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90章 糾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進擊的劉備

  若是在平時,麹義一擊不中,下面的進攻也會源源不斷展開,

  可激戰一日水米未進,他也已經渾身脫力,直接重重摔在地上。

  麹義艱難地抬起頭來,惡狠狠地朝那個壞他好事的人望去,迷迷糊糊看見那個身影,他卻渾身一顫。

  “你,是你……”

  蕩開麹義必殺一擊的是一個身材魁梧肥碩的少年。

  剛剛一招,他已經喘的上氣不接下氣,卻仍舊驕傲地挺直了身子,激動地道:

  “師尊,師尊,我趕上了,我趕上了!”

  少年的聲音洪亮,宛如雷動,在黑暗中劉備也立刻分辨出來,驚喜地道:

  “伯達,是你!”

  來人正是司馬朗。

  黑暗中的火把把司馬朗那張圓滾滾的小臉照的一片通紅,他額上滿是汗珠,開心地向劉備招手,似乎完全沒意識到剛才發生了什么,一腳深一腳淺的朝劉備跑過去。

  “伯達,這,這危險,汝先暫避!”

  劉備本想問司馬朗為何來了,可見徒弟一臉赤誠,問這個問題當真不合適。

  董卓的真實身份是司馬防的兄長,司馬防也因此處處替董卓掩護,

  劉備和司馬防的關系是徹底玩完,但這并不影響他和司馬朗的師徒之情。

  司馬朗雖然生的高大,但畢竟年幼,為人一片赤誠,

  他堅信師父是對的,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尋找師父,董卓雖然放他一命,可董卓的手下并不允許他出城,

  一直等今天劉備攻城,司馬朗才敢趁著夜色偷偷溜出來,

  沒想到還陰差陽錯,擋下了麹義的必殺一擊!

  天意啊!

  麹義心中一片凄苦,他勉強支撐著站起來,神色復雜的看著跟董卓長得頗像的司馬朗,嘴唇無力的動了幾下。

  “黃口孺子,汝可知,汝可知今日汝做了些什么!”

  司馬朗這才發現偷襲劉備的居然是麹義。

  這個人在雒陽城兇名極盛,若是在平時司馬朗是萬萬不敢跟他正面對抗,

  見他滿臉是血地瞪著自己,司馬朗畏懼的后退一步。

  劉備看著已經站立不住的麹義,略帶幾分嘲諷道:

  “可惜了。”

  畢竟是差點重創自己的人,劉備對麹義沒有絲毫的同情,

  他舉起雙刀,喝道:

  “麹義,今日我已大勝,汝為何不降!”

  麹義嘿了一聲,他艱難地咽了口唾沫,仰天道:

  “我為司馬大人盡忠,雖死無恨,就讓我血灑于此吧!”

  誰家無忠臣。

  麹義少年時遭逢驚變,被迫流落涼州。

  涼州羌胡無數,麹義從小就學會戰斗,

  在戰斗中殺傷敵人,保全自己,跟羌人一樣來去如風,盡量占便宜就跑。

  這是麹義的人生哲學。

  渾渾噩噩的前半生,并沒有人會對麹義稍稍投去些尊敬,一點都沒有。

  直到董卓的出現。

  董卓為人豪邁,對沒有心機的豪俠猛士敢于托付機密。

  他將當時默默無名的麹義招為上賓,給他衣食吃穿,給他尊敬,教他武藝,還把自己的秘密分享給這個初見的少年猛士。

  這讓麹義感恩戴德。

  他不是很懂讀書人的彎彎繞,但他認為司馬大人一定是大漢的救世主,

  所以,董卓安排他留守雒陽的時候,一貫雞賊的麹義卻毫不猶豫答應了下來。

  他最后看了一眼已經沒了氣息的李傕,心里也終于意識到勝利已經在向劉備招手。

  成王敗寇,

  董卓決心用熱氣球跟劉備決一死戰是冒著巨大的風險,

  現在,看來這次冒險失敗了。

  熱氣球上的董卓已經凍得有些麻木。

  他呆呆地看著下面,突然為自己冒險的行為趕到有些后悔。

  但這悔意也只是稍縱即逝。

  看來,背負了董卓的宿命,到底還是沒法對抗歷史。

  若有重生的機會,干脆瀟瀟灑灑平靜度日?

  呵呵,那還是我董卓嗎?

  董卓的目光投向遠方,又想起了當年和姜承志創建力行社的種種。

  當年的老人一個個離開,自己二十年來飽受孤苦和陰謀的折磨,最后棋差一招,終究戰敗,當真是……

  荒唐可笑。

  熱氣球的火開始一點點消散,董卓感覺自己的事業和這熱氣球一樣,也緩緩降落下來。

  而下面……

  董卓瞪大眼睛,他發現這雒陽不知什么時候居然燃起熊熊大火,而且這火勢竟還不是一般的猛烈!

  “著火了,著火了!”

  麹義、李傕授首,劉備軍已經沖破了雒陽城防,可迎接他們的,居然又是一片火光。

  又㕛叒是大火?

