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62章 我本是閑散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進擊的劉備

  波才發揮了自己強大的逃跑能力,愣是在亂軍中跑了出來,

  趙云和孫靜奉命繼續圍捕波才,繞了許久都沒有發現波才的蹤跡,只好垂頭喪氣回來復命。

  波才大軍全軍覆沒,他也知道自己得罪人太多,只好把黃巾揣在懷中,悄悄北上,希望能早日回到太平道的懷抱。

  他走過東郡,終于進入了冀州,這一路上,他竟然看到了不少人公然頭戴黃巾,扛著長短不一的兵器,就公開走在初春溫暖的陽光下。

  波才看的眼眶不禁一陣濕潤,

  曾經,這也是他的夢想。

  太平道,已經占據冀州全境了嗎?

  在大賢良師的帶領下,這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緩步向前,掏出黃巾帶在頭上,正要上前跟那些黃巾軍相認,可背后驀的響起一個冰冷的聲音。

  “汝還敢來冀州?”

  波才慌忙轉身,只見背后不知何時站著一個一身淺綠直裾女服,嬌小可愛的明媚少女。

  “仙姑!?”

  來人正是和劉備許久未見的太平道仙姑甘瑤。

  波才見到甘瑤,本來滿臉喜色,可見甘瑤臉色冰冷,他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撲通。

  這個高大的漢子趕緊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道:

  “仙姑,我愧對大賢良師重托,拼死來到冀州,就是想請大賢良師責罰。”

  甘瑤的臉上依舊冰冷如霜,見波才恐懼的模樣,她嘆息道:

  “既然知錯,那,汝便自裁吧。”

  “這……”波才面露驚懼,沒想到大賢良師的懲戒居然這樣狠辣無情。

  他倒是沒想過甘瑤會假傳大賢良師旨意,可正是如此,他才感覺到那來自心底的惶恐和絕望。

  “我,我對本道忠心耿耿,我從豫州拼死殺出來,就是為了再見大賢良師一面!”

  他顫顫抖抖舉著手中那條破爛不堪的黃巾,

  一路上,波才不斷隱匿奔逃,搶劫了幾戶人家,換了好幾件衣服,卻從沒有想要舍棄這條能證明他反賊身份的黃巾。

  “仙姑,為什么?”

  “波才,本道主旨為何?”

  “本,本道主旨,救濟天下,護佑黎民,

  讓,讓天下萬民皆受黃天教化。”

  “那,汝做了哪些?”

  波才額上的汗珠不斷流下來,臉上的表情更加惶恐焦急。

  他是太平道的死忠,整個豫州最虔誠的子弟,平素傳教從來不遺余力,這才被張角委以重任。

  但一個人說的和做的總是會有那么一丟丟的差距。

  大戰開啟,平素慈悲仁善的波才為了盡可能收獲戰爭的勝利幾乎癲狂,

  他早就背叛了自己的初心,把自己代入山匪亂兵的身份,

  全然忘了太平道建立之初,他們曾經許下誓言,要還這個世間一片朗朗乾坤。

  “波才之過,萬死難贖……”

  從豫州跑到冀州,波才已經消耗干凈了最后的勇氣,

  現在他方寸大亂,在甘瑤森涼的目光下,他終于緩緩舉起了一直貼肉藏匿的短刀。

  甘瑤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抽動了一下,可終究沒有阻止波才。

  “仙姑,我還能回黃天的懷抱嗎?”

  “可以。”甘瑤終于抑制不住心底的悲愴,柔聲道,“黃天會賜福于汝!”

  波才一刀刺進自己的胸口,他并沒有慘叫,只是苦笑著看著甘瑤,任由鮮血緩緩流干,然后慢慢閉上了眼睛。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誰能想到這個縱橫豫州,殺人不眨眼的恐怖魔頭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她朝波才默默祝禱,許久,才轉過身去。

  在他身后,默默矗立著不少頭戴黃巾的漢子。

  他們靜靜看著波才殞命,沒有一個人發出聲息,場面沉默的讓人毛骨悚然。

  “一定要殺他嗎?”甘瑤嘆息道。

  波才是太平道的老人,雖然鑄下大錯,但親自逼死他還是讓甘瑤一雙手不住地發顫。

  一眾黃巾軍默默散開,一個帶著鐵面的勁裝男子緩緩向前,默默站在甘瑤的面前。

  “某創立太平道,首倡大義,討伐不仁,是為了什么?”

  “不是為了掀起大亂禍害天下,而是為了靖清四海,還萬民朗朗乾坤。”

  “波才在豫州殺戮無度,令我道名望大損,若我道人人如此,黃天還會護佑我等嗎?”

  張角的聲音不大,但周圍所有人聽在耳中,卻如晨鐘暮鼓一般振聾發聵。

  連帶甘瑤在內,所有人都感覺到一股發自內心的深深震撼,在這個鐵面人的面前,他們竟不敢有絲毫的反抗和違背。

  “走吧,黃天還在等著我等,

  這回,我們要讓所有人看看我太平道真正的模樣!”

