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5章 守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太白紀略

  八千乞活雷鎮奇襲攻陷襄陽,便如一顆火種,在投下伊始,便點燃了萬里山河的烽火。

  東北邊陲,宇文鮮卑外聯高句麗趁勢慕容疲累,頻挑釁端,鮮卑內訌一觸即發。

  西北塞外,代王拓跋什翼犍以涼州兵馬屠戮代國使團為由,擎起復仇大旗,已同涼州大打出手。

  蜀中成都,成主李壽改國號漢,悍然稱帝,撕毀剛剛簽訂的盟約,盡發國中水師,意欲伐晉,舟艦連江屯在白帝城,一日可下江陵。

  兩淮上下,羯趙兵進壽陽,邀指廣陵,大晉五萬東軍被壓的動彈不得。

  而天下戰火的中心,荊襄,歷經整整一個月的戰事周折,羯趙南征主力終于大舉南下。

  出襄陽,入石城,進駐夏口,二十萬趙軍齊頭并進,自夏口立下中軍大帳,遮天蔽日的戰旗橫推向東,筑起百里連營,以熊火燎原之勢掃蕩大江北岸。

  十日功夫,晉軍在江北所余僅只邾城一地。

  羯趙游騎已經開始頻頻探斥邾城,每日里數十隊斥候輪番撒出去,一隊百騎上下,每隊相隔也不過三五里之距,或是示威,或是挑釁,要么就作勢劫掠百姓。

  厭軍自然是不會放縱趙軍的囂張氣焰,縱然兵力遠遠遜于趙軍,卻也同樣以百人一隊的騎隊游蕩在城池左近,一處預警則四面呼哨馳援。

  從羯趙連營到邾城這百里之地,晉趙兩方游騎互相設餌、埋伏、抄掠、截擊,一支支小股騎軍在曠野里絞殺不斷。

  二學子舔了一口刀尖上的敵血,咂摸著嘴巴:“真他娘的臭!”

  他苦心設伏,剛剛打了一個小勝仗,以八百兵力的絕對優勢,圍殺了趙軍一百羯人和兩百氐人的小隊斥候,刀尖仍在滴滴答答的落著血珠。

  “明知是臭的還舔,勝七你給他接一壺,讓他喝個痛快。”裴金打趣著翻身下馬,親手收割起趙軍首級,正如二學子愛舔血,割腦袋則是他的樂趣。

  “回城讓裴帥給你表一功,這次干的真不賴!”

  勝七一邊抓起酒葫蘆灌著酒,一邊夸起了二學子,之前兩方游騎纏斗,多半打個平分秋色,今次多虧二學子耍的心眼,可算殺了個痛快。

  “給我也喝一口,”司馬無忌一把奪過勝七的酒葫蘆,猛灌了幾口,隨手扔給了旁邊烽陽鐵旅的周詳,指著胸前被劈裂的鎧甲氣呼呼道,“老周你手腳但凡麻利一些,我也不至于挨上這一刀!”

  “救你還救出毛病了!”周詳罵罵咧咧押了一口,便遞給了旁邊的庾大臨,“來兩口,解解乏?”

  要說這幾人中,數庾大臨的職銜最高,身份高了這群人不止一頭。放在以往連同席吃飯都不大可能,更別提輪著喝一壺酒了。

  但庾大臨絲毫不以為意,接過葫蘆張口就喝,都是一起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瞎講究什么?

  何況庾大臨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跟厭軍老兵講究職銜。

  不說別的,就拿這場小股騎軍纏斗來講,二學子真是用心良苦心思歹毒,庾大臨甚至隱隱自卑,至少他是打不出這樣漂亮的伏擊。起初他并不在二學子的籌劃內,只是路過便帶了二十來人前來幫忙,基本上沒動手,這仗就打完了。

  是的,在他眼中,不僅裴金三人,連司馬無忌和周詳都能算是厭軍老兵。他雖不是厭軍之人,但卻是在厭旗下活的命,更在厭旗下打了這輩子都沒干過的痛快仗,殺的羯人比這輩子都要多。

  歷經大戰,尤其是石城一役,兩萬騎軍死戰余生,只剩了六千露頭,卻依然攆狗一樣殺的羯人四下亂竄。不管是王營、羽林軍、還是乞活軍、烽陽鐵旅,西軍,已然被敵我之血澆鑄成了鐵山一座,還分什么彼此?

  大伙都跟著那面厭旗一往無前,冠甲天下的氣概讓他們熱血激蕩,死了都值!

