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南美做國王

  安東尼和瑪麗走后不久,一百多騎兵呼嘯而出。

  “給前面的部隊讓路,不要阻礙他們進城。”出了城門,李明遠吩咐后面的護衛騎兵,然后部隊繞過道路中央,和官路上遷移的部隊并排而行。

  “把這支部隊的負責人叫來,我有些事情問他。”李明遠放緩馬速,對身邊的衛兵說道。

  “卑職總參謀部后勤處副處長孫彬拜見世子。”和衛兵回來的是一個身穿長衫的漢子,三十余歲,面目清秀,右腳走路不方便,明顯是個瘸子。

  “孫處長不用多禮,”李明遠跳下馬,把馬匹交給身邊的護衛,微笑道。

  “孫處長,我發現部隊里有許多運貨物的羊駝,這是怎么回事?”前世的時候,李明遠聽說過羊駝的故事,羊駝性情溫和怕生,被許多人當做寵物喂養。

  “呵呵,這些羊駝不是野生羊駝,而是當地土著人馴服的,這里的印第安人通常是總羊駝運輸貨物。”孫彬笑著解釋道。

  “噢,用羊駝運輸貨物挺不錯,劉參謀長,部隊的馱馬還有多大缺口?”李明遠扭頭問道。

  “現在搜集的馱馬有兩萬三千匹,加上秘魯人承諾給的兩萬匹,總共四萬三千匹,缺口大概為三千匹。”劉樸低頭回憶一會數據,然后開口道。

  “孫處長,羊駝的運輸能力和馱馬相比怎么樣?”

  “成年羊駝負重四十到六十公斤,比馱馬負重稍輕。”

  “孫處長,有沒有辦法湊齊五千只羊駝。用它們替代馱馬的缺口。”

  “這個不好辦,羊駝經過西班牙殖民者的捕殺,數量已經減少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剩余的羊駝不是被驅趕到環境惡劣的高原地區,就是掌握在一些印第安部落手里。

  如果不是羊駝絨毛受到西方國家的歡迎,羊駝的數量還會更少。”孫彬搖頭道。

  聽到羊駝不僅可以當做運輸工具,而且絨毛還可以用來生產毛制品,李明遠對羊駝的興趣更濃了。

  巴西南部的潘帕斯大草原地勢遼闊,許多空余的土地可以用來當做優良的牧場發展畜牧業。

  而李明遠看重的美利奴綿羊也同樣被西方國家看重,想要大規模引進美利奴綿羊短時間不好實現,可是羊駝的出現則可以暫時填補美利奴綿羊的空缺。

  羊駝產地位于南美州,自己要占領的巴西南部地區也適合羊駝生長,

  只要華人獨立軍獲得大量的羊駝,然后像前世的秘魯和玻利維亞一樣控制羊駝的出口,那么就可以初步壟斷羊駝絨毛的市場,獲得不小的利益。

  “孫處長,現階段我們可以搜尋到多少羊駝?”思索一會,李明遠開口問道。

  “當地華人后裔可以提供一千只,從周圍占領區還可以搜索兩千只,最多只能湊夠三千只。”

  “秘魯還有華人后裔?”李明遠知道十九世紀后半期,華人勞工到南美礦場勞動,還沒聽說過在這之前就有華人生活在南美。

  “是的,這些華人和華人勞工不一樣,他們是明朝萬歷年間到達南美州,現在他們的面貌已經和傳統的印第安人一樣,只不過他們還保留著華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孫彬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了李明遠。

  “那些驅趕羊駝長得像印第安人的人就是明朝遺民嗎?”李明遠若有所悟,指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道。

  “是的。”孫彬點頭道。

  “去,他叫過來。”李明遠叫過身邊的一個護衛,抑制住內心的激動道。

  明朝萬歷年間距離現在有三百年,三百年生活在異域他鄉還沒有改變自己的民族標志,值得李明遠敬佩。

  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這句話不僅是日本人對中國的蔑視。

  中國、華夏是一種文化紐帶構成的有機整體。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華夏的代表是由衣冠和禮儀組成的文化內涵,元蒙入關打破了漢族沒有被外族完全統治的紀律,是漢族的第一次亡國。

