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名稱:千里大移民!
時間:大明萬歷四十七年,夏-六月十九日!
地點,河間府城東門外!
人物:災民三百人,官兵六人!
移民路線:從河間府出發,先向南途經真定、順德、廣平、大名……出北直隸,再轉而向西,橫貫河南省全境,最后渡過黃河,進入陜西省境內,全程大約一千八百多里!
移民方式:集體步行!
物資:出發之時,官府提供牛車兩輛,雜糧十五石(大約3000斤),其余口糧,由沿途府、縣提供,每十天領取一次!
任務難度:超級,失敗率超過八成以上!
失敗后果:中途餓死、累死、病死,或者隊伍解散,各尋生路!
薛羽用打游戲的方式,詳細分析了這次移民行動,不禁為之頻頻搖頭,認為改個名稱更合適:‘死亡之路,或者絕地求生!’
知道大明朝的官府腐敗,沒想腐敗到這個地步,沒有交通工具、沒有充足的糧食,也沒有周密的行程安排,就匆忙舉行大移民了,這跟讓災民們送死有何區別呢?
可到了這一步,想不走也不行了,好在自己前世是游戲高手,最擅長打通關游戲了,這次也一定會成功的,實在不行的話,那就開外掛吧!
“當!--當!”
“啟程了,全都啟程了,趁著涼快好趕路,大家伙都跟緊了隊伍,等到了西安府,羊肉泡饃管夠吃,還有三尺長的褲帶面呢!
不過丑話說在前面了,從河間府到西安府路程有點遠,恐怕要走兩三個月,誰要是敢半路逃跑,或者拖拖拉拉的耽誤了行程,休怪本官的寶刀不認人,上司有嚴令:移民途中,私自逃跑者-斬,按期不到者-罰,兵、民概莫例外!”
清晨時分,隨著一陣清脆的銅鑼響,移民隊伍啟程出發了,災民們有的推著獨輪小車,有的挑著竹扁擔,還有的背著包袱,一步三回頭,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河間府,薛羽等人也在其中!
領隊的是一名小旗官,出身于河間府衛所,三十出頭的年紀,身材魁梧,滿臉虬髯,嗓門還特別洪亮,就像三國里的猛將-張翼德,名字也很像,他叫做張翼威!
張小旗穿一件半舊的青布甲,腰佩一柄樣式奇怪的刀,刀身竟是筆直的,外面纏著黑色布條,只露出一截銅制刀柄,已經變成了暗紅色,顯然有些年頭了,估計是祖傳之物!
另外嗎,他還是隊伍里唯一有坐騎的人,騎著一匹高大的青色--騾子!
沒錯,就是騾子,薛羽雖不會種田,可騾子、馬還是能區分的,前者個頭大,力氣足、好喂養,可是奔跑速度慢,靈活性不夠,只能拉車干粗活,無法像戰馬一樣沖鋒陷陣!
小旗,好歹也是有品級的武官(從七品),竟然連一套像樣的盔甲、一匹像樣的坐騎都沒有,可見大明朝的軍隊頹廢到了什么地步!
地方縣丞,同樣的從七品,那個不是綾羅綢緞、錦衣玉食,出門乘坐四人抬的轎子,還有衙役們給舉著回避牌,鳴鑼開道呢,那真不是一般的威風!
重文輕武,軍備松弛,尚武精神所剩無幾,難怪堂堂的大明王朝,打不過小小的女真部落了!
另外嗎,按照明軍編制,一名小旗官下面,應該管轄十名士兵,可是張小旗手下只有五個人,這說明衛所軍不但地位低、待遇差,缺編也非常嚴重!
再看這些士兵們,穿著破破爛爛的鴛鴦戰襖,有的挎著生銹的腰刀,有的拄著沒頭的長槍,面有菜色,有氣無力,走路都搖搖晃晃的,看情況比災民們也強不了多少。
而明軍將士如此頹廢,跟軍隊制度是分不開的,話說大明朝建立之后,百廢待興,國庫空虛,為了讓國家快速強大起來,朱元璋吸取隋唐時期的府兵制經驗,創立了一種衛所制!
既在全國各處戰略要地,設置了329個衛、以及65個守御千戶所,共計兵員120萬左右,稱之為衛軍!
