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008章 大佬的圍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科學大佬的文藝生活

  一般成績不好的學生是不會主動對答案的,反倒是學習成績好的非常樂忠于對答案,比如張楚陽。

  “怎么樣?”

  雖然說是考試,但其實和高中大學時候的考試并不一樣。楊教授也沒在辦公室監督著,其他不用參加考試的研究生也做著自己的事情,辦公室和實驗室兩頭跑,忙得不可開交,也顧不得慕景池他們的考試。

  時間是兩個小時,選擇題和填空題是沒有的,都是大題。

  “還行吧!”

  慕景池回應著張楚陽的問話。

  題目難度確實有,但或許是這段時間的‘思維活躍’對慕景池的能力提升很大,將材料學的知識理解得非常透徹。

  雖然每一道題目中所蘊含的知識點都非常多,顯得知識范圍廣而深,但其實內在都是有聯系的,只要將材料學相關知識吃透,便可以做到以點帶面,將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體系搭建起來。

  剩下的,就十分簡單了,所以慕景池并沒有感覺到難度很大。

  考試只是其中的一環,這一環過去之后,該干什么還是繼續干什么。

  而在另一邊的楊文武辦公室,則是有幾個老師在共同看著慕景池他們的試題。以楊教授為首,其他的人也是華清大學的人,基本上都是材料學院的老師。

  只不過對于材料研究的方向不同。

  現在專業分類越來越細,材料學也不例外,一個小類的材料突破可能都需要團隊窮盡幾年的時間,甚至于更長。

  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突破。

  材料學的研究,實在是太難了。難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各種學科的交叉;難在材料基礎理論的不完善;難在材料制備工藝上的復雜和不確定等等。

  “楊教授,有沒有特別有天賦的學生?”開口的是楊文武多年的老朋友、老同事周教授,周明玉。同樣也是華清大學材料學院的教授,工程院院士。

  “你那邊呢?”楊文武戴上眼鏡,看著試題,不抬頭的反問了一句。

  周明玉的方向在高分子復合材料方面,也是火熱的方向,報考他的學生也不少。和楊文武差不多,他每年也會來一場考試。

  不論是資格還是成就,這辦公室中屬周明玉和楊文武最強,其他教授相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

  不過,這差一些的在外面人看來也是大佬。

  “還行,我那邊有兩個好苗子。”周明玉也是撫了撫眼鏡,大家情況差不多,都戴上眼鏡了,“你也看看。”

  說著的時候,周教授將手中的試卷套題遞過去。

  考試并不是單一的試卷,而是一整套,涉及方方面面。而這也是給學生一個選擇,學生的精力和時間畢竟有限,有的在某一方面特別有天賦,也最為擅長。

  以此便可以著重考察學生在某一類上面的能力和態度。

  楊教授也笑了起來,“我這里也有兩個好苗子。”

  同樣的,楊文武也不甘示弱的將手中的試題套遞過去,赫然是張楚陽和慕景池的。

  其他教授和副教授看著這兩老又一次的‘爭斗’也是樂得參與進去,周教授和楊教授是多年的好朋友,多年的同事了,這種‘爭斗’對于兩人而言,都是一種樂趣。

  “嚯,周老的苗子不錯啊!這基礎功底夠深厚的啊!條理清晰,穩中求進,還沒落入陷阱之中,是一個科研的好苗子。”

  “這個也不差,有自己的思路,充滿了靈性,解題思路別具一格,具有發散性、創造性思維。”

  這是針對于周教授的兩個好苗子,確實是好苗子。

  能夠被這辦公室中的大佬這般點評,已經足夠被稱得上優秀了,一般的人在這群大佬口中可能連一般般的評價都得不到。

  楊文武亦是點點頭,“不錯,確實是兩個好苗子。”

  他們不管是學識程度、科研經驗亦或者是人生閱歷,都足夠深厚。對于這些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態度,基本上一眼看過去就明白了。

  甚至于老練的還能通過筆跡研究研究心理學。

  然后這些老師們又轉移到了張楚陽的試題上來,“班級長期排第一的張楚陽啊!”

  尖子生自然是能夠得到老師關注的,就算這些大佬平常忙著搞研究,但對總是排第一的張楚陽還是很有印象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學生,對材料有熱情。”翻開張楚陽的試題,大佬們看得更細致了。

  “張楚陽應該已經形成自己的材料知識結構了,這些題目的解答方式能明顯的感覺到他的輕松,從第一題直接做到第七題,直到第八題才遇到困難,知識面非常廣。”

  “確實,解題思路簡單但卻直指核心,沒有任何多余的計算,可謂是一針見血。”

  周明玉也點點頭,表示同意。爭斗只是作為一種樂趣而已,對于好苗子的看重,他和楊文武是一樣的。

  楊文武的嘴角勾勒出弧線,看得出來他很開心,“你們再看看下一份,慕景池的。”

  大佬們也不需要仔細研究張楚陽的解答結果,只要思路不錯,基本上就不可能出錯了。是以便都轉向了下面的慕景池試題。

  “慕景池這名學生我也有印象。長得好看,很受小女生歡迎,就是有些內向,不愛和人說話,表情有些冷,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有老師發表了自己對慕景池的印象。

  “嚯,好家伙,這慕景池的知識面也太廣了吧?對知識的理解也很到位,從第一題直接順暢到第十六題?”

  要知道,他們這些大佬出的題目,都是直指本質的,越往后去,涉及的知識就越多,數學、物理和化學的交叉也就越多,沒一定的能力是完全不行的。

  “不只是廣,對知識的理解也已經達到極深的程度了,至少在某些方面已經不輸三年博士生了。”

  “你看他的解題思路,沒有對于知識的透徹理解,是絕對做不到如此靈活運用的。”

  “現在的學生比我們那個時代真的要厲害啊!僅僅只有兩個小時,身為本科生的慕景池能做到如此的程度,絕對是天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