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當然沒有轉走荊州倉、庫內的米谷、錢財,事實上劉表、劉琮父子自有私庫,有別于公庫,這是他們的私有財產。
劉表據有荊州十余載,積累下的財富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至少遠比公庫要多得多,劉琮根本沒必要挪用公庫的財物。
要說不眼饞,劉景自己都不信,只是他已經奪取了劉表、劉琮的荊州基業,若是再覬覦其私產,就顯得吃相太難看了,他自然不會做這等為人詬病的事。
其實不管是曹操攻克鄴城,還是劉備入主成都,都曾放任麾下大軍侵暴士民財富,袁氏、劉璋亦無例外,寶貨被洗劫一空。
盡管事后曹操、劉備為彰顯仁慈,歸還了一部分財物,但相比所得,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劉景到底是現代人,自認為道德底線要遠高于古人,既然諸葛亮“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岳飛“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劉景總不能還不如古人吧?
眼下錢糧雖然緊缺,卻也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以荊州沃土萬里,士民殷富,只需與民休息,相信很快就能擺脫當前困境。
從便坐中出來時,已近人定時分,連續多日行軍,令劉景頗有幾分疲憊,當即入官舍休息。
次日一早,精力盡復的劉景,帶著諸葛亮、龐統等人,乘車出州部,前往襄陽南郊的官學,也是前身生活了兩年的地方。
說實話,三國群雄,劉表在劉景心中只能排在中游位置,認為他身為宗室,卻一心雍容荊楚,坐視社稷淪喪,誠非英雄。
但劉表有一點,劉景不得不感到佩服,那就是他來到荊州后,見沔南之地文學不昌,于是親行鄉射,建立學校,表顯儒術。
和他相同的還有孔融,在這個群雄虎爭,充滿殺戮的亂世,二人的做法,無疑為這個冰冷殘酷的時代,增添了一抹溫情。
漢代的官學,分為京都的太學,以及地方的官學,地方的官學一般多集中于郡、國、縣。
郡、國官學曰學,縣、道、邑、侯國官學曰校,中原某些文學昌盛的地區,就連鄉、聚都設有學校,稱之為庠、序。
明帝時,班固在《東都賦》中云:“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這當然是夸張之言,但本朝以來,學校較西漢時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卻是不爭的事實。
官學遍布郡、縣,但州一級卻不置,劉表在荊州,率先設立州級官學,也算是開創了先河。
毀于戰火的洛陽太學,諸生高達三萬余人,加上家人、奴婢,幾乎占到洛陽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荊州官學規模固然比不上洛陽太學,卻也有數千士子,負書荷器,自遠而至,潛心修學。
遍尋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規模的官學,即使曹操在許都重建的太學,亦有所不及。
若要問劉景亂世之中什么最寶貴,他會回答:“人才。”
荊州官學,就是一座人才寶庫,里面匯聚了四方才俊,所以昨日劉景抵達襄陽,尚未入城,就第一時間派兵護住學城,確保學校內的講師、學子不受騷擾。今日一早,便將官學定為出行的首站,以示對人才的重視。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主管荊州官學的,正是他的老師,五業從事宋忠。
宋忠乃是一名白首窮經、誨人不倦的儒者,極少參與政事,加之弟子劉景崛起于荊南,成為荊州的心腹大患,宋忠為了避嫌,一心躲在官學內教書育人。
劉景聽說近年來宋忠又收了幾名弟子,其中尤以益州廣漢人尹默學識精深,最為出眾。
由此也可以看出荊州官學的巨大影響力,就連益州人都不遠萬里,慕名而至,求學問道。
荊州官學坐落于襄陽南郊,襄水河畔,有墻垣,南北長百丈,東西寬八十余丈,周回二里,四面各開一門,隱然一城之貌。
由于官學學子及家眷眾多,為方便其等生活起居,官學附近還設有一市,名曰:“會市。”
里面除了販賣各種生活起居用品外,還販賣“經書傳記、笙馨器物”,買賣雙方,也都雍容揖讓,彬彬有禮,相比于尋常市井,更多了幾分文化氣息。
劉景對會市可謂十分“熟悉”,前身昔日游學襄陽,不好讀書,整日廝混會市,耽于玩樂,令宋忠直呼:“朽木不可雕也。”
不過隨著劉景起于市井,名聲日隆、勢力日盛,他的這段不堪過往,反而成為傳奇佳話。
君不見,當年世祖劉秀亦曾混跡于市井,還曾與人合伙買驢,跑起運輸業。高祖劉邦就更不用說了,其本就出身于市井。
古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不用劉景自己開口解釋,人們自然而然就為他找好了理由。
劉景車駕抵達學城北,宋忠事先得到通知,早已率領官學師、掾、諸吏數百人出城相迎。
荊州官學有兩大系統,首先是教育系統,五業從事宋忠之下,有師者五十人,另有孝義掾二人、業掾二人、易掾四人、春秋掾四人、尚書掾五人,詩掾五人,議掾、文學掾各二人……凡正式及輔助教學者多達八十余人。
其次為方便管理數以萬計的學子及家眷,官學內還設有行政執法系統,諸如法曹、賊曹、集曹、辭曹等,一應俱全,諸曹吏比教學者還多,人數超過百人。
除了官學師、掾、諸曹吏,學子們也紛紛趕來,或緣墻、或出城,翹首相望,一時間學城北門內外,人山人海,觀者如堵。
宋忠是劉景之師,他可不敢大喇喇乘車到其面前,離得尚遠時,他就急命車駕停下,帶著諸葛亮、龐統等人徒步行至宋忠面前,拜道:“弟子劉景,拜見先生,勞先生出迎,弟子惶恐。”
見劉景執師禮甚恭,宋忠心情大悅,托起劉景,含笑道:“仲達不必多禮,看到你有今日這般成就,為師亦與有榮焉。”
海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