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六十章 李淳罡兵解等綠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玩家在線

  一劍斬去地肺山養出來的惡龍,順勢,那一劍亦斬過趙黃巢的頭顱。

  離陽,關于離陽的一切,已經成為了過去。

  北涼,徐驍站在清涼山上望著東方已經一天一夜,紋絲不動。

  那個他半生為之征戰的王朝,終究還是亡了。

  江湖,消聲。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春秋九國最后的收官之戰,雖然精彩。

  但精彩過后,便是落寞。

  江湖,朝堂,終究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俠以武犯禁!

  一統之后,這個江湖,可就不好說了。

  李淳罡劍開天門之后并未收劍,而是遙遙看向東海。

  “我李淳罡的劍逢山開山、逢水開水,此去之后,不知何日方還……這一劍,留給世間心誠劍士,天下驚艷后輩……”

  兩袖青蛇,一劍仙人跪,劍氣滾龍壁……

  太安城外的陡峭山崖上,一劍又一劍,烙印下一部劍典。

  “這一劍,王仙芝,你看如何?”

  武帝城位于東海崖邊,東臨碣石建城以觀滄海,城主王仙芝年近九十,卻成名足足七十年,是當之無愧百年一遇的武學天才,年輕出道便不以攜帶任何兵器著稱,與人交鋒,從來只是單手。

  二十五歲便晉升絕世高手行列,四十歲挑戰那一輩的劍神李淳罡,硬生生以雙指折去削鐵如泥的“木牛馬”,一時間名動四海,風頭無二。

  王仙芝明明具備天下第一傲視群雄的資格,卻以天下第二自居,這使得武林江湖上膾炙人口的十大高手排到了第十一,榜首第一的寶座空懸二十年矣。

  李淳罡一劍去東海。

  翻江倒海,劍幕漫漫。

  武帝城常年江湖人絡繹不絕,畢竟是天下武者的圣地。

  那一劍飛去。

  王仙芝出城。

  東海之上,一人戰一劍。

  看得扎堆在海畔的武帝城眾人瞠目結舌,不曾想世間武夫還能如此打斗,幾十名想近觀的江湖人士被與罡氣與劍意攪爛得尸骨無存。

  武帝城城主王仙芝白須白發,一襲黑袍,身形高大魁梧,赤腳負手而立于怒濤之上,任由一千八百劍層層蜂擁激射,在三丈以外折斷,墜入海中。八百飛劍以后,才堪堪推近至兩丈距離,又六百劍,終于抵達王仙芝一丈距離,充沛劍氣與剛猛罡氣交鋒,閃電交織,哧哧作響,刺人耳膜,再三百劍,刺在黑袍白發的王仙芝身軀上,寸寸碎裂,毫發無損。

  觀戰者本以為一千八百劍無功后,李淳罡就要黔驢技窮,不曾想老家伙遠隔數千里緩緩吐露“劍成”二字,墜海斷劍悉數浮出水面,匯聚熔爐成一柄舉世無雙的巨劍,橫亙于天地間。

  劍成時,天幕破裂,璀璨金光緩緩灑下。

  貌不驚人的老頭兒站在太安城畔,朗聲笑道:“李淳罡此劍開得天門,殺得你王仙芝否”

  李淳罡一劍開天門。

  開門見山,此山是昆侖。

  圍觀人俱是看得心神恍惚,這才是真正的陸地神仙啊!

  這才是天不生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的李淳罡啊!

  王仙芝束手而立,只見那劍并無相攻,而是飛回太安城。

  “劍成,便叫兵解吧!”

  高仁說了一句,李淳罡微微扼首。

  一劍東來!

  李淳罡盤膝坐下,望著注定要兵解自己的那東來一劍,笑著合上眼睛。

  “綠袍兒,我來了!”

  他之一生,于劍道上有兩愿。

  李淳罡愿世間心誠劍士人人會兩袖青蛇。

  李淳罡愿天下驚艷后輩人人可劍開天門。

  這兩愿,這一生他都問心無愧。

  有愧的,只是那個穿綠袍的綠袍兒。

  便是再活十年、二十年,又如何?

  他的心早已經枯死。

  李淳罡走了,不知道何時能還。

  高仁也不知道,劇情已經徹底的崩壞,他哪知道李淳罡會轉世何人?

  不過,卻也并非毫無線索。

  高仁取過兵解劍,自是有人前來,來取這口劍,也來度轉世的李淳罡。

  江湖傳言這位鄧劍神生得虎背熊腰,可以幻化出三頭六臂。

  行囊里藏有一只不大的黃梨木劍匣,裝有袖珍小劍數柄,以吳家劍冢秘術養育得通靈如活物,饑則食肉,渴則飲血,十分玄妙。

  出匣以后無需氣機駕馭,便可自行割取項上頭顱。

  可惜這等出神入化的劍仙手筆,世間唯有武帝城城主一人見識,沒法子,江湖再大,對新進鄧劍神而言,當真是有資格目無余子。

  大楚大軍前,走來一頭疲態畢露的老毛驢,踩踏著蹄子緩慢而來。

  驢背上,年輕男子相貌平平,只不過習慣性嘴角翹起,看上去就像始終在笑,順帶著那張不出眾的臉龐也柔和溫醇起來,他手里拎著一枝不知何處摘來的桃花,手指輕輕旋轉。

  更出奇的是,他倒騎著毛驢,背對著十萬大軍。

  “鄧太阿,見過大楚皇帝,此行,來求一劍!”