衛軍實行屯田制度,按照規定,邊地軍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丁授田一份(五十畝),由官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并按份征收糧草,充實國庫!
這種一手拿鋤頭,一手握槍桿的辦法,讓大明王朝迅速凝聚起了強大國力,并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以至于朱元璋得意的說:‘朕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可是明中期以來,由于大批屯田被豪強、將校侵占,軍卒們生活無著,而被迫大批逃亡,加之長期務農、缺乏訓練、器械老舊等原因,衛軍戰斗力一落千丈!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京城三大營全軍覆沒,為了保衛京師,朝廷派官員四出募兵以應急,大規模推行募兵制,募兵逐漸成為了大明軍隊主力!
但是衛軍沒有消失,依舊擔負著一部分軍事任務,比如駐守城池、押運糧草、遷移災民之類的,只是生活水平越來越差,逃亡者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落草為寇者,日后推翻大明王朝的農民軍中,就有很多衛軍出身者!
“停止前進,原地休息,趕快埋鍋造飯,大家吃飽了再繼續趕路!”
“先去弄點水吧,今天的太陽太毒了,都快把人曬死了!”
“又累又餓又渴啊!”
移民隊伍中以老弱婦孺居多,又推著車、挑著擔,加之身體虛弱,因此行進速度非常慢,半天才走出去二十多里路,一個個累的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中午時分,隊伍來到了一片榆樹林旁,張小旗下令休息,人們紛紛沖進了樹林中乘涼,又到附近的小河中汲水,在樹林中撿拾干柴,準備埋鍋造飯!
災民們都帶有炊具,口糧則需要發放了,張小旗還算有責任心,讓大家都排好了隊,親自發放糧食,具體數量是:成年男女,一天一人一斤口糧,老人和孩子減半!
沒辦法,官府給的糧食有限,路程又那么遠,不省著點吃,是堅持不到下一個領糧點的!
“老大,那幫當官的也太黑心了,就發這么一點點口糧,那里夠咱們吃的,再看看這里面,摻了多少東西啊!”
“認真挑揀一下,給大家熬粥喝吧,這點肯定不夠,帶人挖些野菜來,再把咱們的糧食拿一些出來!”
“老大,那可是咱們的保命糧啊,現在就吃了,以后怎么辦?”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現在先讓弟兄們吃飽了!”
“是!”
薛羽等人也領到了雜糧,說是雜糧一點都不假,里面一半是陳年的高粱、豆子、糜子、黍子,還有一半是麥麩、木屑、草渣、沙子……老鼠屎,五花八門,都夠開一場展覽會的了。
可就是這種連牲口都不愿吃的雜糧,每個孩子也只有半斤份量,別說支撐一天了,連吃一頓都不夠,走路可是很消耗體力的!
無奈之下,只好拿出一部分隨身攜帶的糧食應急了,同時孩子們四散開來,尋找可以入口的東西,以補充口糧之不足!
初夏季節,榆樹的樹枝上會生出一簇簇的種子,顏色淺綠,指甲大小,外形又圓又薄的就像是銅錢,故而又名‘榆錢!’
榆錢性平,味甘,是農家常吃的一種野味,可以涼拌、煮粥、做湯、做窩窩頭等等,榆錢還是一味中藥,有健脾益胃,清熱安神的作用!
以前在山中之時,小伙伴們就經常用榆錢充饑、熬過艱苦的日子,而小石頭就是采集之時,不小心從榆樹上掉下來的,這才讓薛羽死而復生了。
可是放眼望去,偌大的榆樹林子里,卻見不到一簇榆錢,別說榆錢了,就連榆樹葉子也所剩無幾,地上到處是被折斷的樹枝,全都擼的干干凈凈!
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前面的移民隊伍,把這里給掃蕩過了,而且不止一遍呢!
沒辦法,薛羽和小伙伴們,以及其他災民只能爬上樹,在枝椏間認真的尋找呢,運氣好的能找到一點殘余,運氣不好的只能摘榆樹葉子,或者挖一些野菜了充饑了!
經過這遍大掃蕩之后,后面的移民隊伍們,恐怕連榆樹葉子、野菜都弄不到,只能是扒榆樹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