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庭的答復,立刻通過遼國使團,傳回遼國國內。隨宋庭答復一起被送到遼主面前的,還有遼國正使蕭英的一份報告。
報告里,蕭英說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已經拜見過了宋朝那位唐王殿下,并且親眼看到,那位年幼的皇嗣,端坐在垂拱殿上,舉止、言談,都頗有威嚴。
第二件事情是,蕭英已經見過了宋人種痘時的情況。
證實了這個辦法確實存在,而且真的有效。
第三個事情,蕭英狀告副使,林牙劉六符,私自接受宋朝官員賄賂,而且,拒不認錯,請求耶律宗真給與責罰。
得報之后,耶律宗真立刻便召集了自己的大臣議事。
這時,已經到了八月初。
耶律宗真的宮帳,走到了遼國南京析津府,并入駐其中。
于是,他召集的自然都是遼國南京方面的大臣。
譬如遼國南京留守、晉王蕭孝先和遼太師、南京統軍使、南京行宮都部署、趙王蕭惠等人。
當然,還有跟隨耶律宗真的宮帳,一起行走的遼國中樞大臣們。
皇太弟,南北宰相耶律宗元,政事令、吳王蕭孝友,楚王、中書令蕭孝穆以及以尚父、太師、中書令、韓王張儉為首的漢臣。
“這是宋庭的答復……”耶律宗真,將剛剛送來的宋朝國書,遞給眾人,說道:“此外,宋帝已經任命其右正言知諫院富弼為正使,率團來我朝,商議此事!”
“卿等怎么看宋庭的答復?”耶律宗真問著他的大臣們。
眾人互相看了看,遼國南京留守、晉王蕭孝先起身道:“陛下,以老臣愚見,此事不妨答應下來……”
“晉王這是被宋帝的條件,撓到了痛處了吧?”南京統軍使、趙王蕭惠立刻就諷刺起來:“晉王就這么想將太后迎回來嗎?”
晉王蕭孝先就是當年蕭搙斤專權時的樞密使,替蕭搙斤誅殺了許多遼圣宗和蕭菩薩哥的舊臣。
那他為什么能活下來,甚至依舊身居高位呢?
三個原因。
第一,耶律宗真政變的時候,蕭孝先非常配合,主動交出了兵權,在第一時間表達了忠心。
第二,蕭孝先的侄女,就是耶律宗真的皇后,梁王耶律洪基的生母,而且,他的兩個弟弟都是遼國的重臣——遼中書令、楚王蕭孝穆以及遼政事令、吳王蕭孝友。
其中蕭孝穆就是耶律宗真的皇后蕭撻里的生父。
蕭孝穆更是鐵桿的帝黨,而且,還是遼國高層中少有的開明正治人物,遼圣宗改革的急先鋒。
這位楚王有句名言:不能移風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如是乎?
翻譯一下,就是:當官不移風易俗,改變風氣,不如回家賣紅薯。
而矢志于繼承父業,繼續改革的耶律宗真,當然離不開蕭孝穆的輔佐與支持。
第三個原因,則是傳統。
耶律家和蕭家的聯姻,是遼國建立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情。
對耶律家來說,蕭家就等于舅家。
而且,對契丹來說,蕭家其實不是一個家族。
而是一個龐大的,足可影響到遼國根基的兩個強大氏族的聯合體——契丹乙室部與撥里部的高層貴族。
那他們怎么全部姓蕭了?
答案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腦殘粉。
這位遼國太祖建國稱制后,深深的認為,自己就是劉家的后代,是大漢帝國的繼承人。
于是,他命令將耶律氏的漢姓定為劉氏。
又賜世代輔佐耶律家的乙室部與撥里部姓蕭,命令這些忠心耿耿的爪牙,像漢朝的蕭何家族拱衛漢帝劉氏家族一樣,拱衛和保護耶律家的統治。
所以,耶律氏讀作耶律,寫作劉氏。
所以,在事實上來說,遼國皇室耶律氏和其后族蕭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皇帝和外戚的關系。
他們還是正治、軍事和權力上的盟友。
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皇帝可以處死那些觸犯了自己的蕭氏貴族,但無法消滅蕭氏。
因為蕭氏被消滅了的話,耶律家也就離死不遠了。
基于這些原因與理由,耶律宗真政變成功后,也只是將蕭孝先流放到南京,進行軟禁,等他鞏固了權力后,就解除了軟禁,只是貶為晉王。
因為他的兒子耶律洪基,需要蕭孝穆兄弟的保駕護航。
但也因此,蕭孝穆兄弟,成為了蕭惠的眼中釘。
有事沒事就要撩撥一下。
道理很簡單——如今的遼國皇太后是蕭孝穆兄弟的姐姐,現在的遼國皇后是蕭孝穆的女兒,蕭孝友的侄女,若未來的遼國皇后,依舊出自這個家族。
那其他家族還要不要混了?
所以,哪怕蕭惠家族和蕭孝穆的家族,都同出淳欽皇太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卻也難免針鋒相對。
蕭孝先聽著自己那位遠房堂弟的諷刺,他微笑著道:“難道齊王認為,陛下不應該迎回皇太后,以盡孝道嗎?”
“難道齊王想陷陛下于不孝的境地?”
若是幾年前,蕭孝先還沒有這個膽子,因為彼時他外甥還小,且耶律宗真的地位還未穩定。
但現在,今時不同往日了。
前年開始,遼國就在蕭孝穆的主持下,進行了一次全國范圍的人口普查與登記。
如今,這項活動已經結束,遼國境內的人口被再次統計了一次。
徭役與賦稅,也都因此得以平均分配下去,耶律宗真的統治因此大大穩固。
現在,哪怕蕭搙斤被迎回,對于耶律宗真的統治也造不成任何影響了。
“海里!”蕭惠高聲喊著蕭孝先的契丹名字:“你不怕死嗎?”
“假如是忠于陛下而死,蕭家兒郎,心甘情愿,甘愿引頸就戮!”蕭孝先俯首而拜,看著耶律宗真,磕頭道:“陛下,倘若您懷疑臣,那就請讓臣死在您面前,再讓人將臣的心肝挖出來看看是否是紅色的!”
這下子蕭惠抓瞎了,他只好跟著跪下來,拜道:“陛下,老臣當年奉先帝之命,討伐高麗,面對高麗蠻子的弓弩,始終不改其色,后來受先帝之命,三討阻卜,受創三十余,無一在后背!”
“若問忠心,滿朝上下,除了韓王之外,誰還能與臣相比?”
耶律宗真聽著,腦瓜子都大了。
他連忙下場,扶起這兩位老臣,道:“兩位愛卿,皆朕肱骨之臣,皆為大遼忠臣,朕始終不渝,堅信不疑!”
“兩位愛卿,就不要再為一些細枝末節,做口舌之爭……”
“先談談,南朝這個回復,我朝如何應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