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們七嘴八舌,吱吱呀呀的,在那里開董希寧的玩笑。當然,大家都是出于一種比較喜歡的態勢。并沒有譏諷他的意思。總之,大家在這里說話,都是一種很輕松和諧的態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想想前兩年兒子的經過。想想今天兒子受歡迎的舉動。作為老頭子的董林生五味雜陳。
董林生看著這一幕,看到兒子這么受歡迎,也是開心不已。只有他最清楚,董希寧,這幾年受到委屈和壓力,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董希寧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不應該把社會上的重擔,早早的壓在他的身上。也不應該對他口誅筆伐的。畢竟他有什么錯了?
特別是那些鋪天蓋地的噴子。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為什么就要像躲在臭水溝里的老鼠一樣?滿嘴糞噴糞的亂咬人呢?特別是網上那些無良的人,有的就是制造大糞的機器。
現在想想。作為老頭子的董林生。就對這種人就感覺很生氣。
兒子這三年多的時間里,受到了多么大的苦難和磨礪,就像唐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一,一樣,就像涅槃重生一樣,如今驀然回首,現在想想,一切的苦楚,一切的付出,算是有回報的。畢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吧。或許從今以后,兒子就可以苦盡甘來了。
而在周圍的吃瓜群眾。很多人不是真球迷,他們并不知道董希寧的光榮事跡。他們不明就里的,看到這一幕發生的情況。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也迅速聚集過來,想要看看是哪個明星,今天出現在機場呢。
bj首都機場的保安,對于這種情況似乎早就習慣了,迅速的靠攏過來,將人群隔開來,同時勸說他們快些離開,不要影響到別的旅客。
在這些球迷、粉絲們因為見到董希寧,而激動不已的時候,記者們也紛紛抓緊時間趕緊采訪,一個二個抄董希寧的身邊擠過來。紛紛把手里的話筒遞到董希寧的身邊。
在爭搶的過程中,這幫子所謂的上流人士。這幫子所謂的社會精英。也顧不上挨個兒排隊。也顧不上女士優先的原則了。紛紛的朝前擠。
董希寧就像一個蛋黃一樣。被這層人體蛋殼,緊緊的包裹著。
董希寧的前面,后面,左邊,右邊都是人,人挨人。而且這些人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記者。
原本,董希寧打算想和父親說兩句話的。還沒來得及好好的寒暄。就被這幫子記者,把他們父子兩個人,從人群中分開了。
記者們在爭搶的過程中,時不時的聽見有女記者在尖叫。原來是自己的高跟涼鞋。鞋面兒又被其他的記者踩著了。特別是高跟涼鞋,踩到腳面上那挺疼的。時不時的有記者發出尖叫。
總之,大家表現的很窩囊。并不像一群真正有素質的人。不過這也是新聞工作者的無奈。有時候為了第一時間,把新聞素材,發給自己效力的傳媒。有時候就得有這種釘子精神。講究的就是效率速度。
這幫子記者將手中的手機、錄音筆、話筒伸向董希寧,爭先恐后拋出自己的問題,提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腦洞大開,他們就盼望著董希寧,來一個一個的神回復,就像瑞典神塔伊布拉希莫維奇一樣。
有時候說的話特別的傲慢。有時候說的話特別的霸道。但是,想想看,有時候說的話也特別的有哲理。有時候也特別的有穿透力。起碼有一大幫子受眾的球迷,很喜歡。
“希寧啊”。現在回家了啊!在德國這幾年過的可好?”