  大漢尚火德,故稱炎漢。

  劉備自進攻檀石槐開始,已經多次面對這熊熊燃燒的大火,

  似乎自己每一次崛起都是在烈火的包圍中前進,難道這也是一種天命?

  “董卓倒行逆施,居然放火燒城,此等奸賊,若不討伐,天理難容啊!”

  熊熊火光之中,朱儁振臂一呼,帶領為數不多的追隨者朝皇宮沖去。

  他才不管劉備和董卓,趁著火光,趁著大亂,他要救出被董卓控制的皇帝。

  年幼的劉協看著沖天的大火,先是一陣驚恐,隨即又拍手大笑起來。

  天邊一片赤紅,宮中所有人一片大亂,那些平日對自己頗為不恭的家伙也忙亂一團,這肯定是好事發生了。

  他拍著手笑吟吟的看著外面地亂相,完全不知道這一切代表著什么。

  大漢在燃燒。

  大風一吹,烈火更是騰空而起,燒的整個雒陽陷入一片驚慌和恐懼之中!

  “著火了,著火了啊!”

  宮中的眾人在不斷的逃竄,一身甲胄的董卓部將董承神色復雜的迎上來,看著還在歡呼雀躍的天子,拱手一拜,道:

  “臣帶陛下離開這里!”

  “為什么要走?”劉協奶聲奶氣地問,“這里很好啊。”

  董承一陣唏噓,道:

  “再不跑,命就沒了。”

  人類對火的恐懼深深根植在遠古記憶的深處,董承抱起劉協,不顧劉協的哭鬧奮力逃出,

  可沒走幾步,一支羽箭竟無聲無息貼著他的側臉飛過,重重射進旁邊的朱紅的立柱之中。

  董承不用轉頭都知道來人是誰,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向前緩步慢走,邊走邊道:

  “慈明,汝要作甚?”

  董承背后,一身儒袍的荀爽疲憊地嘆了一聲,道:

  “汝要帶他去何處?”

  荀爽之前還在前線支援李傕,可他畢竟不善軍略,見大勢已去,竟鬼使神差來到了宮中。

  “自,自然是逃出雒陽。”董承道。

  “逃出雒陽,又能去哪里?”

  董承鎮定地緩緩前行,道:

  “這天下,是大漢的天下,大漢天子想去何處,就去何處!”

  荀爽嘆息道:

  “在雒陽城中,大漢的天子才是天子,

  離開雒陽城,我說他是一介布衣,是汝找來的凡俗人,定然也有人信。”

  董承嘴角抽搐了一下,道:

  “我為漢臣,難道此時便要助紂為虐,與爾等在此同觀漢帝受難?”

  (后漢紀和范書里的董承行為詭異的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個人認為不是很靠譜,本書的董承還是以漢室忠臣的形象出現)

  荀爽又放一箭,這次羽箭直接射穿了董承的發冠,驚得董承肩上的劉協一陣放聲大哭。

  “我再說最后一遍,放下天子。”

  “汝等還知道天子?”董承反唇相譏,卻終究停下了腳步,轉頭惡狠狠地看著荀爽。

  日以喻君,不食者,不得君祿食也。陽未居五,陰暗在上。初有明德,恥食其祿。

  這是荀爽在自己《易傳》中做的注釋,大概意思就是不食昏君亂朝之祿,

  大漢這么不行,又不肯退位讓賢,為啥不直接滅了它?

  “董卓就是汝心中的明君?”董承譏諷道。

  荀爽搖頭道:“董卓不是,司馬斂卻未必不是,按照天書,這三分天下最后都要歸于司馬,

  我們現在做的,是盡量早點終結一個亂世,讓天下早點走向該有的正軌。”

  “很顯然,你們一敗涂地!”

  “是啊,”荀爽大方地道,“終有勝敗,我們也不是神明。

  既然敗了,我就干脆想想辦法,劉備得了天下,也能減少幾十年的戰亂,何樂不為。”

  董承這下徹底蒙了,他全然不知道荀爽要說些什么。

  這會大火已經蔓延到宮中,董承急切地跺跺腳,道:

  “慈明,再不走,我們都要死在此處!”

  荀爽的神色突然變得莊重而溫和,他輕聲笑道:

  “漢家的天子為了大漢殉葬,也是正道。

  若是陛下還在,想必也會有不少有心人利用他的名號再做些事情。

  既然如此,我便幫劉備一把。”

  董承這下終于明白過來。

  他難以置信的看著荀爽,心道天下居然還有這種瘋子。

  “這,這對陛下不公平。”

  “但對天下人公平,他死了,劉備掃平董卓之后就能順利稱帝,

  犧牲他一人性命,天下能早早太平,這,很合理。”

  烈火在蔓延,董承咚地一下跪在地上,無聲的望著荀爽,

  年幼的劉協不知所措,他感受著火的熱量,驚恐地大哭出來。

  看著董承堅定執著的眼神,荀爽略略一陣迷茫,

  他收起手上的長弓,想了想,又朝荀爽伸出手。

  “既然這樣,留下玉璽,以后,讓陛下珍重了。”

  玉璽?!

  董承心中一陣苦澀。

  要離開雒陽,他自然把玉璽也帶在了身上,

  沒有玉璽,漢家的天子還叫天子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