兩個團,他們將跟隨坦克的腳步,對敵人陣地發起攻擊。

  所以等待敵人進攻的共和軍官兵沒能等來敵人步兵,反而是率先看到坦克的身影。

  “敵人坦克。”

  陣地上士兵看到出現的坦克身影后,立刻驚慌失措的大呼小叫起來。沒辦法共和軍大部分士兵之前都是工人農民,在內戰爆發后才被動員入伍,很多訓練都只能在戰場上學習。而面對同坦克的作戰還是第一次,說不緊張不可能。

  與士兵的驚慌的表情不同,軍官立刻呵斥起來。“慌什么,準備反坦克槍和反坦克炮。另外讓人準備炸藥包。”

  雖然很多軍官也沒有經歷過與坦克的作戰,但是他們多少還能只能應對的辦法。

  而隨著軍官的命令,共和軍士兵拿出之前配發的M1918型反坦克槍做著準備,這種由德國在一戰中后期研制的反坦克槍是世界第一款反坦克槍,其13.2毫米的口徑發射13.2×92毫米鋼芯彈,能在100米內射穿22毫米厚的裝甲。對付二三十年代皮薄的輕型坦克還不算過時。不過靠它們對付羅馬尼亞的R10坦克,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當然共和軍除了這款反坦克槍之外,還有其他手段。只見陣地后不遠處的掩體內,一門M1930型37毫米反坦克已經被推進了炮位。這是蘇聯對德國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仿制品,而德國這款坦克炮就是鼎鼎大名的37戰防炮。

  而負責操作反坦克炮的共和軍士兵,瞄準來犯的R10坦克后,隨著炮位指揮官一聲開火的命令。

  其發射的鎢芯穿甲彈立刻飛射出炮口,在飛過六七百米的距離后,一頭扎進了一輛R10旁邊的泥土里。

  沒中,繼續來。

  炮手將彈殼退出,重新放進一發炮彈,隨著新一輪的瞄準,又一發炮彈飛出。而這次不同于上一發,這發炮彈直接擊中了一輛R10坦克,直接將其打停在陣地前。一條顯眼的劃痕出現在這輛坦克正面,這是沒擊穿。

  不過陣地上官兵就沒有那么好的眼神了,他們只看到自己這邊擊中了敵人坦克,陣地上共和軍官兵都發出一陣歡呼聲。

  這枚炮彈好巧不巧,就擊中了多爾克所在的坦克。巨大的撞擊力讓坦克內所有人都摔了鼻青臉腫,忍著疼痛的多爾克爬了起來。

  多爾克率先開口問道。“有人受傷么?”

  “沒有。”

  “我還好。”

  “就是有些疼。”

  聽到其他車組成員的回答,讓多爾克放下了心。接著他才感到一陣后怕,然后就一陣怒火升起。

  他立刻用喉麥向其他車組問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敵人反坦克炮所在的位置。”

  “沒有。”

  “沒有看清。”

  就在多爾克感到一陣失望的時候,一個聲音的傳來,讓他有燃起了希望。

  “我剛才好像在左翼10點方向,看到了火光和白煙。應該就是10點方向那里。”

  得到位置的多爾克立刻下達著命令,“所以人都將注意力放在10點方位,只要對方再開火,一定能夠逮住他。”

  果然沒有讓多爾克多等,只見那門擊中自己的反坦克炮又一次開火了。這次直接被多爾克看清了,“原來你是在躲在這里啊。”

  看清楚位置的多爾克立刻將方位報給了其他車組。“10點方位,在那顆桉樹右邊的小樹叢,那門反坦克在那里。”

  既然知道了準確的位置,那就好辦了。只見一個連的坦克直接停車,瞄準那個小樹叢就準備開火。

  而此時正準備繼續瞄準,發射反坦克炮彈的指揮官,正好看到那近十輛坦克瞄準了自己這邊。

  感到毛骨悚然的他只來得及大喊一聲。“不好,快跑。”

  只見近十枚炮彈飛了過來,根本沒給所有人反應的時間。

  “轟轟轟”

  爆炸的彈片掃過炮位,讓所有人都倒在了血泊中,同時也將陣地的偽裝一掃而空。

  而指揮射擊的多爾克依然感到不放心,繼續命令對其再進行一輪集火。

  “轟轟轟”

  隨著新一輪的集火,一聲更大的爆發聲傳來。早已被擊毀的反坦克炮更是被炸得四分五裂,大量碎片化作致命的武器,向四周掃去。

  這是炮彈殉爆的聲音,這也代表這組反坦克炮被摧毀。

  陣地上其他反坦克炮與這門反坦克炮遭遇差不多,因為現在反坦克炮普遍都是37毫米口徑的輕型反坦克炮。這種研制與一戰后期和二十年代的反坦克炮,主要是對付當時裝甲不厚的輕型坦克。

  現在面對羅馬尼亞新研制的R10坦克,根本就顯得落后了。雖然R10在羅馬尼亞裝甲部隊中被定義為偵查和輔助功能,但是其正面45毫米小角度斜面裝甲,也不是37毫米炮能夠擊穿的。

  而在坦克解決反坦克炮的時候,陣地上的共和軍士兵也在用自己武器做著騷擾,不過對此一點作用也沒有。

  “裝備好炸藥包,反坦克槍放近了打。”

  對于這種不利的局面,陣地上的指揮官只能想出這個辦法。

  不過恐怕他們的希望要落空了,在解決掉反坦克炮后,裝甲部隊并沒有自己對陣地進行沖擊。反而在200米外對陣地上的機槍進行點名。

  這是羅馬尼亞在戰場終結而來一種方法,在不急于對敵人陣地進行突破的時候,保持距離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更能有效的幫助步兵解決戰斗。所以陣地上機槍迫擊炮等火力,只要被發現就是招致一頓直瞄的炮彈。

  當然,這種辦法,主要是針對敵人缺少威脅自己的反裝甲手段才能使用。

  所以在戰地前沒有威脅了的坦克簡直不要太放肆。

  這就讓在后觀戰的霍夫曼中將有有些看不下去,這些小伙子太過于肆無忌憚了。

  不過雖然裝甲兵表現的有些肆無忌憚,但是戰斗力顯露無疑。要不是共和軍不顧及傷亡死頂,加上國民軍后續增援沒有跟上,說不好陣地在第一次攻擊中就要易手。

  不過羅馬尼亞第一次地面戰斗的表現,不僅讓國民軍感到吃驚,同樣也讓德意兩國顧問團敢到吃驚。

  戰后兩方都給國內發了一份電報,介紹了羅馬尼亞軍隊的戰場表現。不過意大利主要關注點在裝備上,而德國關注點在對坦克的戰術使用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