“希寧啊。前兩年你被媒體口誅筆伐得埋汰。大家普遍認為你,不是踢足球的材料。你怎么這個賽季,突然一下子爆發了?奶奶的熊。居然幫助德國第三季聯賽,獲得聯賽的冠軍。同時還斬獲了德丙聯賽的金靴。而且還進了50個球。刷新了歐洲聯賽第三級別聯賽進球的紀錄。想想你確實挺牛掰。
”說實話,從前幾年開始,我也偶爾會關注你的新聞。說實話,原來我也不看好你。可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沒想到的是,你居然還為咱們中國人長臉了啊!不錯不錯。”這個記者的新聞明顯口是心非的沒安好心。
表面上看起來是夸獎董希寧的。實際上,就是故意撩撥董希寧的情緒。想讓董希寧發飆說臟話,說不中聽的話。到時候,又一篇活脫脫的稿子,出了手。完美。這也是某些無良記者慣用的套路。
“這個賽季,波爾圖俱樂部獲得了葡超聯賽的冠軍。毋庸置疑。下個賽季他們會毫無懸念地參加歐冠的比賽。你是不是想參加更高的聯賽?或者說你是不是想在,更高一級的比賽中鍛煉自己。才會選擇加盟波爾圖俱樂部的。“”
“希寧,聽說你的轉會費是230萬歐元,是這樣嗎?”有一位記者這樣問的。
其實,前段時間國內國外的媒體,都報道過關于董希寧轉會波爾圖俱樂部的事情。
波爾圖俱樂部的官方已經表明了。董希寧的轉會身價是130萬歐元。但是他的違約金定的是800萬歐元。
這個記者,故意把130歐元的轉會費,問成230萬歐元的轉會費。其實就是故意想套董希寧的話,看他怎么說。
倘若,董希寧表現的特別激動,表現的特別惱火的話。到時候又是一篇好的新聞稿子。
記者擅長給別人挖坑。有時候你得學會把坑填起來。怎樣做到處變不驚的保護好自己的影私?
這是每一個公眾人物,都必須學會的一門功課而已。要不然就會上別人的當。把話喂到別人嘴里去了。
面對這些問題,要是一般的球員的話早就火了。畢竟有的記者,提問題特別沒安好心。
有些新聞工作者,為了吃自己這碗記者飯。有時候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但是這件事情,對于董希寧來說,他已經習慣了。
畢竟,這幾年被媒體口誅筆伐,埋汰的狗屁不是。他已經在這種謾罵聲和嘲笑聲中,漸漸的成熟了很多。
董希寧才不會為別人的言論,所左右自己的意志了。任憑風浪起,我自閑庭信步。任你罵我千萬遍。我只想好好來表現。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面對部分問題比較尖銳的記者,提的不合理的問題。董希寧呵呵的笑了。這種笑容,其實帶著一種淡淡的鄙視。
你們這幫子記者,真是吃飽了撐的。這咸蛋功夫,還不如多關注關注社會上的熱點話題。
不過本著紳士風度的派頭。董希寧還是愿意回答記者們的問題。他在回答的過程中,時展現出自己成熟的一面,能回答的,回答的得體有節,不能回答的,就用反問的語氣問對方,你覺得呢?
或者用模棱兩可的語氣說,這個我不知道哦。或者是,用直接干脆果斷的語氣說。你說的這個,完全沒這檔子事兒。
總之,董希寧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已經表現得游刃有余了。他已經能夠從容不迫地跟媒體打交道了。畢竟來日方長,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已經掌握了這一門必備的技能。
董希寧一連走了好長的路距離。還是跟著許多記者在后面,歇斯底里得叨叨的問。
等到走出機場,搭乘的出租車離開的時候,還有幾個不合時宜的記者,透過車窗的玻璃。把話筒遞了進來。當出租車司機踩油門的那一剎那,有一個記者,差點兒被剮蹭了。
“煩死人了,這些記者,就像牛皮癬一樣特別的討人嫌。”等車走遠了以后,董希寧終于抱怨了一句。
昨天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讓你高攀不起。
“確實有點過分。這完全都干涉到你的個人生活了。我看他們從你走出大門的那一剎,那就一直跟著你。”為了避免尷尬沉悶氣氛。出租車司機也順著話茬說起來。
“其實我從通道里走過來。剛到候機廳的時候,就被一幫子記者團團圍住。我都被這樣裹挾,少說都持續了十多分鐘了。確實煩死人了。”等董希寧總算透了一口氣。
他開了一下車窗的玻璃。一股甜甜的夏風吹進來。
長期生活在國外的人。突然一下子回到國內。感覺祖國的任何東西都很親切。窗外的一束花,窗外的一棵樹,窗外的一個小蝴蝶。都給人一種熟悉的味道。
感覺它們都向自己的微微的點頭。似乎是歡迎自己的回歸。
特別是董希寧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那感覺真的是沁人心脾。暖暖人心。
盡管剛才一幫子記者,把兒子董希寧圍的水泄不通。作為老子的董林生。其實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心里別提多么高興的。
不過,在出租車上只有他們這幾個人。他還是害怕影響兒子的形象。特別是剛才董希寧對出租車司機抱怨的:
這些記者煩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