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候,朝廷發行了一種紙幣叫做“會子”。宋朝人成功地把紙變成了錢,然后又成功地把錢變回了紙。最終被紙幣吞噬。
北宋的紙幣叫做交子,南宋的叫做會子。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宋朝廷是非常注重控制發行量的,除了定期回收,還時不時用金、銀和銅錢等硬通貨回購紙幣。因此紙幣的幣值比較穩定,信譽良好。再加上紙幣輕便容易攜,民間非常歡迎。
而后來大宋發現,這種先進的貨幣制度,好像能開發出一種新的“割韭菜”方式。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開禧北伐,耗資巨大。大宋創造性地靠增發紙幣補齊了赤字。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增發貨幣彌補財政赤字的案例。
開禧二年,大宋發行的紙幣量相當于大宋一年的財政收入。這對大宋來說誘惑太大了。宋朝的皇帝和官員們嘗到了超發貨幣的甜頭就如同注射了海洛因爽得停不下來了。
大宋滅亡前,會子發行量甚至超過十萬萬貫。宋朝暴發了惡性通貨膨脹。
以最關鍵的糧食為例,開禧北伐以后,東南米價由每石二到四貫,增長到十貫;宋蒙戰爭暴發后,更是飆升到每石一百八十貫。
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外有強敵,內有腐敗,大宋就此滅亡。大宋滅亡的時候,距離開禧北伐濫發貨幣僅僅過了七十年。
滅宋之后的元是蒙古人建立的國家,野人頭腦,什么都不懂。
此前,中國所有的貿易大多都是用自己的絲綢、茶葉和瓷器換取貴金屬,要不就是以物易物。
蒙古人偏偏反著來,到哪里都帶著一群色目慕斯林做生意,硬是讓慕斯林把中國這點硬通貨都給折騰到中東去了。中國沒錢了。
這個時候,蒙古貴族們發現,紙幣是個好東西啊。于是忽必烈中統元年十月宣布,以本朝發行的新紙幣“中統鈔”來回收宋朝的會子。匯率大概是會子五十貫兌換中統鈔一貫。
騷韃子能懂多少東西?中統鈔同樣超發嚴重,元朝把宋朝的路又走了一遍,結果可想而知。
到了大明洪武皇爺時,皇帝陛下認為元朝滅亡是因為金融管理太過松懈了。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缺錢”,于是國家開始搞起了“計劃經濟”。任何一個錢荒國家,“計劃經濟”都是大救星。
但是,明朝仍然發行紙幣。洪武十三年,立倒鈔法,允許以舊鈔向國家換新鈔,但要繳納工本費。
不得不說洪武皇爺實在是忒不厚道,寶鈔紙質較差,難以耐久不說,且大明的紙幣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江西、福建一帶二貫紙鈔只能換銅錢五百文。永樂二年,米一石一度值鈔一百貫;五年,米一石值鈔三十貫。宣德初年,米價已達到寶鈔伍拾貫;宣德七年,寶鈔一貫只值銅錢五文。正德年間,寶鈔形同廢紙,朝廷也不再發行紙鈔,寶鈔被放棄。
若不是后來,西班牙人在美洲弄到了黃金白銀來大明交易,大明得到了貴金屬,否則興許用不著到崇禎十七年,嘉靖時大明就會完蛋。當然,后來英法在大洋上一再打劫西班牙運金船,加上三十年戰爭,大明后來得不到貨幣輸入,同樣跟契丹一樣,死得那叫一個慘。
當然了,美洲的金銀挽救了大明,同時也催生了東南海盜倭寇和東北建州女真,結果還是一樣。
正是由于紙幣實在太有誘惑力了,對李存真來說簡直就是魔力,讓人無法抗拒,所以李存真不敢輕易嘗試第一口。
即便發行紙幣,李存真也打算立法,以法律約束紙幣發行,不再走前朝的老路。
印錢一時爽,卻不能一直印錢一直爽,印到最后統統完蛋。李存真有感于前車之鑒,因此大規模地儲備金銀以為準備金。
那么,以黃金白銀作為紙幣和銅板的背后支撐就一定安全嗎?
“當然不安全了!”
這一點李存真和師兄討論過。當年,師兄就跟李存真講過西班牙崩潰的事。那是在一個周六的下午,該約會的男女都去約會了,李存真和師兄卻是去自習室學習。下午吃飯的時候在食堂討論的。
原來,西班牙來到美洲之后滅亡了當地的三個帝國,占據了如同蘇聯版圖一樣大的地盤。并從美洲的礦山里面挖出了大量的金銀。黃金八百七十五噸,白銀四萬五千噸。
原本歷史上的明清兩朝總共消耗了這些黃金白銀的百分之三十五。明朝人口差不多兩萬萬,清朝時候三萬八千萬,而西班牙才六百萬人。這意味著西班牙人均貨幣量竟然是全世界最偉大帝國的四倍,這是暴富,一夜暴富。
但是,問題是西班牙自己連手工業都沒有,根本沒有辦法消化這么多的黃金白銀。所以,當時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也就是即便是貴金屬黃金、白銀,也貶值了。原本一塊金幣能夠購買的東西,現在需要兩倍甚至三倍才能夠購買。
<dividb6<aonclickgetDecode();stylecolor:#ff6600;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手動加載,不支持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div
既然西班牙自己不能生產那就只能去買。購買對象主要是英國、法國、荷蘭和中國,這是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然而,西班牙這個奇葩是真的很奇葩,不要說生活必需品是買的,就連軍事裝備也是購買的。
西班牙的海軍的軍艦,陸軍的裝備全都買自英國和荷蘭兩國;因此西班牙人越強大,荷蘭人和英國人就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