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冠冕唐皇

  “圍殺突厥賊眾,不得縱走一人!”

  契苾明本就沒打算要與突厥善了,不過是顧忌那些唐人性命,此時俘虜已經接回,再見突厥陣勢自崩,更無遲疑,再不理會那惶恐拜于馬前的突厥梅錄,直接再下殺令。

  概不留俘,本就是唐軍今次作戰所接受的最高指令,所以盡管眼見突厥貴人出降,也并不有損戰意。特別是在見到突厥賊眾竟將大唐平民性命作為要挾的時候,心中更是憤懣難當,此時得聞中軍號令,便再無顧忌,奮起余勇,直向突厥賊陣殺去。

  突厥軍眾于戰場敗退,本就志窮,且敗退回營陣不過短時,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重整部伍,又在此時營陣內部爆發內訌,士氣更是一泄無疑。

  或還憑著一點求生之念不愿屈服認命,奮起余力向四邊沖殺,一時間有些地方倒也沖破了唐軍的戰陣封鎖,逃往郊野之中。畢竟此地唐軍不過五千之數,能夠仗著勢力壓制突厥,但若說將突厥近萬之眾完全封鎖圍困,也很難做得到。

  此時的默啜早已經換了一身尋常營卒的裝扮,身邊所追從也只有近百之眾,此時游弋在營陣外圍,窺得一方唐軍封鎖之勢被沖散,便直率親信從此處沖殺而出。

  這一處唐軍軍眾幾百人,凡視野所見之敵,俱都迎頭而上,揮刀劈砍。此時早已經潰不成勢的突厥軍眾們,唯知拼命逃散,更難以軍法勒令約束。這樣的敵人,自然不是仍然戰陣扎實的唐軍對手,凡所當面,無不拋尸。

  但人力畢竟有窮,就算唐軍此際再怎么悍勇無敵,能夠劈殺的唯有眼前之敵,但對于從更遠處潰逃于外的突厥軍眾,則就追之不及、力有不逮。

  默啜一行借了這短時間的混亂,成功沖出了唐軍對此處戰場的封鎖,回首再望時,只見戰場上唐軍已經在有意識的收縮戰線、擠壓突厥軍眾的活動空間。

  至于那些早已經喪失了軍令約束的突厥軍眾們,則就擠在河灣處那漸顯逼仄的空間中,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真正能夠逃出戰陣的,只是少數。

  “可汗,還是從速離此,若唐軍回身再追,更有大禍!”

  跟隨默啜一起沖出戰場的野恭眼見默啜神情灰敗,頗有流連不舍的意思,忙不迭開口勸道,并上前托起默啜坐騎的韁繩,便用力拖曳起來。

  “今日之敗,我必十倍奉還!”

  默啜聞言后,臉上閃過一絲頗有痛苦的決絕,接著便揮起馬鞭,直向戰場東南方向遁逃而去。

  他今次所以棄軍而逃,并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惜命,而是在聽到幾名部落小酋的勸諫后,意識到再戀戰于此、已經很難再有好結果。

  從實際的戰力對比看來,此境突厥軍眾無疑是有著與唐軍繼續鏖戰的能力,但默啜還是低估了那些突厥小酋們對于唐國發自肺腑的忌憚與畏懼。

  幾十年前的失敗,讓這些突厥貴人們至今不能釋懷。眼下這些突厥貴人們,既有對先輩榮光的惋惜與追慕,又對結束突厥霸權的大唐既恨且畏。

  這種復雜的心理,落實在實際行動中,那就是如果能有機會咬上唐國一口,這些突厥貴人們絕不惜力,人人樂此。可一旦面對唐國的打擊報復,他們便驚慌得不能自已。

  此番突厥南下,殘殺俘虜了眾多唐國的民眾,更洗劫了唐國的府庫,還煽動其許多內附胡部的動亂,這無疑是已經將唐國得罪到了極點,彼此之間已經完全的和氣無存。

  但就在這樣的局面之下,那些部族小酋們居然還幻想著要與唐國進行談判,以求活命,這樣的想法簡直就是愚蠢至極,異想天開!

  但無論這想法再怎么愚蠢,默啜卻不能等閑視之,因為這是那些部落小酋們在生死關頭真正的心意體現。

  大概在他們看來,強大如頡利可汗,都要入唐蹈舞求活,他們這些部族小酋,本來也都是生活在唐國羈縻之內,偶因不忿,成為跳戶出家的野狗,眼下再回到大唐管制之下,似乎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唐國的羈縻邊策,包容百族,早年間頡利可汗兵臨渭北,逼迫唐國皇帝簽訂城下之盟,但在放棄自尊之后,仍能在唐國的庇護之下了此殘生。這也是許多胡部雖然怨唐反唐,但在力有不支后又向唐國投降的一個原因。

