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一言使得秦議臉色大變,劉豐強行購馬他知道,但乘橋而過相府之事他是不知道的。聽張如如此一說頓時大怒,他早發過令,除他之外任何人過三公府門皆要下馬下車,這個劉豐當真是不將朝廷放在眼中,大膽之極。
不僅秦議群臣也大為驚訝!這劉豐怕是不要命了吧!這膽子也是沒誰了。
啪!的一聲,秦議猛拍身前龍案,怒道:“好大的膽子呀!莫說一個小小的安樂侯,便是皇親國戚也不敢如此放肆,此人蔑視朝廷禮法,當滅族。”
秦議張如沒有理會,秦議問群臣:“眾卿以為如何?”
劉豐大喜過望,本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只是廢了他的爵位,連連叩首謝恩:“謝相爺,謝相爺!”
張如上前:“陛下,劉家在朝廷緊張之時獻馬千匹其功不小,又是先帝所賜安樂侯,若誅之怕是要寒世人之心。但劉豐又犯有死罪不罰無以震朝廷之律,世人皆以為我大隴國法之是一個擺設,依臣之見便免了他的死罪,但活罪難逃,就廢了劉家世襲制的爵位,其子劉符縣考作廢,五你內不得參加縣考。”
這時秦議看向張如,問道:“丞相,此事由你而其,你看當如此處置劉豐?”
群臣齊道:“陛下圣明!”
“是!”
秦議沒有理會劉豐,道:“給唐混發一道表揚圣旨,就說朕對他的做法非常贊賞,讓他以后也要如此。治理好濟川,朕調他回京。”
“陛下饒命,罪臣是一時糊涂才犯了大錯,求陛下饒罪臣一命,罪臣以后絕不敢了。”
秦議氣的發笑,道:“果然啊!你膽子是真的不小。賄賂朝廷官員不成便誣告,你這膽子比朕大多了。”
秦議與群臣聽后皆是搖頭,不過對唐混這個濟川郡守皆是贊賞。剛正不阿,尤其是考試,這考試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容不得半點差池,這一點唐混做的不錯。
原來是因為郡考之事,劉豐知劉符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但仍想使其子入仕。又擔心不能過郡考,便去了濟川郡,打算讓唐混幫幫忙讓劉符過了,本以為憑借自己安樂侯的身份唐混定不會袖手旁觀,可沒想到唐混知道他是為考試而來見都沒有見他,派了個人直接給打發了,一連去了幾次皆是如此,所劉豐便懷恨在心。
余是劉豐將去濟川之事一一交代。
“陛下罪臣知錯了……”劉豐話未說完,秦議喝道:“如實交代!”
劉豐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為一時之氣又給自己加了一條罪名。他不敢不說,秦議已經派人去問,這不是騙他的。若劉豐不說實話,那他就有兩個罪名,一個是誣告朝廷官員,一個是欺君。這兩個罪名加上現在的他就是有九個腦袋也不夠秦議砍的。
秦議又問:“之前你說濟川太守唐混無禮,不懂禮法。朕你派人去問唐混,你若想活命便老實交代。”
“陛下饒命,罪臣不敢了,不敢了……”
“膽子不小呀!你膽子真的是不小呀!先是囂張跋扈欲購當朝丞相之馬,在是欺君,后又乘橋去相府,好,很好。”說罷!秦議目視劉豐,似有殺意:“你有幾個腦袋?”
“是……是……”
見他不答,秦議又拍了一下龍案,喝道:“是也不是?”
害怕至極的劉豐不敢說話,低著頭抖個不停。
劉豐恐懼到了極點,這是他最害怕的事。若說之前強行購馬還有一線生機,那乘橋去相府便是大大的死罪,這是要被滅族的。
秦議不答,又問:“昨日你可是乘橋去相府的?”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罪臣不敢了,罪臣不敢了……”
秦議一言又使劉豐震驚,他確實不知道呀!若是知道這是丞相之馬打死他也不敢呀!
劉豐不語,秦議又道:“丞相之烏龍駒乃草原神馬,當初破胡此馬一鳴萬馬皆不敢動,你配擁有此馬嗎?”
“你確實該死!”說罷!又問劉豐:“你可知那烏龍駒是何種馬,便敢強買?”
“罪臣該死,罪臣該死……”劉豐連道,身體不覺微微顫抖,心里害怕極了,他真怕秦議一怒之下殺了他,他是真的怕死,這富貴的生活他還沒享受夠。
劉豐不敢抬頭,低著的頭點了點。秦議大怒:“混賬東西,虧是丞相才未使你得逞,若是他人豈不是要被給欺負了?朕多次言明,不可仗勢欺人,你將朕的話當做耳旁風嗎?還是你根本就不把朕放在眼里,還是你覺得你劉家可以為所欲為了?”
“丞相說你要強買他之烏龍駒,可有此事?”
“當日在十里亭罪臣見相爺所牽馬匹是一匹千里良馬便動了買下的念頭……”說到這里劉豐突然不語了,停頓一下,叩頭連道:“陛下,罪臣該死,罪臣該死……”
“如何冒犯?”
劉豐恐懼道:“回陛下,罪臣無知,冒犯了相爺,相爺這才拿了罪臣。”
秦議一聲冷笑:“劉豐,你可知丞相為何要拿你?”
群臣看著劉豐,劉豐恐懼,撲通一聲直接跪地,用恐懼的聲音道:“罪臣劉豐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一會,兩個侍衛將劉豐帶了進來,此時的劉豐驚恐交加。大殿之中威嚴壓力使他雙腿顫抖,也是,他何時見過這等場面。若不是他這次犯了事怕是一輩子也來不了這。
說完,內侍喊了一聲:“陛下有旨,待劉豐上殿!”
秦議點頭:“好,叫他進來。”
侍衛剛要出去,被張如叫住:“且慢!”侍衛止步,張如道:“陛下,臣已將劉豐提來,此刻正在殿外。”
“是!”
“將劉豐提來,朕要親自問一問他,看他究竟長了幾個腦袋。”
殿外走進來兩個侍衛:“在!”
說罷!喝一聲:“來人!”
易凌國道:“陛下,張相如此處置極是合適。”
謝元:“陛下,張相此法雖輕但重考試,使其子五年不得縣考其他學子必定引以為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