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4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羅馬尼亞雄鷹

  德國在18日下午就得到費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

  當時德皇威廉二世在基爾駕駛他的豪華游艇參加帆船比賽,海軍上將穆勒駕駛摩托艇,用香煙盒將裝有費迪南大公遇刺的電報扔到了威廉二世游艇上。威廉二世打開香煙盒查看里面的電報,在讀完后他臉色變得蒼白,隨后德皇下令游艇轉向返回岸邊。

  讓德皇情緒失落的原因是,因為費迪南是他為數不多的朋友(在一次和費迪南大公的皇家聚會上,德皇為了規避奧地利的法令,他讓餐桌只能坐下4人,這樣就只能讓德皇夫婦和費迪南大公夫婦坐到一起,改變的索菲只能坐在最后的尷尬。),而且還是現在德國最重要盟友奧匈帝國的繼承人。威廉二世同現在奧匈皇帝弗朗茨·約瑟夫關系并不融洽,哪怕現在奧匈有求于德國也并不能改變這一現象。費迪南大公則不一樣,他和威廉二世在歐洲政治和外交上都有共識。

如果費迪南大公能夠繼位,那么奧匈和德國的聯系將更為緊密。現在歐洲分為兩大陣營的情況下,威廉二世是非常愿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可是薩拉熱窩一聲槍響讓德皇的美夢泡湯了  威廉二世在第二天趕回柏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信賴的重臣一個都不在。首相霍爾威格在他的霍亨芬諾鄉下別墅度假。總參謀長小毛奇將軍正在卡爾斯巴德進行治病療養。海軍大臣提爾皮茨上將在黑森林地區度暑假。外交大臣賈高正在度蜜月。這就等于德皇身邊沒有了顧問,于是他只能一個應對這次巴爾干的變故。

  這時候德國駐奧匈大使契爾什基發來希望德國能夠同意他采取謹慎行動的電報,這讓威廉二世勃然大怒,。“誰授權他這樣做的。”德皇本來就因為朋友的死依然心神不寧,又看到這樣的報告。他在報告空白處潦草的寫下一行批注。“這絕對是愚蠢的!他無權對奧地利的事說三道四。如果未來出事,他們會說:這都是德國的錯!請契爾什基停止做蠢事。”

  德皇這般的反應,也是奧匈外交大臣貝爾托爾德所希望看到的。德皇因為這次刺殺,對塞爾維亞由之前的漠不關心轉變為痛恨。

  7月4日貝爾托爾德派遣了自己副手奧約斯伯爵,向德皇說明奧匈的這次刺殺的應對。在這份給德皇的外交照會中,貝爾托爾德瞞著匈牙利首相提薩修改了部分內容,其中改動最大的是要消除塞爾維亞在巴爾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這意味著戰爭。

  等到蒂薩知道后要求查看外交照會原件。在看到大幅被修改后的外交照會,他打電話剔除這段被修改的內容。可惜已經太遲了,奧約斯已經拿著貝爾托爾德修改過的外交照會到了柏林,而且拿著這份外交照會已經來到德皇的宮殿。

  在7月5日與德皇威廉二世共進午餐時,奧約斯和奧匈駐德國大使斯左格京尼將這份外交照會拿給了德皇,并告知了他這是奧匈帝國的態度。不過讓兩人失望的是,威廉二世不同意這份外交照會中的攻擊性。顯然德皇已經從喪失朋友的悲痛中恢復過來。

  他平靜的告訴兩人,希望奧匈采取一些重要的步驟對于塞爾維亞。但是這份外交照會中,德皇覺得有可能引起歐洲大戰。威廉二世的表態沒有讓兩人灰心,他們知道這位皇帝的性格,于是繼續交談起德皇應該給奧地利的建議。這時候威廉二世魯莽的一面出現了。

  “我們針對塞爾維亞的行動不能拖延。俄國的態度肯定充滿了敵意,但我們準備應對這種局面已經有幾年了。如果奧匈與俄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我們就要站在忠實的盟友一邊。俄國目前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動武之前肯定會三思而行。”

  這都是從威廉二世口中給出的建議,斯左格京尼將德皇這些言論記錄下來發回了維也納。德皇的談話給了奧匈帝國希望。

  而這時候威廉二世在王宮內召集了留在柏林的軍事顧問,詢問了他們的意見。

  軍事顧問們根據奧匈發來的外交照會,都認為這是奧匈要對塞爾維亞開戰的征兆,他們都同意一點,奧匈越早同塞爾維亞開戰越有利。而且基本同意俄國盡管是塞爾維亞的盟友,但不會參戰,所以德國也不必進行軍事動員,德皇可以繼續休假(這很重要)。

  在第二天,德皇和首相霍爾威格召見了奧約斯和斯左格京尼兩人。當時霍爾威格首相因為妻子的過世情緒很悲傷,加上一路旅行而十分疲憊,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局勢有多嚴重。

  在與奧匈特使的會面中,霍爾威格認為;現在的時機比較好,在玩可能好時機就沒有了。至此德皇和首相給奧匈帝國先后提供了一張空白支票,他們給空白支票的時候并不知道匈牙利首相蒂薩堅決反對這個方案。

  威廉二世在當天離開了柏林,登上去波羅的海的旅行。在這之前他召集陸海軍高層,告知他們奧匈要同塞爾維亞開戰的消息,而俄法兩國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晚上霍爾威格首相也返回霍亨芬諾。

  在他們看來,奧匈趁其他大國還沒有注意的時候出手教訓塞爾維亞,應該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任務,他們不需要多擔心。實質上因為蒂薩的反對,這場戰爭會拖到很晚。

  在得到德國支持前,對刺客的審訊有了第一份證據。核實了塞爾維亞軍官坦科斯維奇少校在貝爾格萊德。對三名刺客(普林希普、查布里諾維奇、格拉貝日)進行了培訓。有了這份證據,蒂薩就很難在阻止對塞爾維亞的開戰了。

  在7月7日下午,根據蒂薩的請求,召開了一次緊急內閣會議。在會議上,連夜返回的奧約斯講述了與德國首相的談話內容。關于突襲貝爾格萊德和瓜分塞爾維亞領土內容,讓蒂薩聽了之后感到了驚恐。

  他警告的講到,如果奧匈政府在沒有足夠外交努力的情況下直接動武,除了保加利亞,整個巴爾干都會對奧匈充滿敵意。及時保加利亞有意,但是在第二次巴爾干戰爭損失摻重的保加利亞,也不會在戰場上給予多少幫助。這樣的話,奧匈在戰爭很有可能三面受敵。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蒂薩提議對塞爾維亞開戰前采取謹慎的外交步驟。首先要對塞爾維亞提出不能答應的要求,如果拒絕,那就最后通牒做出武力威脅。如果塞爾維亞接受,那么就可以在巴爾干獲得一次外交勝利。如果拒絕,那么可以使用戰爭手段。不過蒂薩講到奧匈的目標,只能是削弱塞爾維亞,獲得一些領土,絕對不能去瓜分塞爾維亞。

  面對蒂薩的要求,外交大臣貝爾托爾德給予了不同意見,不過依然不能讓蒂薩所屈服。蒂薩隨后以匈牙利首相的身份宣稱,他本人堅決反對奧匈占領塞爾維亞任何領土,最好讓較小的巴爾干國家獲益。

  面對提薩的反對,康拉德做準備突襲的希望破滅了,只能先從外交上入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