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0章?勝者如敗者,敗者如勝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再續雄漢

  黑山軍除了張遼訓練的3萬人還可堪一戰外,其它都是些烏合之眾,對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冀州軍,根本就不堪一擊。

  有不少山寨被攻破,青燕,青牛角,平漢,郭大賢等頭領都被擊殺,黑山黃巾死傷上萬人。

  幸虧有張遼率黑山精兵多方襲擾,往來救援,才保著了大部分勢力。

  正當袁紹想要一鼓作氣徹底打擊黑山軍時,界橋張郃連連告急公孫瓚親率大軍,再次進攻界橋。

  袁紹只好留下韓猛朱靈守衛魏郡,親領6萬大軍趕到界橋。

  袁紹趕到界橋之后,正在進攻張郃的劉備見袁紹大軍趕到,不敢戀戰,也退回盤河與公孫瓚匯合。

  此時兩家軍力,若從人數上來說,基本相當,公孫瓚8萬多人,袁紹9萬多人。但從戰力來講,公孫瓚的軍隊,有三萬多是騎兵,而袁紹的騎兵只有一萬五千左右。所以公孫瓚要略強于袁紹。

  袁紹的謀士許攸向袁紹道“冀州富庶,幽州貧困,如果我們利用我們的優勢去攻擊敵人的劣勢,則無往而不利。”

  袁紹忙謙虛地躬身請教道“請先生教我。”

  許攸道“公孫瓚的糧草本來就不多,若能燒了他的糧草,以幽州之貧困,重新籌備糧食必然非常不容易,公孫瓚只能倉惶敗退。”

  “先生言之有理,但是要怎樣才能燒毀公孫瓚的糧草呢?”袁紹虛心地請教,一副乖孩子模樣。

  “將軍請看,這是斥候畫出來的公孫瓚營營寨圖,西北方的,有個小高坡,右邊是工匠營,左邊是騎馬營,后方是后營步兵,前面是中軍。若我所料不差,敵軍糧草必然就在得對嗎?”許攸一副高人模樣,得意的說道。

  袁紹與眾將一起圍觀,紛紛贊同許攸的觀點。于是,袁紹又問許攸道“敵軍守衛森嚴,又如何能燒得到他的糧草?”

  “主公勿憂,主公請看,敵營最薄弱的部分在這里,在工匠營與后營的結合部。

  但若要襲營,卻不能先攻這里,要先佯攻相反的方向騎兵營地,待敵軍把注意力集中到騎兵營,再以精銳騎兵,從工匠營與后營結合部突擊進去,燒光他的糧草!”許攸說著,重重的一掌拍在圖紙上的小高坡位置。

  袁紹大喜,拜許攸為軍師,負責界橋會戰的籌劃。

  看來,歷史上公孫瓚敗得不怨啊,公孫瓚不缺勇猛的士兵,與胡人打仗,從來都是以少勝多,白馬將軍之名,讓胡人聞風喪膽,以至連胡人小孩練習射箭,都用公孫瓚的畫像做箭靶。

  但是,遇上袁紹手下這群謀士,卻只有被玩死的份。

  上次龍湊之戰,只要袁紹遲幾天收到鄴城被攻破的消息,公孫瓚就肯定要被逢紀的妙計打得太敗虧輸。這次遇上更厲害的許攸,恐怕要更麻煩了。

  第二天晚上,許攸讓張郃帶五千人馬,身背火油,潛行至公孫瓚大營的側后方,卻令顏良文丑趁夜突然猛攻公孫瓚的騎兵營地。

  此時的公孫瓚,志得意滿,正與諸將宴飲,突然見騎兵營地被攻打,連忙帶諸將過去抵擋。

  張郃的精銳騎兵,趁機從工匠營與后營結合處殺入,直奔公孫瓚糧庫。往糧草垛上投擲火油和火把。

  公孫瓚后營大將韓黎趕來救援,戰不三合,被張郃一刀砍于馬下,敵軍大亂,張郃趁機一邊放火一邊砍殺。待公孫瓚援軍趕到,才匆忙撤退,公孫瓚一面讓人救火,一面指揮大軍圍殺這些可惡的縱火犯。

  張郃被重重圍困,拼死血戰,才得以殺出重圍,所帶的5精兵,最后逃出來的不到2人,且人人帶傷。

  但公孫瓚的糧草,也被燒得所剩無幾。

  袁紹大喜,授張郃為偏將軍,賞賜大量金銀和絹布。

  公孫瓚糧草被燒,人心浮動,問計于諸將。

  鄒丹道“軍中只有兩日之糧,籌備糧草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立即退回幽州,再做打算。”

  公孫瓚有些不甘心,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速退,要么速勝。

  鮮于輔道“后續糧草籌備不及,軍心馬上就會亂,為今之計只有速退。”

  公孫瓚道“有兩個問題其一,兩日之糧,不夠退回幽州路上之用,該如何處理?;其二,我軍若退,袁軍必然追擊,該如何斷后?”

  眾將皆不知如何是好,紛紛擾擾出了不少主意,卻無一策可用。唯有劉備一直沉默不語。

  公孫瓚見劉備一直不說話,便問道“玄德有何看法?”

