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從羅斯福之后最有權力的總統,本杰明其實特別不愿意將國家的未來放在別人身上!
這和個人品德其實沒多大關系,而是身為一個權利擁有者的本能!
他不能允許,也不愿意,有人站在他的頭上!
要知道,太上皇和皇上是特么親父子,都不能尿到一個壺里,更何況其他人!
權力的核心本質是什么?是獨享,或者說是排他性。任何一個掌握權力的人或者家族,其使用權力或運作權力的目的,都是為了最終對自我權力的維護,讓權力不會旁落他人。權力的核心,就是獨自占有。權力如同人性一樣,是極度自私和貪婪的。人一旦擁有了,就不愿意放下。哪怕已經變得昏聵無能,他也會死抓權力不放,就算是為此要付出沉重代價,他也會不管不顧,他要的就是權力抓在手上。當然,這世界上會有極少數的人不戀棧權位,到了特定的時間點或者遵守約定,放下權力。這種人值得欽佩,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樣開闊的胸襟,能夠放下權力的誘惑,回歸到普通或遠離聚光燈的生活。權力能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擁有權力,就擁有決定他人命運的力量。權力可以是對他人的控制,也可以形成對他人的限制,而擁有權力的本身,可以得到比他人更多的機會和資源的利用。簡單而言,擁有權力者,往往是貴,即比普通的更高尚,是傲視他人的存在。不管是部落時期的首領,還是國家形態下的領導者,權力的掌握者總是獨特的存在,是資源的分配者和規則、秩序的執行者。社會總是有各色各樣的人群,不管是制度還是資源,都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這便給予了權力執行者的偏向性。某些資源可以給這個,也可以給那個,可以先給一部分,可以全部給,決定權在權力者手里。人的偏向性總是傾斜于自己喜歡的人或對自己有利的人,人一旦掌握了權力,這個資源的調配就成了維護他和他相關的人利益的保障。于是,權力的掌握者會把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讓自己終生受益。
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讓權力成為自己的私人工具,即自己永久掌握權力,或者讓權力通過傳承下去,即私相授受。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人掌握權力后,不想放下的根本原因。權力的目標是為了滿足私欲,這也是人本性的所在。人性的自私,便是利益。利益讓人變得與眾不同,也因此驅使人為了自己而去破壞規則或傷害他人,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侵占他人的利益。想要維護權力下的利益不受影響,最簡單直接和粗暴的方法,便是讓權力成為私有,使得別人沒有染指權力的機會。這便形成了權力的排他性,即唯我獨尊的權力模式。一家之言,權力自然是為所欲為了。因此,自私有社會形式形成后,權力便形成了以家族為核心的傳承模式。一個人得到了權力,后續的權力掌握者就是他的后人或血緣關系的人。在他腐朽不堪時,其他人便以同樣的方式奪權并傳承給后代。即便到了文明社會,權力的擁有者同樣不想權力外泄,于是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個聯盟,讓權力在彼此間相互傳遞來維持共同的利益。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便選擇認為可以維護他的利益的人。因此,可以看到即便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每個人也都會組建自己的團隊,在需要將權力進行細分的時候,便會把自己團隊里的人拉出來,讓他們獨當一面,堅守一方陣地,為自己的利益保駕護航。
所以,某地戶籍或某地工作的人便會脫穎而出,成為聚光燈下的不凡之人。這主要原因便是,這些人跟對了人,那個權力掌握者把他們當成自己人,相信他們會按照自己的心意完成任務,使得權力穩固如山。因為一旦權力移交或旁落到別人那里,那原本的權力和利益關系就會發生變化,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這是所有權力掌握者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們拒絕非自己人執掌權力,讓權力唯我獨有。權力的服務對象,最終都是利益,只是這個利益往往是權力掌握者。正是因為權力和利益之間的關系存在,使得權力掌握不愿意讓權力旁落他人,進而無限放大人性的自私,讓權力排他、私有、唯我獨享。
凱的聲望越高,本杰明就越是不想讓凱過多的接觸華盛頓。
沒辦法,本杰明給另外一個黨派的壓力太大了。
美國兩黨說實話,其實區別不算太大,他們本身的意識形態沒有根本區別。談美國政治,自然繞不過去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兩黨的政治主張存在差異,但細究之下,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一、在出身方面,一般認為共和黨人主要是大資本家,民主黨人則主要是政治精英,但是看一看特朗普提名的新任政府高級官員名單,其中確實不乏大資本家,但更多的則是“草根”出身的“精英”。歸根到底,兩黨都是資產階級政黨,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其社會階級歸屬本質是一樣的。
當然,種族、地域等因素確實會影響到民眾的政治選擇,使得兩黨的人員成分存在不同,利益訴求也存在差異,進而導致兩黨在經濟政策上的具體主張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說來,共和黨一般主張給富人減稅,而民主黨則傾向于給小企業主減稅,這是最常見的兩黨經濟政策上的差異,還有其他許多差異,這里不做展開。同時,在一些經濟政策上,兩黨也存在極大的相似性,如放松對金融的監管,這基本是自里根時代延續至今的、為歷任美國總統所堅持的政策,哪怕金融監管的缺失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對外貿易政策上,民主黨似乎更加傾向于自由貿易,而共和黨則更加傾向于實行保護性關稅。但是,我們需要明確,民主黨之所以會支持自由貿易或適度保護主義政策,更多是為了反對共和黨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顯示自身與共和黨的差異。一旦民主黨人自己執政,并且擁有最終決策權時,他們堅定的自由貿易立場馬上就會進行重大的調整。
