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093章 NSR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科學大佬的文藝生活

  什么是機械零件失效?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搞過工程的基本上都知道一個擰螺絲的故事。

  同樣品牌的汽車型號,有原裝進口和國內組裝之分。

  德國原裝時,工人擰螺絲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執行進三圈再退半圈;而在華夏組裝的時候,車間的工人覺得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直接進兩圈半不就行了嗎?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半圈的影響就出來了,同樣的汽車型號,國產車的某些零件明顯比進口車故障和維修率高。

  其實這就是一個機械零件失效的問題。

  螺絲在擰緊后,為了防止松動,應該額外施加一個預緊力,因此松半圈后預緊力將消除。螺絲在擰緊后處于彈性形變中,尤其是在搞溫和震動載荷的情況下,長期這樣持續壓力會產生蠕變,螺絲變成塑性變形后,其強度會大幅下降甚至失效。

  退回半圈是讓彈性形變恢復一些,同時消除預緊應力,以后螺絲在持續壓力的變形還是在彈性形變之中,產生塑性應變和失效的幾率大幅降低,使螺絲能保持持續高強度的壓力。

  而直接擰兩圈半是達不到這樣效果的。

  于是,也就造成了很多德吹或者日吹,上網的時候基本上都能看到一些德吹或者日吹,機械工程怎么樣怎么樣,匠心精神、嚴謹執著等等。

  還拿汽車發動機水平出來進行驗證。

  慕景池對此一笑而過,不予爭論。不可否認華夏和德國、RB存在著差距,但德國和RB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

  就算有那么強,其實也不用太過于擔憂。

  現在全世界造汽車最好的國家是誰?

  德國、RB和意大利。

  三者有什么共同點?

  都是戰敗國!

  而其他的一些戰勝國,包括美國在內,在汽車領域都不如三個戰敗國。

  你以為這是巧合?

  德國、RB和意大利就像是被智子鎖死的地球,他們的科技上限被鎖死在機械時代了。

  否則,你怎么解釋機械制造如此牛叉的日德,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計算機芯片方面表現一般。

  反而是汽車做的一般的法國,卻擁有世界第二的飛機制造能力。

  角度清奇一些,換個角度來思考。

  假如你是一名頂級的華夏理工人才,在不考慮移民和收入的情況。

  你能從事的職業有:去華科院研究原子彈、去北方工業研究導彈、去航天局研究登月、去國網研究超高壓、去大連造船廠造航母、去商飛造大飛機、去鐵老大研究高鐵、去華為研究通信和麒麟,去AT研究寫代碼、去上汽或者吉利研究發動機等等。

  但如果你生在德國,那么你最好的選擇就只有一個,去大眾研究發動機。

  再簡單一點,你是愿意去研發發動機,把內燃機的轉換效率提升百分之幾,還是愿意去研究航天發動機。

  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華,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送上無垠的宇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星空之上?

  所以,不用太擔心。

  隨著華夏的人才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各種理工科研,華夏和世界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小。

  又扯遠了,回歸正題。

  機械零件失效分析是一個大課題,一般包括過量變形、斷裂、疲勞斷裂、磨損失效、腐蝕失效、蠕變變形和斷裂失效。

  華夏的發展一直都受到材料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研發、材料應用以及材料科學理論等等方面。

  而很多關鍵的技術或者理論,其實并不是開放的,也不會形成論文放到數據庫里供人學習。

  比如航空發動機的相關尖端技術和材料應用,根本找不到。

  要不然華夏的航空發動機也至于說是零基礎。

  為了突破航空發動機,華夏已經在收購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主席已經確認了這一消息。

  只不過這筆交易依舊在反壟斷委員會的審核之中。

  可想而知國外對華夏的封鎖。

  而一旦收購成功,華夏的航空發動機研發也就不算是零基礎了,就算買不來那些工程師,僅僅只是那海量的設計圖紙,也是值得的。

  為什么慕景池說張楚陽他們團隊是大功勞,是因為他們的這個材料斷裂損傷課題在材料運用和材料理論方面有著重大推進作用。

  斷裂力學和損傷力學在材料中的研究一直低于國外的研究水平,華夏在材料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方面還是處于落后的。

  雖然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打破國外封鎖的成果,但綜合材料實力而言,華夏比不上歐美。

  而且國外很多大型實驗機構和跨國企業的研究成果并不都會向外公布,很多新材料科研成果轉化為材料成品再往外賣。

  材料是一切工業的基礎,沒有性能好的材料,一切都是空談。

  比起其他方面的儀器設備或者專利技術限制,國外在材料方面的限制顯得更為徹底和隱蔽。

  限制了材料,有再好的技術又能怎么樣?

  但張楚陽他們團隊進一步推進了材料斷裂和損傷方面的理論研究,在以往的材料研究上更進了一步。

  弄明白了材料的斷裂損傷原理,知曉了更多材料內部的變化,那么就能有針對性的在材料運用的時候進行相應改進。

  這一步影響的同樣也是涉及千億元的材料市場,而且在軍工方面也有著極大的運用。

  所以說意義重大。

  只不過一般人難以看出來而已。

  身為課題項目組的一員,張楚陽也與有榮焉。

  “我哪里有什么大功勞啊,都沒起什么作用,只是沾著他們的光而已。”張楚陽還是一枚害羞的同學,被慕景池這樣夸獎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可惜僅僅只是斷裂損傷失效,在整體的機械零件失效方向上,我們和國外差距還很大。更不用說極端條件下的機械零件失效,那又是更為復雜的課題。”

  盡管臉色潮紅,但張楚陽還是沒有被這科研的成功徹底沖昏理智。

  這個課題本就是屬于楊教授極端條件團隊下的項目,而他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透明,雖然天賦有,但在這次課題中的作用,并不大。

  “不用著急,起碼能發SCI的頂刊的子刊了。”

  慕景池安慰著張楚陽,雖然通訊作者肯定不用想,但針對于這整個課題而言,他們這些參與者,也都是能夠發論文的。

  大方向的論文肯定是沒戲的,但是整個課題中的細枝末節,還是可以讓他們這些參與者發的,運氣好的話能混個第一作者。

  張楚陽撓了撓腦袋,笑容綻放,“我覺得可以投NSR。”

  慕景池豎起大拇指,“可以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