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風,吹融了隆冬的雪。
  不知不覺,已到了一月底。
  李家因祖宗一脈回歸,逐漸呈現欣欣向榮的勢頭,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原本暮氣深沉的衰落家族,逐漸有了朝氣,被李策之等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宗祠里,李朝歌正合計著,需要開始培養族人了。
  “文士,武者,這兩種族人都必不可少。”
  李朝歌喃喃道。
  文士能入朝為官,將文運賣予帝王家,換取大量銀兩,修行資源,還能獲得一定的權勢。
  對家族發展來說,極其重要。
  而且,李朝歌所在的李家,不單單是文士將文運賣予帝王家那般簡單。
  本質上來說,開啟了氣運池的李朝歌,也擁有如柱國世家一樣,跟皇室搶奪氣運,晉升為平臺的能力。
  只是,暫時還沒尋到文士加成氣運的效果而已。
  武者更不用多說,是衡量家族實力最關鍵的因素。
  家族和家族之間的斗爭,除非更強者介入,否則,便是由麾下武者廝殺來決定成敗。
  “這兩樣,李家都缺啊。”
  李朝歌望著族人的信息介紹,幽幽一嘆。
  此時的李家,寒窗苦讀,打算走文道仕途的,只有十六人。
  而真正考上秀才的,只有兩人。
  中了舉,可以出仕為官者,一個都沒有。
  武者的話,除了李長空和李明淵,還有自家兒子李荊棘,李家尋不出其他武者。
  這也難怪,畢竟李家破敗了,窮文富武。
  文道培養起來花銷不至于太大,而且還有機會入朝為官,用文運在朝堂獲得修行資源和大量銀兩,來填補家族虧空。
  若要培養武者的話,那就是個無底洞了,多少錢財資源都能耗干凈。
  只有家底殷實的家族,才有培養武者的資格。
  若不是李長空和李明淵任職于神武衛,修行資源都能神武衛領取,怕是李家一個武者都不會有。
  “沒有武者,便沒有安全保障。”
  李朝歌目光炯炯,已是決心,一定要為李家發展武者苗子。
  在大離王朝,律法難以管束世家望族之間的斗爭。
  眼下李家沒有武者,等于遇上危機毫無還手之力。
  若是沒有旁人覬覦,或許還好,如果遇上有人覬覦,便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可培養武者,所需要消耗的錢財,著實不是現在的李家能吃得消的。
  “先尋一批族人出來,讓他們打熬筋骨,修煉一番吧。”
  深思熟慮許久之后,李朝歌決定暫時先養一些十品境的武者出來。
  十品境花不了什么資源,最多是每日肉食多吃些,先練出一批有底子的族人。
  日后,等財政問題解決,再繼續培養他們晉升。
  “李明天,李明豪.......”
  他打開族人信息,挑選了十個人。
  這十人,資質都是普通,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但這一點無妨,因為李朝歌日后有能力更改提高他們的資質。
  他挑選的條件只有兩點。
  適齡,年齡必須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太小或太老都不行。
  未婚配,若是婚配,每日為家中瑣事操勞,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修行武道當中去。
  “執行,便讓......李長空去執行吧。”
  他想著,神魂一動,頓時出現在李長空的身邊。
  此刻,李長空正在訓斥自家孫子,讓他扎馬步,日后也學他一般,爭取成為武者,進入神武衛。
  “長空。”
  李朝歌的聲音緩緩傳出,李長空一愣,轉頭環視一番,見四下無人,還以為自己產生錯覺了。
  “看什么看?繼續扎馬步,不許偷懶。”
  轉過頭來,見小孫子一雙眼睛盯著他,似乎在好奇爺爺忽然的反應,李長空頓時板著一張臉,繼續訓斥。
  小孩只能癟著嘴,兩個小拳頭攥緊,繼續練習扎馬步。
  “長空!”
  耳畔的聲音再度響起,李長空心頭一凜。
  這一次,他很清楚,絕不是幻覺。
  可環視四周,仍不見聲源在何處。
  “我是李朝歌。”
  這是他第一次在隴川府李家族人的面前發聲,宣示自己的存在。
  這世間陰鬼無數,可護佑家族的祖宗之靈,獨他一人。
  若是他存在的消息,被宣揚出去,容易引來麻煩。
  所以李朝歌此前一直表現的相當慎重,沒有輕易讓隴川府的李家人知曉他存在。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也算是能信任李長空了。
  這兩位長字輩的李家宿老,都是對家族和自己無比忠誠。
  “李.....三叔祖?”
  李長空微微一愣,連忙在心頭回應道:“三叔祖.....您亡魂未散?”
  “的確未散,李家破敗,我如何能安心?”
  李朝歌交代道:“日后,我將看著李家崛起,點撥這些族人,庇護家族。”
  聽到此話,李長空眼睛瞪得滾圓,分外激動。
  三叔祖的亡魂竟是能長留不散,這對李家來說,是一大幸事。
  “我的存在,你只能透露給長青知曉。
  李家人多嘴雜,小輩未必全部可靠。”
  李朝歌先是告誡了一聲。
  李長空連連點頭,只道李朝歌是怕遇上什么麻煩。
  他在天罡司任職,沒少見識陰鬼之物,也知曉,一旦到了靈鬼境地,就能長留人間,陰司難以管轄。
  想必三叔祖,已是靈鬼了。
  其實他的猜測對了一半,李朝歌不單單是靈鬼,還有系統傍身,比尋常鬼物多了無數手段。
  “我近些日子,仔細巡視過,挑選了一批族人,打算讓你們重點培養成武者......”
  李朝歌將計劃全部告知了李長空,后者搗頭如蒜,對三叔祖言聽計從。
  “三叔祖放心,孫子一定辦好。”
  李長空對三叔祖有著近乎盲目的崇拜,自然不會質疑,也不會無端詢問緣由。
  解決此事之后,李朝歌的神念,又放到了大兒子身上。
  此刻,李策之正準備出城送二弟離開。
  李荊棘過了年,已在陳清淺的批準下,準許離家繼續闖江湖。
  原本,陳清淺是舍不得兒子再出去闖江湖的。
  但李朝歌畢竟是一家之主,在李家,還是能說了算的。
  有他的鼎力支持,陳清淺在軟磨硬泡之下,終于答應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