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四十五章 競爭思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寫科技格局

  東軟集團,華夏最主要的幾大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之一,也是華夏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

  “原來是東軟的劉總,久仰久仰。”

  “真的是太巧了,本來年前正打算去拜訪孟總,沒想到居然在這里遇到了。”劉吉仁的樣子看起來很真誠,倒不像是客套話,“孟總今晚有時間么?”

  “下午約了人,明天一早的飛機會杭城,晚上暫時倒是沒有安排。”

  “那太好了,晚上我做東,孟總賞臉一起來吃個飯如何?”

  “好啊。”孟謙自然不會介意去結交東軟。

  劉吉仁跟孟謙互換了手機號,然后就先上樓了。

  “看來電信集團不僅只找了我們啊。”劉吉仁進電梯后,丁明遠忍不住道了一句。

  孟謙則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徐慧說的,接下來電信要面臨的是殘酷的市場化競爭,他們找供應商自然也要精挑細選,這沒什么。從交情來說,東軟跟電信算是老朋友了,東軟不出現才不正常。”

  丁明遠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言,中午三人一起隨便吃了點東西,下午丁明遠去燕大找老朋友,孟謙則帶著何雅婷去找張樹新。

  “張總,這么著急找我什么事啊?”孟謙掛著笑臉進入張樹新的辦公室。

  “瀛海威快被你搞倒閉了,我得找你負責啊。”張樹新故作生氣狀。

  孟謙則繼續笑著,“張總這帽子給我扣的,我可戴不起。”

  “還笑,你是想看我再一次被踢出局吧。”

  “有我孟謙這最后一條底線在,誰敢動張總。”見張樹新雖然有玩笑成分,但確實有些急了,孟謙也嚴肅了幾分,“我們的瀏覽器年底應該就能出來了,到時候把你們的搜索引擎放上去,我相信會緩解現在的情況。”

  張樹新所說的快倒閉了,其實指的的就是搜索引擎的事情,搜索引擎這個東西就是個燒錢的玩意,開發燒錢,推廣更燒錢,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國內搜索引擎剛剛發展,網民還沒有對搜索引擎有什么依賴性,搜索引擎的存活主要還在靠跟其他平臺的合作。

  而且用戶的搜索量不起來,孟謙這套搜索引擎的算法也就表現不出來優勢,所以自從瀛海威的搜索引擎出來之后,就跟白度進入了互相燒錢拼資源的狀態,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所以當初用這個短期賺不到錢的東西換來了瀛海威的資源,現在怎么看怎么劃算。只是短時間內稍微有點坑了瀛海威。

  不過現在快2002年底了,網民對搜索引擎的使用和依賴進入了一個發展期,所以孟謙告訴張樹新他能幫到瀛海威,那就是把瀛海威的搜索引擎跟不久后大風集團即將推出的瀏覽器綁定,大家只要用大風集團的瀏覽器,瀛海威的搜索引擎就能掛在導航頁。

  而且隨著用戶對搜索引擎的使用度上去之后,孟謙這套算法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陽歷年前還是農歷年前?”張樹新追問了一句。

  “應該是農歷年前吧。”

  “那這三個月瀛海威咋辦?”

  “姐。”孟謙也不叫張總了,直接喊姐,“您有啥吩咐盡管開口,就別拐彎抹角了。”

  張樹新這才笑了笑,把一份文件夾給到孟謙,“大風集團給瀛海威也設計一套商業軟件方案唄。”

  “咳,我還以為什么事情呢,這不是就是張總一句話的事么。”

  “但瀛海威這會兒付不出錢了。”

  “好說好說,自家公司,先欠著。”

  “自家公司不免費么?”

  孟謙做了個認輸的表情,“再說吧再說吧。”

  孟謙花了一下午在瀛海威“哄”張樹新,確實也是沒想到白度的資源這么厚實,生生把瀛海威拖到快撐不住了,但孟謙是真的相信,明年開始這個情況就會出現轉變。

  晚上本來張樹新要留孟謙吃晚飯,但因為先答應了劉吉仁,孟謙就去找劉吉仁吃飯了。

  “孟總,你來啦。”來到劉吉仁定的包廂,對方又是一副十分熱情的樣子,東軟現在在國內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企業,劉吉仁更是上下通吃的人物,能以這種熱情待人,孟謙本能的讓自己多注意一些。

  “劉總真是太客氣了。”孟謙坐了個手勢讓劉吉仁先坐下,自己才跟著入座。

  “讓服務員上菜吧。”劉吉仁跟秘書說了一聲,然后繼續熱情的面對孟謙,“孟總今年應該還沒畢業吧?”

