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八十八章:王芬事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范興漢

  “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臣之勢,處官司之上,故進退廢置,計從事立,及至霍光受讬國之任,藉宗臣之位,內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勢,昌邑即位日淺,未有貴寵,朝乏讜臣,議出密近,故計行如轉圜,事成如摧朽,今諸君徒見曩者之易,未睹當今之難,諸君自度,結眾連黨,何若七國,合肥之貴,孰若吳、楚,而造作非常,必克,不亦危乎”

  許攸將信讀完,王芬一臉哀怨。

  “哼,這曹阿瞞不從也就罷了,還想借伊尹,霍光之事攻訐我等,其不從也罷,我就不信沒有曹阿瞞,我等事便不成”

  王芬說完,許攸只是嘆了口氣,并未多說什么。

  “子遠可有何妙策”

  王芬看了看許攸,問道。

  “稟使君,不如我等以黑山賊進犯,攻略郡縣為由,上奏陛下,以求調集郡兵以防不測,如此人手便可充足,我等也好成事”

  許攸說完,王芬大喜,立刻上奏劉宏。

  劉宏接奏后,本打算命何進傳旨,而此時張讓走了進來。

  “稟陛下,太史令范聚求見”

  張讓說完,劉宏定了定神。

  “傳”

  劉宏說完,張讓走了出來。

  “傳太史令范聚覲見”

  張讓說完,范聚便走了進來。

  “拜見陛下”

  范聚對劉宏一拜。

  “平身”

  劉宏向范聚揮手,范聚便起身。

  “卿來有何事”

  劉宏問道。

  “稟陛下,臣觀冀州有赤氣,東西竟天,想下月陛下便會北上河間,臣恐有陰謀,故請陛下取消北上,此時不宜北行也”

  范聚拜道,劉宏聽后大驚。

  “陰謀,什么陰謀”

  劉宏問道。

  “臣不知,只是天象如此,臣如實稟報爾”

  范聚說完,再拜。

  在漢代,太史令除去寫史外,還要觀察天象。

  畢竟在漢代,科學還不普及,對于一些自然現象,那時沒辦法解釋,加上漢代講究天人感應,很多政策都是根據天象而定,所以范聚所說,劉宏非常上心。

  聯想到王芬請求調集郡兵,征討黑山,劉宏似乎發現了什么。

  “來人,傳大將軍”

  劉宏說完,一黃門立刻前往傳令。

  何進接旨后,立刻前往南宮,中德殿拜見劉宏。

  “稟陛下,大將軍到”

  張讓再次走進說道。

  “傳”

  “傳大將軍覲見”

  張讓說完,何進走了進來。

  “拜見陛下”

  何進向劉宏行禮。

  “何進,傳旨冀州,北上河間取消,朕不去了,另外再傳旨王芬,讓其罷兵,不必征討黑山”

  劉宏說完,何進大驚。

  “可是陛下,這車駕皆已備齊,行程皆已安排妥當,這時取消,弄有損陛下威儀啊”

  何進說完,劉宏大怒。

  “怎么,朕這點決定都做不了嗎”

  劉宏吼道,何進無奈。

  “喏,臣領旨”

  何進說完,便拜退了。

  不久王芬接報,劉宏取消北上,并命王芬罷兵。

  王芬接報后驚懼不已。

  而此時朝中對劉宏取消北上,議論紛紛,不知劉宏為何如此決定。

  又過不久劉宏下旨,宣王芬進京。

  王芬以為自己謀劃事泄,立時方寸大亂,畏罪自殺,陳逸,襄楷,周旌,許攸等人紛紛逃跑。

  “自殺了”

  劉宏一臉疑惑的看著張讓,簡直不敢相信。

  “是的陛下,那王芬在接到陛下傳召后,只是說去收拾一下,黃門等了許久也未見其出來,之后黃巾進去查看,便發現王芬已經服毒自盡了”

  張讓上前稟報。

  “傳旨徹查”

  劉宏想著之前種種,心中疑惑,立刻下旨,張讓領命而去。

  而此時洛陽袁府。

  “本初救我啊”

  許攸上前拜道。

  “子遠這是為何”

  袁紹看了看許攸,一臉疑惑。

  許攸將王芬密謀及王芬畏罪自殺等事說上一遍,袁紹聽后大驚。

  “子遠啊,子遠,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商量一下”

  袁紹指著許攸說道。

  “本初見諒,我等本以為計劃周祥,可誰知陛下突然取消北上”

  許攸坐在地上,嘆道。

  “洛陽你不能待了,去汝南吧,我會命汝南那邊為你準備住處”

  袁紹想了一會,說道。

  許攸聽后立刻拜謝。

  不久王芬密謀之事被查了出來。

  劉宏聽后大怒,立刻命人將王芬誅族,傳旨通緝襄楷,陳逸,許攸,周旌四人。

  只是四人早已逃脫,一時也未找到。

  王芬密謀,也只是中平五年的一個小插曲。

  大漢各地的動亂依然沒有平定。

  在涼州,馬騰,韓遂率人劫掠各地,王國則領兵包圍了陳倉,漢陽太守傅燮,討虜校尉,京兆尹蓋勛及涼州刺史耿鄙只能組織平叛。

  而此時一支神秘部隊,進入了漢陽郡郡治冀縣。

  為了平定涼州叛亂,劉宏下旨命皇甫嵩為左將軍,與前將軍董卓一起,各率兩萬大軍西進涼州。

  董卓向皇甫嵩拜道。

  “將軍,現賊軍圍城甚急,我等當從速進赴陳倉”

皇甫嵩聽后,看了看董卓,沒有說話  董卓再說道。

  “所謂智者不后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于此也”

  皇甫嵩聽后,笑了笑,答道。

  “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先要作出不可獲勝的樣子,用來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候,不可勝在我,可勝在敵人,敵人防不勝防,而我軍進攻則非常主動,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有余的,好像動于九天之上,不足的,好像陷入九地之下,陳倉雖小,但守城的工事堅固完備,不是九地之坑陷,王隊雖然強,但進攻我所不救的,不是九天之上的形勢,沒有九天之上的形勢,進攻的就要受害,陷入九地之下,防守的就不會被攻破,王國現在已經陷入受害之地,陳倉可保不被攻破,我可以興兵動眾,收到全勝之功,為什么要救呢”

  于是皇甫嵩并不聽從董卓之意,只是領兵在長安,靜候。

  到當年五月,陳倉被圍已有八十余日,只是陳倉,城堅守固,王國不能拔,而這時賊眾疲敝,王國只能領兵返回了涼州。

  皇甫嵩聽后,立刻下令出擊。

  董卓上前阻止,說道。

  “將軍不可,兵法上說,被擊敗的敵人,不要追趕,撤回去的部隊,不要逼迫,現在,我們追擊王國,是逼迫撤回的部隊,是追擊被打敗的敵人,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掙扎,蜂蠆有毒,何況這么多人呢”

  皇甫嵩則笑著說道。

  “不然,之前我不進擊,是躲避他的銳氣,現在進擊,是等到敵人衰弱的時候,我們進擊的是疲敝的敵人,不是撤回去的部隊,王國的部隊,準備逃走,沒有斗志,用堂堂之陣,進擊潰亂之師,這不是叫做追窮寇也”

  皇甫嵩說完,便獨自率兵追擊,而命董卓殿后。

  皇甫嵩連戰連捷,大破王國的部眾,斬殺一萬多人,董卓又慚愧又遺憾,愈加忌恨皇甫嵩。

  同一時間,洛陽之中。

  劉焉在家中安坐,侍中董撫則在一邊坐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