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三章 下山道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職業探秘人

  李家村塵封的歷史,在兩個年輕人斷章拼湊的敘述中浮出了水面。

  七百年前,正是元朝中期,那段時間,元朝進行了幾次對外戰爭,攻打了幾個鄰國,但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非但沒有完成摧城拔寨擴大國土面積,反而出征的部隊在東南亞染上了瘟疫,兵士歸來之后,疫情迅速傳播,無數個村落尸骨累累,生靈慘遭涂炭。

  當年安洛市的一個小村莊同樣受到了疫情的侵染,于是李氏三兄弟攜帶家眷背井離鄉三千里,最終來到了這個地方。

  這里幅員遼闊土地肥沃,三兄弟建立李家村,以務農為生,與附近村落和睦相處,互結姻親,從此開枝散葉逐漸壯大。

  在李家村建村之前,珠山上的小珠山觀就已經存在不知多少年了。山上的老道時常會下山,用山參靈藥與村民交換些米糧。村民若是遇到疑難雜癥也會上山尋求幫助,老道精通醫術,一般的病痛都能手到病除。

  所以李家村和珠山派一直也算是和睦共處互幫互利的關系,以至于后來每一代掌門人的徒弟都會從附近村落選取,李家村近水樓臺自然是輸送大戶。

  那個年代,家家都兒女成群,家中有孩子被仙人選中帶走非但不會覺得不舍和痛苦,反而認為很有面子,是光大門楣的事情。

  反正自家孩子上山有很大幾率繼承仙人衣缽成為掌門造福天下,就算落選了,也不過就是下山重新回到村子。

  因此,珠山派最終成了李家村的附屬之物,關于珠山派的一些秘聞也就經過出自李家村的門內弟子傳到了本村之中,這其中就有建派掌門融皓真人傳下來的降龍木木劍的秘聞。

  事實上,在那把木劍遺失之后,珠山派也就開始名不副實,除了依舊按照真人立下的門規繼續綿延了幾百年,掌門信物也重新換了其他東西,但誰都知道在傳承的降龍木木劍丟失的那一刻起,那種道門的精氣神已經不在了。

  榮皓把玩著木劍,心情復雜地問:“降龍木……融皓劍,我沒聽錯的話,這把木劍在李家村建村之前就已經丟失了。”

  一個小道士點頭說:“李家村和珠山派關系后期很緊密,甚至幾乎就變成了李家村自家的東西。但事實上壓根就不是一個時期的產物,珠山派起碼也得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了。”

  榮皓在心里默算,退后一千三百年,應該是隋朝時期。隋朝,起初相比較本土道教,他們更加信奉外來的佛教,后來才實行二教并重的政策。

  只是就憑榮皓這點歷史知識,無論他怎么去想,也無法想出隋朝有哪些上得了臺面的道家大能。又用手機搜了搜,同樣是一片空白。

  看起來這位創立珠山派的道家真人還是個隱世高人,不像那些進宮面圣胡亂亮出幾手就被奉為國師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的大能,他把名利看的很淡。

  遠離俗世來到這么一座算不上仙山的地方,創派收徒為的是什么?難道僅僅只是一種教派傳承而已嗎?

  想到這里,榮皓隱隱約約間明白了些什么。

  聯想到珠山腳下的李家村,那片極陰之地,榮皓似乎明白了真人的別有用意。

  難不成是因為真人發現了極陰之地,教派傳承是為了對付養尸地?

  想到這些,榮皓說道:“李家村的事情,你們說說看!”

  年輕人說道:“李家村建村之后的五百年一直也沒什么問題,那時候整個李家村人口達到了頂峰,我爺爺說最多的時候能有幾千人。據說大約在兩百年前,發生過一場大災荒,先是干旱導致糧食顆粒無收,然后就是蝗災。村民沒辦法,只能遷徙,大量人口轉移去了北方,只留下一小部分守著這個地方。”

  榮皓點點頭,追問道:“留下的人怎么說也繁衍了兩百年,為什么人口數量增長這么緩慢?”

  那些年,沒有計劃生育,家家兒孫滿堂,人口增長速度不敢想象。

  另一個年輕人聽到榮皓的問話,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些謹慎,繼而小心惶惶的回復道:“我爺爺說,兩百年前蝗災之后就是瘟疫,還是山上的道士下山幫忙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說到底那道士還是李家村人,瘟疫控制住了但也出了別的問題,反正從那以后村里人生一個孩子就會死一個老人,人口就一直這么保持,也不漲。道士說是我們不小心觸動了什么陰邪之物,被詛咒了,說的怪嚇人的,還讓我們從河東搬到了河西,從那以后啊!日子總算太平了。”

  左天明聞言,疑惑道:“既然是搬遷,那為什么那個什么李老太太家還在河東?”

  說到李老太太,這倆年輕人相互對視一眼,均是露出惶恐神色。

  一個家伙壓低聲音小聲說道:“這事說起來蹊蹺,其實李老太太的男人就是那位下山道士的后人,因為父母走的早,家里又窮,據說到了三十歲也沒討上媳婦,后來有一天突然來了個討飯的女人,正巧就敲開了他家的門,他的媳婦就是這么來的。那女人無名無姓,后來直接就被人稱呼李老太太了。也不知道為什么,當年村里搬遷從河東搬到河西,那老頭就是不愿意搬,反正他們家神秘兮兮的平時也不愿意跟人交涉,村里也就沒多管。他兒子倒是搬過來了,不過并不在村子里住,全家都去了黃城。”

  文洋哦了一聲,喃喃道:“聽起來還真的夠亂,天底下的巧事還挺多,媳婦都能自己送上門來。”

  文洋這種后生自然不會知道,那些年遇到災荒家破人亡吃不上飯到處逃難的人不在少數,這種事并不稀奇。

  左天明興致濃郁,又給這倆年輕人分了香煙,問道:“你剛才說的詛咒最終知道是什么了嗎?”

