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76章 終極殲星炮改造計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拳殲星

  終極殲星炮轟擊在仙女座α1024恒星環能量護盾上,激蕩出一圈圈能量漣漪。

  在暗物質級的射線轟擊下,恒星環單個能量護盾單位頂不住轟擊,開始快速熔穿。

  恒星環能量護盾熔穿后,伽馬光柱轟擊到恒星環中心線建筑上,激蕩出赤紅烈焰。

  恒星環中心線上的建筑、地面變得赤紅,快速熔化成巖漿、鐵水,洞穿出一個巨大的窟窿。

  終極殲星炮的威力初現,但是接下來的一幕再次改變戰局。

  仙女座α1024恒星環啟動動力輔助系統,恒星環開始緩慢旋轉,導致伽馬光柱攻擊的位置開始移動。

  炮擊位置發生漸漸移動到了第二個能量護盾單位,第二節能量護盾開始抵擋炮擊。

  接下來。

  隨著恒星環持續旋轉,炮擊位置一直在移動。

  伽馬射線眼看就要擊穿一節能量護盾,眨眼間又移動到了下一節能量護盾上。

  恒星環不斷的旋轉,原本被擊穿的能量護盾區域,以及遭到炮擊損壞的區域,會慢慢移動到恒星背面,然后進行修理。

  終極殲星炮和恒星環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雙方太空軍高層,都在關注著戰局。

  “這樣下去絕對打不穿恒星環防御,殲星炮在恒星環每一節上都掃一遍,最多只能打穿護盾,根本攻擊不到恒星環建筑。”一名光合文明太空艦隊高層對戰局表示擔憂。

  “有沒有第二門終極殲星炮,一門不夠,兩門那就不一樣了。”另外一名對終極殲星炮不了解的光合文明高層提問道。

  “沒有第二門,這一門終極殲星炮,已經是耗費兩年時間才制造出來的。即便現在有足夠多的資源,趕制第二門,也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曾經參與過終極殲星炮研發項目的機械帝國太空軍高層否定這個提議。

  關于終極殲星炮,方源是知道的。

  這門炮,體積堪比殲星艦。

  然而,建造難度和殲星艦完全是不一樣。

  殲星艦的建造也非常困難,需要極高的戰艦科技支撐,需要用到的科技種類非常多,非常復雜。

  相比之下,終極殲星炮看似要簡單許多,因為只有能源系統和主炮系統兩個重要系統,其他設備基本都被省略掉了。

  就連火控雷達,都需要其他戰艦提供。

  因此,從復雜程度來看,終極殲星炮其實沒有殲星艦復雜,但是,終極殲星炮的制造難度并不比殲星艦低。

  因為,終極殲星炮主炮的體積、長度等數據,是殲星艦主炮的十二倍。

  這種十倍數據的質變提升,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而且,在終極殲星炮的建造上,并沒有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所以建造起來比殲星艦更困難。

  這就導致短時間內不可能有第二門終極殲星炮出現。

  緊接著,一名機械帝國的軍事參謀提出一個炮擊策略:

  “有沒有可能通過調整終極殲星炮炮擊角度,達到固定炮擊點的目的?

  “雖然恒星環一直在自旋,但是旋轉速度不可能太快,遭到炮擊的位置,短時間內不可能旋轉到恒星背面,從數據上看,恒星環自旋周期超過15天,炮擊位置想要旋轉到失去炮擊角度的位置,至少需要差不多4天才行。

  “如果,我們調整炮擊角度,讓炮擊位置隨著恒星環的移動而移動,就可以固定炮擊一個位置,直到將恒星環擊穿。”

  這個策略,咋一聽似乎是有可能的。

  不過,不等其他文明發言,機械帝國的另外一名軍事參謀就否定了這個策略:

  “經過計算,這個策略無法達到效果。我們所在的仙女座α1024第12行星,距離恒星環30000光秒,終極殲星炮發射的伽馬射線,需要經過8個小時的飛行,才能抵達恒星環……