  劉備沒找到波才,卻也沒太過在意。

  此人作戰的本事稀松平常,且名聲極壞,這次他肆虐潁川、陳國,早就引起了眾人的不滿,

  他下次要是在領兵殺來,劉備不介意再狠狠痛打他一頓,讓他知道大漢還不是他就能隨意馳騁。

  他收攏兵馬,又清點了死傷,把被俘的黃巾軍都交給陳留太守張邈處置,

  現在春耕在即,張邈需要大量的徭役,這些人高矮胖瘦正合適,正好能滿足張邈的需求,

  劉備這么仗義,張邈自然開心笑納,又格外賣力給劉備引薦自己手下的能人戲忠。

  真不是張邈覺得戲忠是個廢物,想故意把垃圾甩給劉備,反倒是他覺得戲忠這人智謀出眾,很有規劃,在自己手下可能發揮不出本事。

  倒是引薦給劉備這個名字寫進天書的人,可能會有作用。

  至于為什么不引薦給曹操……

  張邈想起這件事心中就有氣。

  袁紹曾經告訴張邈,曹操得到天書之后,深感天書強大,故意害死張邈派去的兩個盜墓好手,以圖獨霸天書的秘密。

  張邈一開始還不信,但袁紹給張邈展示了曹操的天書,告訴張邈,曹操在未來可是要做帝王之人。

  這就不由張邈不信。

  曹操一開始不知道自己能做皇帝,這才跟我分享天書的秘密,

  后來發現這個秘密后,就假裝自己被山洪沖走,還故意給袁紹泄露一二,想要借助袁紹世族的支持。

  張邈后來多次跟曹操接觸,可曹操依舊守口如瓶,絕不提起自己知道魏武帝之事,

  這更證實了張邈心中的懷疑。

  呵,我張邈大好男兒,豈能跟這種鼠輩為友?

  魏武帝是吧,老子看看汝有什么本事稱帝!

  戲忠確實有跟劉備結交的想法。

  戲忠字志才,雖然也是潁川世族,可他們家跟潁川的幾大豪族根本沒法相提并論,甚至跟郭家、司馬家都沒有比較之力,

  平素里,各世家彼此關系都不錯,坐在一起或是清談吹牛,或是彼此吹捧養望,

  有足夠的名望,就是當官、當大官的資本。

  潁川四長名望極高,根本看不上小小的縣令,可他們家的子侄、旁支親戚還有茫茫多,

  天下官員的空缺明顯跟不上他們世家的繁殖速度,

  這種互相舉薦的好事,自然輪不到戲忠。

  戲忠好恨啊。

  他真的很想當縣令,當太守,去朝廷當個議郎也行。

  可他這種末等世族偏偏又沒有辦法,還必須裝出一副風輕云淡不想做官的模樣來養望,

  當真是難受的快要吐了。

  他跟張邈的私交還是不錯,在聽聞了劉備的種種事跡之后,立刻判斷此人就是自己要尋找的那個人。

  第一,劉備出身不錯,是正宗的漢室宗親。

  第二,劉備屬于宦黨。

  這宦黨名聲雖然臭,但做官的機會一點不少,也能形成一股可怕的勢力,彼此吹捧起來一點不虛世族。

  第三嘛,那就是劉備得罪了潁川世族郭氏。

  潁川郭家的大公子郭圖放出話來,誰襄助劉備就是跟他郭家過不去,

  正好,戲忠一直就跟郭圖的關系不好,我就是跟汝過不去又能如何?

  所以,他一直想通過張邈的關系跟劉備搭上線。

  不過以戲忠的聰明和謹慎,肯定不會對劉備推心置腹,像沮授和田豐一樣連官都不做,直接投身劉備帳下。

  他只想在劉備面前盡力表現出自己的才華,讓劉備知道自己身為潁川人還在默默支持著劉備,

  若是他日劉備飛黃騰達,需要一個潁川名仕支持的時候,請一定聯系我戲忠。

  若是日后劉備完蛋沒混出來,那也不要緊,我戲忠也會出于名仕的風采為汝感慨兩聲。

  我們都不吃虧,挺好。

  劉備年紀漸長,混了這許久,也不相信愿意棄官投靠自己的文士有兩個還會有第三個——

  那樣也太脫離實際了。

  對于戲忠的姿態,劉備表現出了足夠的善意,而且……

  盡管感覺戲忠的才學并沒有超過沮授和田豐,但他緊緊握住戲忠的手,感慨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備有幸聆聽先生教誨,當真是感激莫名,

  不知先生可愿出山,救濟這天下萬民?”

  成了!

  戲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臉上波瀾不驚,沉吟道:

  “不瞞左校尉,忠閑云野鶴慣了,如今朝廷諸事繁雜,實在不愿操勞,還請……”

  田豫在一邊給劉備倒酒,一邊道:

  “先生這閑云野鶴倒是極好,荀彧跟先生同鄉,卻一直想著做官,

  這次說什么都要跟著我等前來,只是恩師考慮到長途奔襲,帶著一個文士拖后腿,便讓他在雒陽輔佐趙常侍了!”

  “啥?”

  戲忠蒙了。

  荀彧?趙常侍?

  劉備笑呵呵地道:

  “人各有志,文若在趙常侍門下對我等助力頗多,阿豫休要在背后說他不是。”

  荀彧居然在趙忠門下!

  戲忠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

  這,這怎么可能,那可是荀彧啊!

  荀彧居然投效了宦黨?

  戲忠幾乎兩眼一抹黑,見劉備和田豫談笑自若不像作偽,立刻道:

  “我本是閑散人,可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焉能袖手旁觀,

  若有能襄助左校尉處,當義不容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