  一個小道士吧嗒吧嗒嘴,不是很確定的說:“這件事沒人清楚,道士當年就是那么一說,自從村子搬到河西之后,生一個孩子死一個老人的怪事兒也就再沒發生過,詛咒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榮皓捋了捋思路,下山道士是李家村本家人,下山之后直接留了下來,想必除了門派掌門就一定是資質較差沒有被選上留任掌門的弟子,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他選擇在極陰之地安家,想必不會是偶然,加上那座夯土大院里的石磨擺放位置,極有可能就是出自他的手。

  即便是一個下山道士,也必然有一定的道行,或許村里陸陸續續發生的怪事引起了他的注意,順藤摸瓜最終發現了極陰之地。

  當然,榮皓更加確信發現極陰之地的人是那位建派祖師融皓真人,按照自己的推斷,珠山派在這里開宗立派的初始就是因為極陰之地。

  道家本身除了修仙練道自然就是除魔衛道,如果這地方真的有什么不太平的東西,他們道門之內肯定有流傳下來的說法,道門弟子也必然了解。

  或許極陰之地遠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這些個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事情,身為外行人,你就是想破腦袋恐怕也參不透。

  榮皓猜測,珠山派的目的是想要抑制什么,一代一代傳承應該就是為了對付什么東西。

  想到這里,榮皓嘆了口氣,恨不得過去給這兩個假道士一人甩一個大耳瓜子。

  因為這些個村里混混,珠山派最后的師徒三人都慘遭橫死,如果他們還在,想要解開這個秘密應該不難。

  榮皓咬咬牙,沒好氣的問道:“后山的老槐樹,你小子好像很忌憚,怎么回事?”

  那個之前無論如何也不愿意靠近老槐樹樹蔭的年輕人看了一眼同伴,此時那同伴也在看著他,同樣露出不解的神情。

  好像老槐樹的事情,連那家伙都不知道,知情的只有他一人。

  這小子沉默半晌,在左天明惡狠狠的目光下,終于橫下心來,說道:“老槐樹有問題!我爺爺說那棵樹成精了,許多年前他走夜路,在懸崖底下往上看,老槐樹就是一團火!老一輩的說法,以前有上山的獵人親眼看見追趕的獵物跑到老槐樹樹蔭底下直接消失了,也有人說那棵樹夜里會無風自動,大樹整個搖晃,就像是張牙舞爪的魔鬼!”

  他的同伴聽到這里,臉都白了,氣憤道:“怪不得當時埋那個老道士你愣是不愿意靠近,說什么肚子疼又這又那的!你特么成心的是吧?”

  文洋聽的一愣一愣的,一張大嘴張的老大。

  左天明吧嗒吧嗒的抽著煙,還算比較平靜。

  榮皓對那棵樹之前已經有了論斷,此時聽起來也沒有太多感觸。

  眼下他最想知道的是自己剛剛想的問題答案,那就是珠山派存在的意義是否真的和山腳下的極陰之地有關聯。

  想到之前這倆假道士在老槐樹下被上身的事情,從當時的談話判斷,似乎上身的就是被害死的掌門人那兩個被推下山崖的徒弟的陰靈。

  因此,榮皓想到了突破口。

  只是,那時候榮皓很清楚四周沒有陰靈出現,而眼前這倆家伙清醒之后也沒有表現出被陰靈上身之后的疲憊癥狀,那么所謂的上身很可能就只是那倆小道士的一縷殘念,利用那一縷殘念控制了這倆小子的心智。

  總之,老槐樹的存在震懾了一方土地,就算懸崖那里曾經死了不少人,那些陰魂不散的惡靈也只能在遠處利用殘念控制人的心智,把人引向死亡。

  老槐樹附近畢竟是安全的,至少之前榮皓等人在老槐樹下并沒有被刁難。

  想到這里,榮皓想再走一趟后山,就當是去碰碰運氣。

  ――――

  感謝QQ閱讀殺了她、美人如玉劍如虹、魔女、華冕等等書友的打賞!

  感謝一眾書友們的一大波推薦票!名字太多,我就不一一點名了。

  感謝支持本書的所有朋友,包括起點本站的鐵桿們,沒事的時候可以去書評區溜達溜達,活躍活躍氣氛,太冷清了……

  因為本書始發起點,一直也沒有推薦位,事實上本站成績簡直慘不忍睹。

  沒有推薦,神書也會撲街,更別說咱這離神書還差的遠……

  我也找過責編申請推薦位,畢竟書太多了,可能這本書在書海里面被淹沒了,并不被本站看好,所以推薦位很困難。

  編輯給了一個交換推薦位的條件,需要去看二十本暢銷書,然后一一寫出為什么大賣的分析,然后才可能給一個推薦位。

  雖然條件很苛刻,但是編輯也不容易,推薦位也有限。

  看看那些一直有推薦的書最后都太監了,我是很頭疼,也不了解為啥自己兢兢業業的就沒有推薦位。

  不過咱還是得支持編輯的工作,也為了不放棄自己的精神,我需要硬著頭皮去看二十本別人的書,然后寫二十份分析去換一個可憐的推薦位,只為了自己的一個信念,希望自己的書確實是書海里的一粒遺珠。

  所以本來時間就不多,這樣我還是盡量每天兩更,有等不及的朋友可以養著,養多了再看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