  “然而,在這個八個小時里,帕勒塞文明可以通過偵察之眼的量子通信偵察技術,在伽馬射線射出的第一時間就計算出最終炮擊落點。

  “也就是說,帕勒塞文明有整整8個小時的時間,調整恒星環的自旋速度,讓炮擊落點,分散在恒星環多個護盾節點上。

  “而終極殲星炮射出伽馬射線之后,已經射出的射線,便沒有了改變方向的可能。

  “因此,從數學模型上,我方無法控制炮擊落點。”

  終極殲星炮持續炮擊12個小時之后,恒星環自旋了1/30圈。

  期間終極殲星炮嘗試調整炮擊角度,改變炮擊落點。

  只是這樣做,只能讓炮擊落點更分散,無法集中在一個位置上。

  炮擊位置越分散,仙女座α1024恒星環的能量護盾系統防御起來就越簡單。

  一個位置的能量護盾被擊穿了,立即自旋到另一個位置,分散炮擊威力,可以獲取足夠的時間讓熔穿的能量護盾恢復過來。

  炮擊持續三天之后,戰局最終演變成了能量的對拼。

  終極殲星炮使用暗物質能源炮擊恒星環,恒星環吸取仙女座α1024的恒星能開啟護盾防御。

  伽馬射線和能量護盾的碰撞,激蕩出一圈圈能量波紋,但始終沒有對恒星環造成實質性破壞。

  暗物質能源在現階段,可以看成是無窮無盡的能源。

  然而,仙女座α1024的恒星能也是一樣,恒星環背后有一整顆恒星提供能源,同樣可以看做是無窮無盡的能源。

  繼續這樣僵持下去,幾十萬年都不一定有結果。

  “繼續這樣下去,對我們很不利。雖然暗物質能源可以看做是無窮無盡的能源,但終極殲星炮是存在故障、損壞可能的。繼續僵持下去,也不可能打破恒星環,如果沒有其他戰術輔助,繼續炮擊沒有任何意義。”

  機械帝國軍事總參“無畏戰車”語氣凝重的在碳基聯盟作戰會議上作出戰況總結。

  方源這些天一直在觀察終極殲星炮和恒星環攻防對拼的過程,情況和“無畏戰車”說的一樣,確實僵持下去,不會有結果。

  然而是終極殲星炮長期炮擊,可能會出現損壞,需要團隊維修。

  經過幾次碳基聯盟的作戰會議,機械帝國和光合文明都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議。

  碳基聯盟的會議結束之后,方源在軍事科研班內部,進行內部討論。

  “要不要嘗試‘矢量棱鏡’改變終極殲星炮的炮擊軌跡?”伊芙摟著韓幼薇,又想起了當初兩人默契配合,擊沉帕勒塞戰艦的事情。

  “這個戰術沒用的,恒星環不是用殲星炮燎一下就能摧毀的,就算恒星環沒有護盾防御,想要摧毀恒星環也要炮擊十天半個月才能有效果,我也沒能力堅持這么長時間。”韓幼薇搖搖頭。

  “這個倒是,確實不太行。”伊芙嘆了口氣。

  葉折羽看向方源,遲疑一下,道:“隊長,要不要嘗試‘神罰炮’?”

  其實,方源之前已經想過這個策略,但是“神罰炮”這個星神技能,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神罰炮”是三眼族星神“雙頭魔魁隆”的星神技能,也是他的艦隊,神罰艦隊的特殊攻擊手段。

  雙頭魔曾經親自展示過,用“神罰炮”摧毀了一顆紅矮星。

  “神罰炮”的威力,確實比一般的殲星炮要強得多。

  只不過,“神罰炮”并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雙頭魔”的旗艦神罰號,其主炮是經過特殊改造,專門用來使用“神罰炮”技能的。

  方源干掉他之后,也復制到了“神罰炮”這個星神技能。

  但是,神舟號的主炮并不能支撐“神罰炮”的使用。

  當時使用“神罰炮”,是把神罰號的主炮和支撐主炮的武器系統全部拆下來運走,然后安裝到神舟號上,才施展出來。

  現在。

  如果想要使用“神罰炮”,神舟號的主炮已經經過改造,可以直接使用。

  但是,神舟號的主炮,威力、射程等各方面數據,都比終極殲星炮低。

  即便發射“神罰炮”,威力也不會比終極殲星炮大多少。

  因為這個原因,方源才沒有嘗試用終極殲星炮發射“神罰炮”。

  不過,現在終極殲星炮的攻擊,不可能摧毀恒星環,必須要有更強的攻擊手段才行,“神罰炮”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方源看向伊芙,問道:“你和科研組研究一下終極殲星炮的數據,看看能不能進行‘神罰炮’改造。”