三、外交方面,這一點上兩黨更是幾乎一模一樣,區別只是在說法上有點不一樣,究其本質,其實沒差別。
目前公認的兩黨的根本差別——對待非法移民和性別解放運動的態度。
不過,主張歸主張,現實則是現實,畢竟,除了那些根本上觸及本階級利益的政策外,兩黨一般這樣來決定他們的觀點:采取一種而非另一種觀點將會增加多少支持率。大選期間尤其如此,至于真正掌權后,當初的很多承諾并不能也不會真正實現。總而言之,美國兩黨在一些具體政策上的確存在差異,但兩者本質上并無不同。
兩黨真正的矛盾,其實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權力斗爭,而不是基于意識形態的爭斗。
這種權力斗爭其實還好,畢竟意識形態的斗爭那是沒什么緩和的余地,你死我活都有可能,而單純的權利斗爭,那就好說了,也就是東風壓倒西風,今天你占上風,明天我再來。
沒什么過不去的坎。
但本杰明的超高支持率,以及連坐既定事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對其他群體形成了事實上的壓制,導致他們的權力變小了。
這玩意可大可小。
如果沒機會,他們自然不會多說什么,政治強人在很多時候,的確會對反對派幸存碾壓。
但如果有機會,那就是另外一番場景了。
凱在聲望上毫無疑問是可以媲美本杰明的,只是凱一直以來對華盛頓若即若離,不太和各方政治勢力接觸不多。大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架勢。
但這樣就真的能讓本杰明放心?
要知道權力斗爭可從來都是殘酷的。
從古至今,很多時候,統治者干掉下面的人,不是對方真的要造反,而是他擁有了造反的能力!
毫無疑問,凱就是有造反能力的,所以他是不是要造反反而不重要。
也是如此,本杰明雖然看似重視凱,可實際上對凱的防備一點也不少。X小隊,復仇者小隊等等組織為什么能夠順利建立,并且美國政府還大力支持?
一方面當然是現實需要。
這沒的說。
另一方面,何嘗不是制衡呢?
讓凱不再獨一無二。
可有時候,事情就是不會隨人意,一旦真的到了緊急關頭,本杰明依然第一時間想到這位老朋友。
面對總統的質問,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沒人出頭。
沒辦法,凱的職位并不在聯邦,他甚至不在聯邦領工資,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聯邦政府并不能指揮凱。美國憲法提出了聯邦和州兩級政府分權的準則。根據這一準則,聯邦政府享有憲法“列舉的權力”,這些權力包括但不限于外交、國防、鑄幣、移民和歸化等。而州政府則擁有“保留的權力”,這些權力主要是處理本州范圍內的事務,如州內的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等。
在聯邦制下,聯邦政府與州之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它們之間在各自規定的權限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并均享有對人民的直接管轄權。這意味著,聯邦政府在其權限范圍內,如外交、國防等,對各州人民有直接管轄權。但同時,各州政府在其權限范圍內,如州內教育、交通等,也對其人民有直接管轄權。這種管轄權并不互相沖突,而是在各自的領域內并行不悖。
聯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員,不能監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為。同樣地,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聯邦事務。這種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確保了聯邦制的靈活性和穩定性。綜上所述,聯邦政府在其權限范圍內對各州人民有直接管轄權,但這種管轄權并不排斥或削弱州政府在其權限范圍內的管轄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FBI和地方警察的關系。
聯邦警察,即FBl,與各洲的洲警并非上下級關系。然而,在管轄權上,FBl的權力高于洲警。洲警僅限于管理自己所在洲內的事務,而聯邦警察則能管轄整個美國。例如,當一名犯人跨越洲界犯罪時,洲警的追捕權將終止,此時案件將移交由FBl接管。對于那些涉及連環殺人、跨洲搶劫或危害領土安全等嚴重罪行,FBl將承擔主要調查責任。在日常工作中,若洲警遇到超出其處理能力的事件,通常會尋求FBl的協助。由于FBl擁有更豐富的經驗和資源,此時洲警必須無條件地配合其工作。當然,在洲警未發出求助信號的情況下,FBl不得隨意干涉其事務。美國警察體系繁雜,包括洲警、縣警、市警、鎮警、村警、公園警察和校警等眾多警種,具體數量可能達到幾十種。這種細致的分工可能與美國廣闊的地理和多樣的社會環境有關,與我們這邊一個派出所解決所有問題的模式大相徑庭。由于警種繁多且各州法律不一,FBl在與當地警察的協作中常會遇到矛盾。目前,他們尚未形成統一的警法,這使得在處理案件時,雙方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行動。簡而言之,FBl在美國的角色類似于我們古代的欽差大臣,平時不輕易露面,但在危機時刻,他們會挺身而出,展示證件,并果斷地做出決策。
但FBI對地方警局并沒有直接管轄權!
聯邦政府也是如此,他們雖然可以利用權力進行迂回,但法理上的確沒有直接的管轄。
凱是地方警察,聯邦機構本身和凱是沒有對接的,凱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對聯邦做出任何解釋,當然權力是人來執行的,迂回的辦法有很多,可對凱沒多大用。
這導致,聯邦對凱的實際控制力相當的薄弱。
(本章完)
請: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