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4章 賑災十六字方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醫品駙馬爺

  聽到魏國公開口詢問,林瑯這才點了點頭,笑道:“第一,陛下可在天京府各縣貼榜,發動天京府的富商富戶、官宦門庭前往各個安置點施粥散糧,慰問災民,表現突出者陛下可下旨表彰,張榜宣告。

  等到災民返鄉之后,陛下可在泰安殿親自接見、宴請出錢出力最多的那些富商富戶,以示隆恩,有機會入宮面圣,并得到陛下的親自宴請,還怕那些富商富戶不踴躍參與?

  第二,除了發動各縣的大戶人家施粥散糧之外,朝廷還可在各縣發動募捐,讓天京府的普通百姓們踴躍捐款,所得款項就均用于為災民購置糧食、衣物、生活必備用品。

  天京府十縣中,募捐款項最多的縣令,陛下可酌情嘉獎、提拔,募捐款項最少的縣令,年終考評這一關就難過了,如此一來,還擔心縣令們不盡心盡力替災民募捐?

  第三,災民中的婦人都懂女紅,連老人孩童都可做些手工伙計,朝廷可召集一些布莊、衣店或是其他手工作坊,讓這些婦人和老人孩童們在安置點做些縫補裁剪的活計,由這些布莊、衣店或是手工作坊給這些婦人提供酬勞,官府可免這些店鋪作坊的一年賦稅。

  第四,天京府若是還有其他需要人手的地方,大可以從災民當中招收人手,搭建安置點,朝廷出錢出料,也可讓災民們出工出力,自力更生。

  只要將這四點措辭施行下去,朝廷需要做的就是調動手里的資源即可,出錢出糧自然有人會爭著搶著去做。

  總之災民的安置就要遵循著四個原則,分批安置、有效管控、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林瑯將條理清晰的賑災措施說完了之后,泰安殿中鴉雀無聲。

  林瑯的計策,將天京府十縣都調動起來了,如此一來,哪里需要朝廷出多少錢糧,那些大戶人家肯定爭著搶著去賑災去了。

  那些個富商,誰不想被皇帝張榜嘉獎,誰不想被皇帝接見,那可是皇帝親自設宴款待的殊榮啊。

  一旦宣布下去,各縣的縣令可能都上街賣力的募捐去了。

  開玩笑,若是募捐的銀錢比其他縣要少,不說嘉獎、升遷,別連官帽子都保不住了。

  至于有多少縣令會因為募捐的款項不多而不得不自掏腰包倒貼進去,那就沒人理會了。

  反正不管銀錢是誰出的,最后都是用來賑災的。

  各縣的大戶人家,肯定都爭先恐后的前往安置點搭建粥鋪,雖不是人人都指望能夠獲得皇帝的接見、宴請,可其他人家都去搭粥鋪了,自家不去,這不是跟朝廷過不去嗎?

  如此一來,何愁災民無法妥善安置?

  不單安撫了災民,還讓災民有飯吃有活干。

  不單調動了大戶人家,還讓所有人心甘情愿的幫著朝廷賑災,爭先恐后的出工出力。

  什么下旨嘉獎、張榜宣告、皇帝接見、宮中設宴款待,朝廷根本就不用消耗多少銀錢和糧食就能讓災民吃的飽飽的。

  太絕了。

  十幾萬災民都有飯吃有活干,誰還有精力鬧事?

  林瑯獻上的計策,讓天行皇帝大喜過望。

  分批安置、有效管控、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有了這十六字方針指導,林瑯的計策已經足夠全面了。

  皇帝拍板,直接采納了林瑯的計策。

  接下來的一些細節,就交給內閣的那些大佬們討論去吧。

  今天的早朝,新任天京府尹林瑯出盡了風頭。

  這讓朝中不少大佬開始重新審視起林瑯來了。

  原本朝堂的大佬們都覺得,林瑯以前那個少尹、現在這個府尹,都只能混混日子。

  像林瑯這種紈绔子弟,哪來的什么真才實學?

  不知道哪里學了高明的醫術,已經讓人費解了。

  會醫術,在為官一任上,未必就有真本事。

  可林瑯今天的優異表現,讓所有等著看笑話的文官武將大跌眼鏡。

  散了早朝,李默就湊到了林瑯的身邊,拉著林瑯往外走去。

  “大人,好計策啊,面面俱到,簡直絕了。”李默贊不絕口。

  林瑯語重心長的說道:“老李啊,你現在可是金吾衛的大統領了,拍馬屁不是你的份內之事了。”

  “大人,我是有感而發,怎么就變成拍馬屁了?”李默咧了咧嘴。

  林瑯一邊走一邊說道:“李默,說實在的,你我年紀相仿,也算同道中人,以后直接兄弟相稱就可以了。”

  “也行,大人,那我就不客氣了?”李默笑道。

  林瑯點了點頭:“客氣啥,我比你年長一些,就厚著臉皮當你的兄長了。”

  “誰說你比我年長?”李默一臉不樂意道:“都沒看過生辰八字,你怎么就確定你比我年長?”

  “不用看,我不單年紀比大一些,其他地方也比你大。”林瑯哈哈一笑。

  “......”李默臉都綠了。

  都沒脫褲子,怎么就能確定誰比誰大?

  瞎扯淡吧。

  “走了,我回府衙去了。”林瑯擺了擺手,一邊走一邊頭也不回的說道:“有空來家里吃飯,順便讓你見見小嫂子。”

  “哪來的小嫂子?你跟公主和好了?”林瑯一臉詫異。

  “和好個屁,你小嫂子就是夏竹。”遠遠的傳來林瑯的聲音。

  “......”李默頓時一臉幽怨。

  可是很快,李默又笑了。

  除了夏竹之外,林瑯身邊的那位蕭蕭姑娘,好像也不錯。

  ......

  “母后......”

  早朝散去,處理完事情的天行皇帝,興沖沖的去了一趟清寧宮。

  皇太后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歡喜在一旁追逐一個藤球玩耍,憨態可掬的動作,惹的皇太后不時開懷大笑。

  見皇帝來了,皇太后緩緩起身,笑道:“什么事情這么高興?”

  天行皇帝將手中的冊子遞給了皇太后,朗聲笑道:“母后慧眼識人,那小子果然有些門道。”

  “十六字賑災安置方針?”皇太后打開冊子,看著上面的內容,眼中也閃過一絲光芒。

  片刻之后,皇太后將冊子合上,笑道:“這孩子身上的秘密不少啊,朝堂之上的那些老臣也未必能想出如此恰到好處的計策來。”

  “無妨,只要他能為朕所用就行。”天行皇帝一臉愉悅。

  皇太后輕聲道:“你多派些人護衛著,好不容易有個得力的人冒頭,可別再出什么幺蛾子來。”

  “母后,明面上的護衛不能太多了,否則太引人注目了些。”天行皇帝笑道:“這種事情有青紗帳在操心便是,朕就不過問了。”

  皇太后突然淡然道:“哀家百年之后,將青紗帳交給那孩子,皇帝以為如何?”

  “啊?”天行皇帝臉色一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