  滿清統治中原,剃發易冠則是徹底打斷了中國的文化傳承。

  后世五十五個民族皆有自己的民族服裝,而漢族卻把滿人穿的馬褂當做自己的民族服裝,當幾個青年憤青穿著傳統漢服的時候,其他的人要么認為是和服,要么以為他們是嘩眾取寵。

  文化傳承已經被打斷,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復興,民族文化不被自己國民繼承也很正常。

  “草民趙有德參見世子。”跟著衛兵到來的趙有德一聲問候把李明遠從遐想中拽了回來。

  “老丈請起。”李明遠反應過來,攙扶起行禮的趙有德。

  趙有德面色手掌干枯,面色黝黑,印第安人的面貌中隱約可以看出一絲華人的影子。

  “不敢勞煩世子攙扶。”趙有德掙脫李明遠的手道。

  剛才從衛兵的口中得知眼前的年輕人就是十幾萬南美華人的領袖―侍王世子李明遠的時候,趙有德還不敢相信,

  可是近距離和李明遠接觸后,趙有德除了感受到李明遠的平易近人外,還感到一種王者之氣,而李明遠的形象頓時在他眼里變得高大起來。

  趙有德站起來后,李明遠問道“老丈祖上是如何到達南美州?”

  “根據村子里的記載,1603年,西班牙殖民者鼓動當地土著參與對華人的屠殺,總共殺死了兩萬多華人,

  當時幸存的華人有五六千人被運送到秘魯,不過活下來的只有五六百人,其他人要么死在海上,要么因為勞累和疾病而死,活下來的華人一部分娶了印第安人為妻,聚集在一起創建我們現在的村落,整個村子還有七八百人。”

  海外華人歷來躲不過被屠殺的命運,一旦海外華人積累了足夠的財富,歐洲殖民者和當地土著就會發動對華人的屠殺,

  把華人當做種植的韭菜,割了一茬再割下一茬。

  李明遠痛恨殖民者屠殺華人的行為,不過眼下卻沒有能力報復,只能安慰道“中原自滿清自身難保,海外華人要想活的有尊嚴,必須用手里的刀劍捍衛華人的安全。

  海外華人的血不會白流,有朝一日,我會為遇難的華人討回公道。”

  “多謝世子。”趙有德說著向李明遠大禮行跪。

  “老丈使不得。”李明遠急忙去扶他。

  “世子帶領解救華人無數,對小老兒有莫大恩情,受的起小老兒一拜。”趙有德雙眼通紅,堅持叩拜后才站了起來。

  和趙有德聊了一會,李明遠問道“老丈幫忙我們運輸貨物,為何不愿意和我們一起轉進離開?”

  “草民面貌與蠻夷一樣,而且村子里還有婦孺老弱,故此不敢提出非分之想。”

  “老丈過慮了,面貌雖然和華人有些許差距,不過保留祖宗傳承,骨子里流著華人的血,仍然是華人的一份子。”

  李明遠主動接納他們,趙有德感動的流下眼淚。

  七八百華人后裔就像無人過問的流浪兒,秘魯人不接受他們,而他們的面貌又和傳統漢人不一樣,所以趙有德才感到自卑,只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華人獨立軍運輸貨物,不敢提出一起遷移的要求。

  勸好趙有德和華人獨立軍一起遷移后,李明遠走進運輸的隊伍,又接見了一百多個和趙有德一樣身份的明朝遺民后代。

  得知自己可以和華人獨立軍一起轉進,一百多個年輕人興奮的圍在李明遠周圍,向李明遠表達敬意。

  等人群的興奮勁過后,李明遠又向他們打聽了當地印第安人的情況,最后決定用手里多余的糧食和淘汰的火槍和他們交易羊駝。

  轉進巴西南部,途中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山路,過多的糧食難以運輸,所以用多余的糧食換取羊駝剛好合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