  “這口兵解劍,你真當要?”

  “自當要!”

  “其中因果可愿承受?”

  “一并交于我便是!”

  “好!”

  高仁將手中兵解劍一拋,劍如龍,須臾便落在了鄧太阿的手中。

  “謝陛下賜劍!”

  彎腰一拜,鄧太阿繼續騎上小毛驢,消失在了視野之中。

  “陛下,鄧太阿不過是指玄境界,將度李劍神的任務交給他,是否需要再派人去尋?”

  齊練華問道。

  “不用,這今后的劍道,鄧太阿絕對是一劍絕塵。如果連他都度不了李淳罡,那么世間便無人能度李淳罡了。安心等候十來年,十年后的江湖,我想會更加的精彩……”

  高仁屈指盤算了一下。

  中原雖然一統,但在高仁的心中,大楚的統治并不牢固。

  還走不得。

  這人間之上,可還是有個仙界。

  對于黃龍士還有那個活了八百年的張家圣人的人生目標,高仁都是一清二楚,這些人的計劃,說到底都是想讓人間擺脫天上仙人的掌控。

  這也是雪中這個世界最深藏的大主線。

  在這個世界,江湖廟堂之間的爭斗,都是一個個小故事,真正的世界主線,在于成仙之后的仙人垂釣人間氣運,將人間氣運視作增補自己的魚塘。

  此世界自從有人以來,便有修行,從八百年前的大秦皇朝,到四百年前的大奉王朝,再到大奉二世而滅之后的四百年春秋亂世,到如今的大楚。

  這近千年以來,世界誕生了許多陸地神仙,打開天門后,就成了仙人。

  仙人也是人修而成,到了天上,也有了勢力之分,仙人之中的強者,獨霸一方稱之為帝!

  按照原著之中揭露的幾位帝來看,出現了白帝、赤帝、還有真武大帝,這個世界應當是有類似于五方五帝之類的五帝。

  西方白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也就是北方真武大帝,再加上中央黃帝,正應了一個五方五帝的世界觀。

  這些帝也是人修成,譬如北方真武大帝就是八百年前的秦朝皇帝修成。

  原著中有文,他生前以大秦在人間稱帝,死后又被尊為天上真武,不但坐鎮北方天庭,而且執掌半數兵戈。

  而這位真武大帝又為什么數次轉世人間呢,在轉世為此世徐驍之子徐鳳年之前,之前又有無名道人轉世,四百年前那位制定一品四境的高樹露,就是為那無名道人所封印。

  這就牽扯到了仙人垂釣氣運了。

  仙人都是人修成,到了天上之后,仍想插手人間之事,將人間視作可增補自己的魚塘,這是一大部分仙人的心態,畢竟他們已經超然生死。

  可仍舊有一部分人認為既然成仙了,就莫再插手凡間之事。

  長生不死還嫌不夠,仍要垂釣人間氣運?

  這一部分人就和張家圣人以及黃龍士一樣的心思,在天上,這位真武大帝就是如此心態,所以,他才會數次轉世下凡。

  也有白帝轉世王仙芝,鎮守天門,坐鎮江湖,威勢下凡仙人。

  更深一層都是想讓人間事,歸人間,仙人莫插手。

  在原著當中,最后是真武轉世之徐鳳年散盡人間氣運,合武當八百年一出之李玉斧,為人間關上了天門,從此,讓天上仙人,再難插手人間之事。

  這也是張家圣人對于人間王朝興迭不參與的原因。

  也是黃龍士最終收手的原因。

  他們要的,是一統的王朝,聚集人間氣運,以求將來對付天上仙人的陰謀。

  離陽也好,大楚也罷!

  誰上都一樣。

  帝王,在真正的強者面前,算不了什么。

  而今,大楚剛剛一統中原。

  雖然朝堂有曹長卿,齊練華,有軒轅敬城,但與天上仙人的勢力相比,實在太弱。

  若是大楚被滅,這三年辛苦,可就真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高仁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十數年之后,這具身體的女兒太平公主姜姒有陸地神仙境修為,為天下百萬劍共主,可以好好培養之。

  或許,可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后的女帝。

  拿木劍的溫華,溫不勝。

  轉世的李淳罡。

  武當山的李玉斧。

  北涼的徐鳳年……

  仙人垂釣人間氣運,高仁又何嘗不是如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