  望著遍地胡人尸首,庾大臨一時間竟恍惚了。

  曾幾何時,躍馬揚刀追亡逐北,那只是胡騎的專權,哪怕他這個西軍第一悍將領著那支所謂西軍第一驍騎,亦不敢輕逆胡騎鋒芒。

  可是現在呢?

  別說胡騎了,誰能想到漢家騎軍竟能把羯人都殺的膽寒!

  不錯,就是膽寒。

  否則羯趙堂堂二十萬大軍,為何搞什么齊頭并進?大江北岸只剩邾城一地,趙軍依然是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的只能以小股斥候往返哨探!

  是被打怕了,不敢再犯險冒進!

  庾大臨的嘴角飛揚起來,嘿嘿的笑出了聲,一仗一仗打下來,真是揚眉吐氣,真是暢快啊。

  “你們下次再吃獨食,小心老哥哥跟你們不算完!”庾大臨啐了一口,只覺能和身邊這些漢家英豪并肩子殺敵,什么職銜什么西軍第一悍將,都去他娘的吧!

  遠處塵土飛起,顯然是趙軍援兵到了。

  趙軍每股斥候本就相隔不遠,按照以往經歷,匯合在一起后再援也不遲,不想這次卻被二學子算計了正著,連割首級的功夫都算在內,也就一炷香而已。

  “再干一仗么?”見趙軍援兵不過千騎,二學子躍躍欲試,舔凈了刀上的血。

  “小打搞成大戰,也未嘗不可啊。”裴金笑了笑,卻話鋒一轉,“不過殿下交代了,多耗一日,算一日,今個就撤了吧,庾帥意下如何?”

  “正是。”庾大臨暗松一口氣,先前那一刻他還真擔心二學子會沖上去,昌黎郡王手下這幫驕兵悍將,別說他約束不了,就是庾翼庾亮也束手無策的。他倒不是怕打仗,而是如裴金所說,司馬白的大略是對的,北岸能拖趙軍一日,南岸就能多緩一日。

  二學子雖然又邪又戾,但卻很聽裴金的話,點了點頭,提馬人立,長嘯而去。

  八百騎兵擁簇著厭旗,就在趙軍眼皮子底下,攜著三百顆人頭揚長返回,而趙軍竟也沒追,只是用一聲聲浪罵送行。

  庾大臨聽的清楚,趙軍在罵看你們南狗囂張到幾時,他不禁想笑,這種話他曾經也常常掛在嘴邊,他那時罵的是看你們羯狗囂張到幾時。

  不同的是,他曾經純粹是泄憤,而趙軍,說實在的,底氣是很十足的。

  邾城已經成為晉趙國戰的風眼,司馬白六千騎軍一萬步旅強撐孤城,前有強敵摧枯拉朽兵臨城下,后有難民滯留黃石灘哭嚎震天,暴風中心,怎能立足啊?

  看著身邊袍澤似乎毫無擔憂之心,庾大臨也懷疑是否自己想太多了,何不像其他人一樣倚賴司馬白?那個人既然能走到這一步,必然不會坐以待斃的!

  其實,縱然一死又有何妨?七萬袍澤血灑戰場,他庾大臨何敢惜命?!

  為王前驅,唯死而已,庾大臨也喊過,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一諾千金,豈能出爾反爾?更何況那是在將死之際宣泄的怒吼!

  不知不覺中,庾大臨已經下定了決心,就算明知司馬白要帶著大伙兒去死,他也會認了,不為別的,就圖個堂堂正正,就圖個一往無前!

  邾城目前的處境,用四個字來說,就是退守兩難。

  瞎子也能看個七八分,司馬白自然也清楚的很。

  據守下去只有與城同亡一個下場,邾城守上十天半月尚可,但再久,無異于癡人說夢。

  南兵援軍已經陸續抵至武昌,其實久拖趙軍的目標基本已經達成,此刻率軍過江自保,退避武昌以圖后用,無疑是上上之策。

  早在踏入江夏之初,他讓于肚兒整合船只操持百姓過江事宜,便是給自己留了后路,能運民,自然便也能運兵的。

  但是想退,又談何容易?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司馬白強勢崛起于這場晉趙國戰,誠然將羯趙二十萬大軍拖在江北,給武昌贏得了極大的緩沖部署,卻也終于嘗到了反噬滋味。

  他已經是羯趙當頭首患,不誅之不罷休。一旦出了邾城,露出頹勢,必然遭至羯趙瘋狂撕咬,麾下這一萬六千殘軍究竟能有幾人渡過江去,司馬白沒有絲毫把握。

  況且黃石灘仍有十萬難民滯留,退避武昌勢必要與民爭渡,船運了兵就無法運民。

  保兵亦或保民,換做任何人做統帥,似乎都不是一個困難的選擇。

  偏偏對于司馬白,讓他舍棄十萬難民拋給羯趙,橫在心頭的那道坎,比天塹還寬,決策之難,難于上青天!

