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七十三章 盟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舉漢

  魯肅不愧是三國時代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能言善辯,口才了得,其以情義著手,大談孫堅安定荊南之功,及孫策救援長沙之義,消除荊南眾人的戒備之心,從而拉近彼此的關系。

  接著又將矛頭指向劉表,控訴其謀害孫堅,侵凌荊南,乃是雙方共同的敵人,最后順理成章的提出結盟共討劉表。

  劉景雖然已決定明年北伐劉表,但出于謹慎,他并未公開,眼下知情者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因此當荊南文武聽聞江東欲與己方結盟,共伐劉表,一時間眾人神態各異,或喜或憂,交頭接耳,竊竊私議,整個大堂,響起一片嗡嗡之聲。

  劉景端坐主位,目光環視堂中,輕輕咳了一聲,堂中霎時一靜,文武正襟危坐,不再私語。

  看到這一幕,魯肅神情略顯凝重,文人有傲骨,武夫負桀氣,可在劉景面前,不管是名士,抑或猛將,莫不肅敬恭順,不敢稍有逾禮,由此可知劉景威重。

  說實話,這等威信,就算是孫策在世時,亦有所不及,更勿提年輕無威望的孫權。

  沒辦法,孫策以一旅之眾,而攻占江東;劉景亦以一城之地,而全據荊南,論武功,劉景并不比孫策遜色半分。

  而劉景出身宗室公家,卻遠非孫氏這等寒門可比。且劉景本人德才兼備,名著楚地,乃荊州士之冠冕,這又是孫策拍馬難及。

  劉景自身幾乎沒有短板,是一名近乎完美的主君,昔日光武帝劉秀,至多也就如此罷了。

  這也就不怪魯肅、周瑜,心里對劉景忌憚甚深。畢竟,在他們看來,劉表虛有其表,劉璋暗弱無能,有他們籌謀輔佐,異日孫權必能兼并二者,全據長江,一統南方,建立帝業……

  可惜,去年劉景突然崛起于荊南,打破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魯肅、周瑜私下討論時,都認為江東絕不能對荊州劉景、劉表之爭,抱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心。否則稍有疏忽,使劉景統一荊州,必為江東大患。

  最佳的應對之法,是主動出擊,奪取江東上游的江夏郡。屆時不管荊州形勢如何,江夏在手,進可謀取荊州,退可保全江東,無不自如。這才有了魯肅“聯合劉景,共伐劉表”的建議。

  劉景見堂中安靜下來,目光炯然的看向魯肅,緩緩開口道:“孫討虜要和我結盟,共同對付劉鎮南?足下可知,我與劉鎮南之間,并無私怨,甚至早年曾受其恩惠,被舉為茂才。”

  劉景說到這里頓了一下,又道:“我之所以起兵抵抗劉鎮南,一是為故主張長沙報仇,二是不忍見荊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之前出兵武陵,也是因為天子拜我為安遠將軍,董督荊南四郡,乃職權所在。”

  劉景最后說道:“劉鎮南是天子正式任命的荊州牧,而我為零陵太守,為其臣屬,若率兵過江,進攻荊北,不管于公于私,都授人以柄,遭人非議。”

  魯肅心中早有腹案,不慌不忙道:“劉將軍自言曾受劉表恩惠,然此乃小恩小惠,相比于國家興廢,不足道也。劉表身為漢室之胄,不思挽救社稷于水火,內則妄興刀兵,殘害忠良,外則勾結袁紹,與國家為難。前年朝廷下詔孫(策)討逆,直斥劉表為‘逆賊’,詔命孫討逆與曹公并力擊賊。劉將軍舉兵伐之,不僅無過,反而有功于國家。”

  其實天子之前給劉景的詔書,也直呼劉表為“逆賊”,當然這多半不是天子自己的意思,而是出自曹操的授意。

  不過不管是誰的意思,總之有了這份天子詔書,劉景便可以理直氣壯的攻打劉表,而不必背負以下犯上,忘恩負義等罵名。

  劉景故作為難狀,這時就輪到諸葛亮登場了,只見他長身而起,出列慷慨言道:“將軍素有興復漢室之心,澄清四海之志,然荊南地處偏僻,遠離中原,不足以展將軍胸中抱負。”

  “荊州北及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沃野千里,土壤膏腴,谷稼殷積,實乃用武之國,足以濟大事。劉鎮南年事已高,沒有救濟天下之心,只有割據茍全之念,其為荊州之主,非國家之福也。”

  “將軍不妨取而代之,統合南北,以為濟世之資。屆時將軍驅荊楚之眾出南陽,孫討虜將吳越之兵出淮泗,勤王許都,覲見天子,漢室復興,指日可待!”

  當然,諸葛亮不會天真的認為孫權是一個心懷社稷的忠義之人,這都是說給魯肅的場面話。

  魯肅、周瑜能夠意識到的問題,諸葛亮自然不可能意識不到,解決劉表后,雙方必定反目。

  劉巴、桓階與諸葛亮一樣,都是荊南的最高決策層,亦是為數不多知道劉景北伐計劃的人,與江東結盟,符合自身的利益,二人自然也都投了贊成票。

  諸葛亮、劉巴、桓階先后表態,無異于風向標,一時間,眾人紛紛跟進。而一眾武將更是群情激昂,極力贊成,無一例外,恨不得立刻與劉表開戰才好。

  劉景見麾下文武眾口一詞,只好勉為其難地點頭,嘆道:“劉鎮南宗室長者,入主荊州以來,雖有侵擾荊南之失,然其內平寇盜,外御流賊,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境內晏然,使荊州成為亂世之中難得的一方樂土。若非為了國家大義,實不忍伐之。”

  魯肅出言道:“昔日隗囂雍容風議,亦有長者之譽,其虎踞涼州,刑政修舉,兵甲富盛,三輔耆老士大夫爭相歸附。可惜不識時務,坐論西伯,終不免敗亡。劉表,猶今之隗囂也。”

  “足下強辯,有儀、秦之風。”劉景苦笑搖頭。之后不再矯情,本就是為了人設,正所謂過猶不及,演的太過就顯得虛偽了。

  隨后雙方正式敲定盟約:明年三月,同時舉兵,劉景主攻南郡,孫權兵進江夏,一人一郡,瓜分荊北,誰也不吃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