  “嗯,大四。”

  劉吉仁一臉的感嘆,“都說后生可畏,孟總這是后世可怖啊。”

  孟謙忙搖頭,“一路上都是靠大家的幫忙才能有大風集團的今天,不然就我那點本事,成不了什么大事。”

  “誒,孟總這話就太自謙了,我可聽阿爾派跟我提過你好幾回了,說你帶領的大風集團商業軟件現在在霓虹國可是勢如破竹,不僅把霓虹國本土的軟件公司給打懵了,連歐米的軟件公司現在都不是你的對手。”

  “我們也只是在商業軟件上取得了一點小成就而已,我們華夏想要在整個軟件領域里取得國際地位,還是得靠更多像東軟這樣的企業走出去。”

  “華夏軟件想走出,哪有這么簡單啊。”劉吉仁透著真情實感的嘆息道。

  孟謙則一臉的自信,“這就是個概念的問題,國內一直覺得自己技術弱后,沒有多少人往技術出口這個事情上動腦筋,其實真的走出去看看,會發現國外確實有很先進的地方,但從整個技術領域來說,很多科技細分領域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

  國外留給我們的技術出口機會多的是,就看誰能先發現商機,誰能先去做這個吃螃蟹的人。”

  “是嘛?倒是很少聽到有像孟先生這樣的聲音,不知道孟先生能不能說說你覺得我們在哪些細分領域現在機會更多?”

  “其實我覺得現在談具體的領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更有意義的是要建立一種競爭思維。”

  劉吉仁眼露毫不遮掩的好奇,“孟先生方便解釋一下么?”

  孟謙先喝了口水,“我們華夏現在在科技領域沒有什么巨頭企業,每當我們看到國外那些巨頭企業的時候總覺得就像是看到了強大的怪獸,好像根本不可能打敗他們。

  但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背景都是有自己的優劣勢的,那些國際巨頭企業是很大,他們是巨輪,但巨輪想調個頭都費勁。

  我們華夏企業都很小,在他們身邊或許顯得微不足道,但我們在試錯成本,在調整速度,在學習機會等方面都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

  為什么微軟的MSN一直都競爭不過風信?因為他想做一個調整光審核就要2個月,我們上午開完會下午就可以開干。”

  劉吉仁持續的點頭,看得出是很認真的在思考孟謙說的這些話。

  孟謙停頓一下看他消化的差不多了,繼續道,“而在軟件領域,基礎的技術和知識其實并不高深,就像造一條船他并不難,只是船大船小的區別,我們華夏的軟件企業該做的是先讓自己擁有造船的能力,當擁有這個能力后,盡情的發揮我們船小的優勢,很多人都覺得創新是屬于大企業的,在我看來事實恰恰相反,創新應該是屬于小企業的。

  為什么大企業幾萬人隨便搞個研發都要三五年,其實他們這三五年中搞出了很多成果,只不過他們要反復的斟酌斟酌斟酌,今天大風集團倒閉了,受損的不過是幾千名員工,但今天如果英特爾倒閉了呢?

  受損的可不只是英特爾那幾萬名員工,更是英特爾帝國關聯的幾十萬,幾百萬相關從業人員,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米國的科技產業,乃至影響到全球科技產業,所以企業越大,它反而越是求穩,我們企業越小,越能放開膀子去搏,也越應該放開膀子去拼。

  可惜的是我們太多的企業陷入了一種天然的恐懼和屈服,只是一味的想著去模仿,去跟隨大企業的腳步,小船一旦求穩,那你就注定了永遠只能做跟在大船身后的船隊中平平無奇的一員,但如果膽子大一點,開足馬力往前沖,說不定就會驚喜的發現,自己的成就遠超過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局限。”

  在孟謙說這些話的時候,劉吉仁的眼神越來越犀利,因為這些話就像是針一樣刺在他的心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