  戰事發展成這樣,就是司馬白自己也著實沒有預料到,他已經兩度致函庾亮,讓其撥戰船幫助運渡難民,可是武昌始終沒有回音。

  司馬白倒也不怨庾亮置之不理,其實庾亮的難處,是顯而易見的。

  蜀軍趁人之危大軍壓境,隨時可以揮師下江東,一旦兵發白帝,必然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而西軍主力敗的倉促,大批舟艦都丟在了襄陽和江陵,南兵水師不論體量還是戰力又差強人意,控守江防都處處捉襟見肘,沒有征收司馬白現有的船只都已算仁至義盡了。

  軍議。

  “羯趙游騎已探至邾城十里外了,卻沒有再進前挑釁,不過看起來,攻城就在這兩日了。”

  裴山順手撥了撥碳爐,火苗順著鐵鉤便朝上竄了一竄,“肚兒那邊卻仍需五日才能將難民都運過江去。”

  “知道了。”

  司馬白只是淡淡應了一句,煞白左眸滲出駭人的寒光。

  剛入秋,天還有些熱,但屋里卻放了火爐,而司馬白的犀甲里更是套上了夾裘。

  不錯,寒疾又發作了,就在石城大戰羯人精銳的時候。

  起先只是小腹滲出涼氣,待等打到夜里,涼氣已經擴散到了四肢。司馬白原意是要憑夜戰一舉吃掉羯人,卻被逼的只能適時收兵,他不敢去賭下一刻會否一個跟頭栽下馬來。

  至于現在,涼氣已經徹底變成了寒氣,侵蝕著四肢百骸,連骨頭縫都不放過,毒性嚴重,堪比棘城養病之時。

  賈玄碩果然沒有說錯,矩相寒毒是無解的,而西山之巔被石永嘉燚毒中和的效果,似乎已經耗盡了。

  司馬白大概也猜測出了復發原因,他縱然大悟三皇內文,能夠憑借對三皇內文的理解善用正用矩相,可自從掌握矩相望氣之力以來,他對矩相的使用實在是太頻繁了。

  打仗的時候自然要用,察人心思時也要用,以至于養成了習慣,誰人說話,他都想瞟上兩眼,看看是真是假,那種窺伺人心的癮頭,讓他欲罷不能!

  他甚至有點理解石虎和石邃對于燚癮的依賴了。

  可是讓他去哪找石永嘉緩毒呢?他又怎能去找石永嘉求救!

  裴山見司馬白只盯著輿圖不說話,便開門見山問道:“是退,是守,大伙兒都想聽殿下一個準信。”

  這話也就裴山能問,他非是逼迫司馬白,而是要穩定軍心。

  要守,那就斷了退的念想,要退,那就別浪費精力去布置守城。都這個時候了,沒必要再顧忌方略正確與否,只需要盡快明示而已。

  司馬白掃了一眼室內諸將,城內不到兩萬兵馬,能說上話的都在這了。

  荀羨、周飴之、庾翼、桓溫、桓宣等人都眼巴巴的望過來,倒是賈玄碩閉目養神,不為所動。

  “大都督怎么看,是退,是守?”司馬白先沖庾翼問道。

  庾翼卻是苦笑一聲,他二哥人頭至今掛在城頭,他怎么看重要么?

  庾亮亦曾密信來邾城,告知了司馬白矯詔之事,明言邾城已經沒有守下去的必要了,囑托庾翼取代兵權,速將大軍帶回武昌。

  可是庾翼思索再三,并沒有揭發司馬白,給大哥的回函也只兩個字,不敢。至于是不敢奪兵權,還是不敢回武昌,他沒有說明,或許二者兼有。

  司馬白見庾翼不表態,攤了攤手,呵呵笑道:“無論退守,都非是一人一命之事,大家且議一議,暢所欲言,這次軍議就定下吧。”

  庾翼吁出一口氣,淡淡說道:“就算只有我一人,我也想留下來守城,一人一刀一馬,死在這里便是了。”

  話音剛落,桓宣起身朝庾翼一揖:“某隨大都督死在這里,咱們兩人兩刀兩馬!”

  兩個西軍元老的表態出乎眾人意料,按說形勢明朗,退避過江才是上策,這兩個人久經沙場,不該如此糊涂啊,大家已不約而同的朝桓溫望去。

  桓溫颯然一笑:“三人三刀三馬!”

  一場國戰,流干了七萬西軍之血,他們身為主帥,何以有臉過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