  “好嘞,就等你這句話呢。”

  伊芙一聽要對終極殲星炮進行“神罰炮”改造,眼睛頓時冒光。

  大炮巨艦才是伊芙的浪漫,而且還是終極殲星炮這種傻大黑粗的家伙,再附魔上“神罰炮”增益,那簡直就是屠神之作。

  伊芙答應一聲,立即跑了出去,找科研組進行數據分析研究,制定改造計劃。

  人類遠征艦隊這一次出征,帶的科研團隊比從前更加龐大,其中負責武器系統的科研組組長名叫賀華年。

  賀華年已經65歲,但本身是行星級覺醒者,所以看上去要年輕許多。

  隨艦科研組對覺醒者等級有很高的要求,賀華年雖然不是軍科院里科研成就最高的,但卻是軍科院里星力等級最高的武器科學家。

  因此,這次遠征艦隊出征,賀華年作為武器科研組的組長,帶了一個團隊過來。

  伊芙和賀華年是老熟人了,兩人在軍科院的時候,就經常打交道。

  “‘神罰炮’改造,過程不重要,花多少錢不重要,只要能打‘神罰炮’就行,改得多丑都沒問題。”伊芙定下了這次改造工程的目標,要的就是威力,其他都不重要。

  賀華年接到這項工作,十分高興,他一邊召集團隊,一邊和伊芙閑聊:

  “這項工作找我就對了,跟你說,當初把‘神罰炮’裝到上神舟號上的,就是我帶的團隊,能源系統的和‘神罰炮’的接口,就是我親手合上的。

  “還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當初設計‘終極殲星炮’的時候,初期圖紙設計,我也有參與,提供了很多意見。

  “要么說,楊宇平教授就是有前瞻性,力排眾議,接受了我的一些建議。

  “嚴格的說,當初我在終極殲星炮設計圖紙上,加上去的一些設計思路,其實對終極殲星炮本身的威力,沒有提升,反而會讓能源轉化系統變得更加冗長。

  “這種設計思路,嚴格來說,其實會導致武器本身體積更大,但威力并沒有隨著體質增大而增強。換個角度看,就相當于降低了武器的威力。

  “當然,我提出的設計建議,優點也是有的,那就是留下了升級、改造的空間。

  “因為我回地球之后的五年時間,一直在研究三眼族的‘神罰炮’,那時候我就在想,我們有沒有一天,可能需要在最強的武器上使用‘神罰炮’。

  “基于這個考慮,我在終極殲星炮設計上,留下了升級、改造的空間,并且在能源轉換系統上,使用了更大的能量輸出接口。

  “當時我的想法,只是想萬一有一天用得到,但其實我覺得我這輩子可能看不到,畢竟能夠用到終極殲星炮配合‘神罰炮’,那必然是文明決戰。

  “沒想到這一天這么快就來,看來我當初做的準備,要發揮作用了。”

  由于賀華年在地球的五年時間,一直在研究三眼族的“神罰炮”,所以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經驗積累。

  再加上終極殲星炮的設計,他也有參與,這使得他對終極殲星炮和“神罰炮”都非常了解。

  甚至,他以前就有想過要讓終極殲星炮打出“神罰炮”,閑暇的時候,就會考慮這個問題。

  因此,接到這項改造任務后,不需要多少時間,就拿出了大概的改造方向,然后召集科研組進行分析、討論,完善改造計劃。

  三天時間不到。

  賀華年就拿出了初步的終極殲星炮改造圖紙。

  這份計劃還不是最終圖紙,不過已經可以開工。

  后面的圖紙,可以在改造的過程中,慢慢修改、完善。

  第四天中午,終極殲星炮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伊芙參與改造工作,使得改造進度非常的快。

  按照賀華年科研組和伊芙的估計,大概半個月時間就能完工,然后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最后的完工時間,但以伊芙信心滿滿的語氣,整個項目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天。

  請:m.luse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