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
  節度使趙珙噗通一聲,跌倒在地上。
  “將軍。”
  “將軍你沒事吧?”
  心腹趕忙將趙珙扶起。
  趙珙起來后,直接推開心腹,走到斥候面前,雙眼布滿血絲道:“你剛才,你剛才說了什么?!”
  趙珙萬萬沒想到,他剛才還沉浸在未來幻想的喜悅之中,可轉眼間,就給了他這么一個打擊。
  “將...將軍。”
  斥候顯然也沒嚇傻了,結結巴巴道:“朔方...朔方節度使戰死,朔方被梁王平定......”
  斥候話音剛落。
  北庭節度使趙珙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完了。
  徹底的完了。
  北庭節度使趙珙滿臉絕望!
  趙珙倒是沒有想過,斥候假傳消息的情況。
  朔方節度使戰死一事,何等重大,區區一個斥候,就算有十個膽子,也不敢說謊。
  再說。
  朔方發生的事,很快會傳遍天下。
  因此,在趙珙心里,斥候說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確鑿無誤......
  “不可能!”
  “怎么可能!”
  “以朔方王的底牌,怎么可能會輸給梁王?”
  “并且還是這種大敗,連自己都戰死了......”
  北庭節度使趙珙到現在,仍舊感到匪夷所思。
  在趙珙看來,這種結果,簡直不可思議。
  朔方王是誰?
  坐鎮大唐西北,擁兵六十萬,麾下有神魔坐鎮,更是安史之亂的最終受益者。
  按照道理,朔方王一旦起事,造成的影響,必然不會比安史之亂弱。
  但事實呢?
  以斥候所說,朔方王連朔方一地,都被走出,就直接被平定了。
  這怎么可能?!
  朔方王麾下的神魔呢?
  朔方王從安史之亂中獲得的好處呢?
  北庭節度使難以置信。
  只是,此刻,事實擺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大唐天子......”
  北庭節度使深深的嘆了口氣。
  他也開始反應過來。
  朔方王之所以戰死,恐怕并非沒動用那些底牌。
  而是動用了,但卻沒有效果......
  也就是說,在朔方王與大唐天子的較量中,朔方王一敗涂地......
  北庭節度使難以想象,當今的坐在龍椅寶座上的大唐天子,究竟動用了什么手段,無聲無息間,將朔方平定......
  “將軍,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心腹走到趙珙身邊,壓低了聲音,問道。
  “雖然朔方王戰死,但我們北庭的大軍,已經全部調動完畢,只能將軍一聲令下......”
  心腹話還沒說完,趙珙頓時頭皮發麻。
  “住嘴!”
  趙珙狠狠的瞪了心腹一眼。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位心腹,竟然如此大膽。
  沒聽到朔方王都戰死了嗎?
  這個時候,他北庭節度使,何德何能,敢造反起事?!
  “將所有大軍調回。”
  北庭節度使趙珙快速說道。
  趙珙說完,抬頭望向長安位置,目光閃過一絲敬畏。
  如今,趙珙心里期望著,天子對他調兵的行為,絲毫不知。
  只有這樣,他北庭節度使才能活下來......
  此時此刻,北庭節度使趙珙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活下來......
  長生殿。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
  既然等到了張居正,現在就應該處理處理北庭節度使的事了。
  北庭節度使與朔方節度使暗中勾結,甚至兩者相互呼應,打算一起造反,這些曹正淳早就有了確實證據。
  既然如此,李祀自然不可能繼續留趙珙一命。
  “來人。”
  李祀話音剛落,近侍太監快步走入:“陛下。”
  李祀掃了近侍太監一眼,開口說道:“傳朕旨意,賜北庭節度使趙珙一杯毒酒。”
  李祀話音剛落,近侍太監身體一顫。
  “遵旨。”
  近侍太監退出長生殿,準備讓人傳達皇帝的旨意。
  近侍太監離開后。
  李祀冷笑著從龍椅寶座上站起。
  李祀走出長生殿,雙目微凝:“趙珙,朕倒想知道,圣旨之下,這杯毒酒,你到底是喝,還是不喝!”
  李祀心里清楚,北庭節度使現在,應該已經知道朔方被平定一事。
  這個時候,趙珙會是什么感覺?
  惶恐?
  害怕?
  恐懼?
  這個時候,趙珙究竟有沒有勇氣,敢忤逆圣旨呢?
  李祀有些好奇。
  只不過,不管趙珙喝還是不喝,他的結局已然注定。
  李祀絕對不會放過,任何威脅到大唐江山的人活著。
  哪怕他是坐鎮一方的節度使!
  翌日。
  大唐早朝。
  文武百官站在太極殿前,依次順著御道兩邊,走入太極殿。
  朝堂群臣們到齊后,李祀坐在龍椅寶座之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因為平定了朔方一地,加上召喚出張居正這么一個合適的內閣首輔,李祀心情不錯。
  “謝陛下。”
  群臣們這才敢起身。
  直到這時,臣子們才發現,在朝堂之中,多了一位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人。
  不僅如此,這個人還站在右側首個位置。
  按照規矩,這個位置是大唐宰相站的位置。
  剎那間,文武百官心里浮現一個念頭。
  今天的朝堂,恐怕又有大事發生了。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掃了眼大殿,目光落在張居正身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近侍太監剛說完,站在右側首位的張居正站出列,拱手道:“啟稟陛下,草民有事要奏。”
  因為皇帝到現在,都沒給張居正一個官職,因此,哪怕在朝堂之上,張居正也只能以草民自居。
  張居正走到殿前,躬身拜道:“啟稟陛下,大唐國力日漸上漲,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商業逐漸繁榮。”
  “然,官吏之間,卻缺乏有效的監督制度,地方官員玩忽職守,泄沓成風......”
  “草民以為,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
  “草民請求,加強地方官員的考核標準,以‘課吏職’為手段,任何沒有達到考核標準的官吏,以清退淘汰為懲治方案......”
  張居正的話響徹在太極殿上。
  剎那間。
  滿朝文武臉色變了。
  張居正這般話語,是在挑戰大唐的官吏體制啊!
  沒有哪個官員,愿意看到自己的頭上,出現一柄隨時會落下的刀。
  地方官員不愿意。
  他們這些朝中大臣,也不愿意。。
  一時間,太極殿上,臣子們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向文武百官,面色平靜,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