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二章 眾人初次論學問(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界浩然正氣

  “在儒家的心目中有一個理想的大同世界,在這個大同世界里,人們單純善良,無欲無求,和諧無間,互助友愛,要建成這樣的世界,就需要每個儒家弟子終身為之努力。”

  “當然,無欲無求這點,我是不相信的,因為我們是人,是人就會有欲望,是人就會有需求,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能不斷地朝前走下去。”

  “所以,這一點里面,儒家有點自欺欺人。”

  “何為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這是大學之道的第一步,對‘格物’一詞,歷來爭議很多。‘格’是盛放東西的格子,‘格物’就是把東西放在應該存放的地方。”

  “這樣引申為正確合理的對待物質與享受,要放下貪婪,放下過多的欲望,這樣自身所具備的德行也就顯現出來了。”

  “致知,人如果能夠放下貪婪,放下過多的欲望,心就比較安定,這個我們本身所具有的智慧與德行就能很容易彰顯出來。”

  “智慧有了,就能明辨是非善惡,通曉人情事理,看清事實真相。”

  “誠意,能夠樂善好施、幫助他人還不夠,還要意念真誠,這個善心是完全發出于自然,沒有半點矯揉造作、沽名釣譽之意。”

  “這樣才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所以君子要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與修養。”

  “正心,就是要保持身心端正,不為外境所擾,不為物欲所困,心地正直,無有邪思邪念,遇事能夠臨危不懼,處變不驚。”

  “修身,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只有自己的品行端正,修養深厚,沒有偏見、邪念,才能為人們所信任,才能為人們所擁護愛戴。”

  “齊家,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要想服務天下大眾,就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先把自己的家庭服務好了,才有能力去服務天下大眾。”

  “治國,就是為政為德,以德治理國家,施仁政于天下蒼生。”

  “要像保護自己家人一樣,以赤子之心對待天下蒼生,以至善至美的德行教化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民心向善,國家才能安定和諧。”

  “平天下,就是在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后,還要將仁政施行于天下,使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無有戰亂征伐,無有眾生疾苦。”

  “平天下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求君主具有‘絜矩之道’,就是要有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品質,作為人民的榜樣。”

  “這就是儒家思想的三綱八目。”

  “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

  “就這里所有的內容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后面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后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蘇離說完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以前我對于這句話只有個大致的理解,今天聽了蘇兄所說的話,頓時感覺茅塞頓開,多謝蘇兄解惑。”

  “端木兄客氣了。”

  “接下來還有誰問?”蘇離問眾人。

  “先等等,我先消化消化蘇兄之前所說的。”賀一凡說。

  “是的,先等等再說。”宋玉林也說到。

  “蘇兄總結的這個三綱八目真是讓愚兄醍醐灌法去理解之前所看過的內容,發現好多都有理有據了。”

  他們消化了一下蘇離給他們說的,宋玉林發出這樣的感慨。

  “蘇兄,在下一直有個疑問,以前看《孟子》,里面有一句說‘君子遠庖廚’,在下一直不能完全的理解,為什么君子就一定要遠離庖廚呢?”

  “賀兄這個問題問的好。”

  “少爺,夫人讓奴婢拿些點心來給各位公子嘗嘗。”

  這時,春草端著兩盤子點心上來了。

  “好,放下吧,正好這陣兒有些餓了。”

  春草將點心擺好,然后下去了。

  “賀兄剛才說的這一句,是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在解釋這句話前,給大家說一件事情。”

  “在我還沒有來省城時,一天,我想到一個吃美食的點子,于是就自己跑入灶房去擺弄食材。”

  “可在下發妻卻讓在出去,說是君子遠庖廚,我就跟納悶,因為在下發妻是女子,而女子是不能和她去講這些道理的,所以,當時我也沒有和她做過多的解釋。”

  “今日,賀兄正好問了,我就來做一次詳細的解釋。”

  “在下洗耳恭聽!”賀一凡說。

  “這句話,在下認為應當用儒家思想來做出解釋,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仁,這就要求為君者仁,為官者仁,為民者仁。”

  “仁即為仁愛,是一種大愛,這句話是說,君子擁有惻隱之心,見不得廚子殺生,所以才會遠離廚子所呆的地方。”

  “那我問一下諸位,諸位看到殺生之事,會不會有惻隱之心?”

  “會有,畢竟那是一條生命。”賀一凡說。

  “作為君子,必然是熟讀了四書五經的存在,接受了儒家仁愛的思想,所以必然不忍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眼前,但我還要問諸位一句,雞鴨魚肉好吃嗎?”

  “這……好吃,如果隔幾日吃不到,就會感覺吃什么東西都沒有胃口。”端木云說。

  “嗯,這就是我們君子仁愛思想的表現,看似有些矛盾,但我們依然會去吃這些美味,只要沒有在我們眼前殺生就行了。”

  “這樣,就保留了我們心中的惻隱之心。這句話也是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仁愛之心。否則,就不配做一個讀書人,而不是君子就不能進灶房這樣的解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