  當然若僅止于此,倒也不至于讓默啜拋棄全軍而輕裝出逃。他甚至不需細思,便能勾勒出這些人內心里更進一步的想法。

  唐國的羈縻政策雖然寬容,但也并非能夠包容百罪。今次突厥入寇原州,的確是狠狠的得罪了大唐,更不要說他們這些復國遺民在唐國眼中本就罪加一定。

  因此想要活命,單單的投誠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多的表現。作為突厥現任可汗又統軍在此、而且力主此次入寇原州行動的默啜,自然就是這些人獻給大唐朝廷最好的禮物。

  就算這些人眼下還未有此類想法,但唐國大將也一定會提出類似的要求。默啜新汗繼位,本就恩威不著,再加上此時的郁督軍山牙帳中還有葉護咄悉匐留守,就算將默啜獻給大唐朝廷,汗國仍然后繼有人,那些人賣起默啜來,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這才是默啜逼不得已,要棄軍出逃的真正原因。隨著唐國的援軍在他計劃之外突然出現,基本上就宣告著他今次冒險入寇唐國的行動已經算是失敗了。

  默啜并不畏懼承擔失敗的代價,畢竟這本就是他的選擇。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慘敗而歸、回國向牙帳群臣請罪的準備,但卻絕不甘心因此一敗就放棄掉未竟的霸業,使自身成為一些斗志軟弱之人向唐國求活的籌碼!

  且不說棄軍而逃的默啜,河灣此處的戰斗隨著突厥本身營地的嘩變一時間變得更加激烈起來。但是很快的,這種戰斗烈度便快速降低下來。

  其實經過將近大半天的苦戰,唐軍將士們也已經是人馬疲乏、將難為繼。

  可對面的突厥則崩潰的更快,除了一開始動亂剛剛爆發的時候,有一些突厥軍眾趁著唐軍合圍之勢未成而沖出了唐軍的包圍,剩下那些突厥軍眾們則是一鼓而竭,完全沒有了繼續戰斗的氣力與士氣,眼見眾多同伴被唐軍所屠戮,許多人紛紛棄械伏地請降。

  唐國驕悍強盛,的確是一個可恨的敵人,但向唐國投降,其實也并不是一件多么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這是突厥上下普遍的看法,畢竟河曲六州還生活著足有十幾萬賬的突厥遺民,至于其他雜胡,則就更加的不可勝數。投降唐國,未必是死,負隅頑抗,則必不活,這基本上已經是突厥人的一個共識。隨著眾多突厥軍眾伏地請降乞活,唐軍在正面戰場上所承受的壓力更小,得以集中力量繼續清剿戰場上仍存頑抗之志的突厥游卒。

  再悍勇的戰士,一但斗志全無、主動的拋棄掉手中弓刀,則骨氣、尊嚴也都一并拋盡。

  哪怕眼見到手足同袍在自己面前不斷的遭受屠戮,也都全無同仇之念,非但不敢再揮戈抵抗,反而在心中暗暗埋怨那些同伴們不識時務。如果大家都能放棄抵抗,便可以讓唐軍更早的停止殺戮,也能讓他們更早的知曉接下來命運如何,不必再忐忑等待。

  很快,馬嶺坡下的戰場上便再也沒有仍敢游蕩逃竄的突厥軍眾,除了大量的陳尸之外,足有數千突厥賊眾棄械而降。

  一場大戰后,唐軍人馬也是疲憊不已,但輝煌的勝利給人心帶來的鼓舞,足以讓他們暫時忘記疲憊。清掃了一些不恭賊眾后,他們又結成百人隊伍在戰場上收撿突厥軍眾所遺落的鋒戈。

  另有騎兵結陣,用長槍、馬鞭將那些投降的突厥軍眾們驅趕到苦水河畔,并順便勒令他們沿途解下甲衣戎袍。

  到了這一步,那些投降的突厥軍眾已經隱隱感覺到不妥,因為到現在為止,唐軍統帥仍然沒有對他們這些降眾有絲毫交流。但是出于對唐國長久以來羈縻包容諸胡降人的態度,內心仍在不失僥幸的自我安慰。

  可是當這幾千突厥軍眾于河谷排列起來之后,唐軍軍陣中再次響起了沖鋒的號角聲。

  “犯我疆土,虐我生民,殺!凡悖大唐律法者,一個不留!”

  契苾明抬手一揮,戰馬鐵蹄便向那些早已經斗志全無、片甲不存的突厥軍眾們飛踏而去。無論殺俘祥或不祥,這些突厥孽余本就是靠著飽啖唐人與諸胡血肉而自肥壯大的天厭之人,若不殺之,則天道不公、王道不威!

  日落之前,河灣處的屠殺漸漸結束,再看去,坡嶺俱成赤土,川流為之泛紅。看一眼尸橫遍野的修羅場,契苾明沉聲道:“今日暫歸馬嶺堡休整,明晨收割首級,筑成京觀,以關內道大總管令傳告四野諸夷入堡來叩,逾時不入,即為賊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