  劉備道“我有一計,可破袁紹!”

  公孫瓚心中一喜,自從劉備跟隨公孫瓚以來,多次為公孫瓚獻策,而每當有好的計謀,劉備說的第一句話必是“我有一計,可破某某”。因此,當公孫瓚聽到劉備又說出這一句熟悉的話時,便知劉備已經心有妙策了。

  公孫瓚連忙道“玄德有何妙策?”

  劉備道“兵法曰“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現在袁紹料定我軍會因缺糧而退兵,我們正好可以將計就計,敗他一陣!我們只需如此如此……,必可敗他一陣,至于是否撤回幽州,且看戰果如何再定。”

  第二天一早,公孫瓚親引騎兵攻打袁紹營地,袁紹閉門防守,不予交戰。

  天黑之后,公孫瓚下令鄒單領一萬騎兵悄然離去,至后半夜,又讓鮮于輔領一萬騎兵離去。到天亮時,公孫瓚營中只剩兩萬步兵和一萬騎兵。

  然后,公孫瓚才下令全軍撤退,為了加快退兵速度,公孫瓚下令將所有輜重營帳,全都棄于營地不管。

  袁紹見到公孫瓚撤退,就要親領大軍前去追殺,

  。許攸阻止道“恐有埋伏,不宜追得太緊。”

  袁紹笑道“無妨,公孫瓚缺糧,連輜重營帳都不帶了,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不必擔心。”

  許攸道“就算是追敵,也不必主公親自前去。可令張郃為先鋒,領二萬騎兵先行,顏良和文丑各領一萬居中,與張郃相差十里即可。主公可領大隊步兵隨后趕去,這樣安排,萬一有事也可前后策應。”

  袁紹道“公孫瓚無謀之輩,何須如此?”

  許攸“撲通”一聲跪倒在袁紹馬前,大聲道“千金之子,生不垂堂。主公身為千萬百之主,豈可如此輕涉險地?況且,若公孫瓚真是慌如喪家之犬,派一員大將去追與主公親自去追,又有何區別?”

  袁紹心中不爽,因為許攸的言辭也,很明顯地在說自己“好大喜功”。

  不過,想了一下,袁紹也覺得謹慎點更好。于是,袁紹下令道“令張郃為先鋒,領一萬騎兵先行,顏良領一萬居中,本帥親領后軍。立即開撥!”

公孫瓚親自領兩萬騎兵斷后,護著大軍徐徐而退,離營約二十里時,有斥候隊長來報  “報將軍,張郃領兩萬騎兵追來,已到十里之外。”

  劉備上前一步,緊張地問斥候道“袁紹在何處?”

  斥候隊長道“張郃之后十里,約有一萬騎趕來,但看其旗號,似乎并非袁紹。因張郃派騎兵斥候遮斷戰場,無法仔細打探,故此未知。”

  公孫瓚對斥候隊長點了點頭,令其再探,然后對劉備道“原本以為袁紹好大喜功,會親自追來,想不到這次會這么謹慎起來。看來袁紹是命不該絕啊。”

  劉備道“確實有些可惜,不過,縱使殺不了袁紹,也要讓其傷筋動骨,勢力大損!”

  公孫瓚哈哈大笑。

  劉備道“張郃已離我們僅十里,十里之地對騎兵來說,不需二刻時間就可到達,我們可以現在發動了。”

  公孫瓚道“玄德所言極是。”

  于是,公孫瓚下令將一些盔甲兵器丟在地上,裝出一副倉惶逃命的樣子,“亂吼吼”地向前狂逃。

  張郃得知公孫瓚全軍“丟盔棄甲”而走,立即帶著騎兵全速追來。

  公孫瓚一邊“倉惶逃竄”,一邊仔細地觀察著張郃的距離。

  當張郃的騎兵與公孫瓚僅相距約三里時,公孫瓚下令吹動號角,幽州軍立即后隊改為為前隊,以步兵居中,用騎兵護著兩翼,結成兩翼前趨的雁行陣。

  雁行陣最適合以多打少,尤其是兩翼為騎兵時,威力更加驚人。

  前蘇聯衛國戰爭的決勝之戰——莫斯科決戰,斯大林用的“鐵鉗攻勢”,其實就是脫胎于中國的雁行陣。

  在張郃與公孫瓚相距接近一里時,公孫瓚也發動了攻勢,劉備在左,單經在右,公孫瓚居中,迎著張郃的軍隊,狠狠地攻了過去!

  張郃措手不及,上萬騎兵全力沖鋒時,要改變命令談何容易?明知中計,也只好硬拼了。

  公孫瓚的步兵以長槍陣抵在前面,長槍陣之后是弓弩陣,一片片烏云般的箭矢從弓弩陣騰起,狠狠地砸向張郃的騎兵陣中,將騎兵射得人仰馬翻。

  兩翼的劉備和單經,也率軍沖擊張郃的側翼。

受到來自三個方向的優勢兵力的打去,張郃的騎兵陷入了混亂的苦戰之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