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9章 石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闕

  “秦政有大弊。”

  劉病已的回答十分坦率。

  “西安侯,我沒有楊子幼那般淵博的學識,也不太懂史事。雖然他今日為秦張目,說儒士編造故事,抹黑秦政。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用炭往鍋底涂抹,黑上加黑而已。“

  “秦既然能二世而亡,其政必有大弊!”

  任弘頷首,也沒有進行評價:“那周政如何?”

  劉病已思索后道:“周政雖被說得美妙,但恐怕也非盡善盡美。我與不少儒生往來過,總覺得儒士雖言仁義,但提出的看法卻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光是三輔民間便如此浩嚷難治,純用周政德治,恐怕會越治越亂,還不如眼下。”

  他笑道:“也不怕西安侯笑話,我不喜秦政,亦不愛周政,只覺得這世上最好的治國之策,便是雜周秦而用的漢家制度!”

  言罷也披上衣裘,告辭而去。

  任弘只在他走后暗道:“是啊,秦,就是一顆沉到水里,讓大漢摸著過河的石頭。”

  不管在后世看來多么超前,多么惋惜,但秦政的純用法家,已被現實證明,是徹徹底底失敗的道路,治大國如烹小鮮,最忌過猛過烈。

  遭秦世暴亂,漢初的人杰們不偕尺土之資,不權將相之柄,發跡泗亭,奮其智謀,羈英雄鞭驅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義成,或以權斷,逆順不常。經歷文景漢武三代,除秦弊政,最終找到一條最適合現實的體制。

  剛猛中帶著柔和,冰冷的法度外包裹上了儒家六經脈脈溫情的仁義外衣。

  可以稱之為“漢家特色的吏治國家”,“漢家特色的封邦建國”。

  對周秦有繼承,有摒棄,存其精華去其糟粕,這艘巨輪已磕磕絆絆,航行了一百三十余年,不僅完成了大一統四夷服的使命,還開眼看世界,叩開了新時代的大門。

  秦朝這顆石頭被老劉家摸了百多年后,都已經盤出了包漿,現在大漢面臨的情況是,再往前走,就沒有石頭可摸了。

  于是有些人產生了懼怕和惶恐,想要回頭,恢復周政,指望用真假難辨的古舊典籍里那些金句指導國事。

  這當然不靠譜,大漢需要的不是復周政,更不是復秦政,而是甩掉歷史包袱,繼續向前走。

  “我看這大漢,就缺個引航員啊……”

  不過到了次日清晨,任弘就受到了國家掌舵人大將軍霍光的召見。

  前幾天的冬至日大朝會,任弘與典屬國獻上通過石渠閣檢驗的天下輿圖后,確實轟動了朝野。武帝朝時對四輿的探索,終于落實到了地圖上,五經博士固守的五服、九服說又破了個大窟窿,但也顧不上去補。

  因為任弘拋出的異域傳說打亂了他們的步驟,賢良文學內部,正在為究竟要不要請求朝廷派遣使者去海西看看,搞清楚那大秦國是不是暴秦殘黨而爭論不休呢。

  他們一向反對探索《禹貢》《春秋》之外的地域,可如今卻產生了分歧。

  任弘倒是一點不怕派去的使者發現真相,幾萬里行程,往返就得幾年,已開始與羅馬交惡,并壟斷絲路中轉利益的安息人也不會這么輕易放漢使過去。

  歷史上,因為安息的阻擾,漢朝和羅馬就始終未能接觸,東漢時,走得最遠的班超副使甘英被安息人故意帶到波斯灣,欺騙他說這就是西海,大秦就在對面,海浪頗大,去者十不還一,甘英遂起了退縮之心。又過了幾十年,倒是羅馬人自己找上門來了,派出的使者走海路從日南郡登陸前來“朝貢”,但漢人總覺得這是某個南方蠻夷冒充的。

  相比在學術圈引發的地震,廟堂諸卿對輿圖卻十分平淡,不曾驚為天人,也沒有不屑一顧,就是按照漢家規矩辦事,讓畫工多臨摹幾份掛到朝堂和九卿官署里。

  當任弘走進大司馬大將軍幕府時,發現這兒也掛了一幅。

  這輿圖相比藏在石渠閣的那一版,縮小了一半,東邊果然加長了許多,讓大漢正好處于地圖中央,任弘之所以同意這么做,自然是為了讓東方那留白的部分引發世人好奇,但他沒想到,最先刺激到的,竟是霍光……

  聽到任弘進入廳堂作揖,霍光也回過頭來,直截了當告訴了任弘一件事。

  “天子已同意,明年會派遣使者入三韓,登倭人之國,去看看輿圖附錄里所說富藏白銀的島是何模樣。”

  雖然漢人以黃金為幣,但白銀也是稀缺的奢侈品。

  任弘聞言連忙甩鍋:“大將軍,倭島上滿是白銀,也只是使者在三韓道聽途說,不一定確切。”

  “大漢不缺那點白銀。“霍光表現得十分不屑:”只是為了探明四夷方輿,既然西方有漢使走到了日落之地,那東方的日出之地,也得派人去探查探查,將所見所聞畫到這留白的輿圖上。”

  這么一說任弘就明白了,是強迫癥吧,一定是因為大將軍那治不好的強迫癥!

  霍光不知任弘心中的腹誹,讓他勿要多禮,接下來便開始夸起典屬國近期的成果來。

  “典屬國做的這圖,極好。兵法云,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有了輿圖,為政者也能知天下四夷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

  對于謀全局的執政者而言,確實十分需要這樣一張輿圖,它讓霍光知道,自己今年做的三件事,是無比正確的。

  第一是力排眾議,支持傅介子在西域的進取,同意任弘之策,將建西域都護府。

  而第二件,則是六月份時,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遼東,因為元鳳三年大漢與烏桓交惡,昔日遷至長城之外作為遮蔽,以防匈奴襲擾幽州諸郡的烏桓,如今成了新的邊患。

  他的女婿范明友認為,應繼續在東北用兵,必須對烏桓堅決打擊,打到彼輩附從,甘心做大漢門戶之犬為止。

  “如此就不會反將烏桓逼到匈奴一邊?”

  霍光卻不同意范明友之見,如今大漢面臨的情形,頗似武帝元朔年間。

  當時大漢同時進行三件事:打通西南夷、興建滄海郡、新建朔方郡。一個在西南,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北,與如今頗為相似。其中打通西南夷的道路修建已經耗時六年,死傷無數士卒,滄海郡興建兩年,讓燕趙疲憊。

  為此當時的丞相平津侯公孫弘上疏言:“愿罷西南夷、滄海而專奉朔方。”

  三面開疆,國家確實承受不起這么大的壓力,請停了西南夷和滄海郡,一心一意搞好朔方營建。

  如今亦然,武帝朝四面開釁的教訓不可忘記,霍光知道,大漢需要在西北、西南、東北三個方向,做出抉擇。

  他做的第三件是,便是今年秋天時,罷象郡,分其地入郁林、牂牁。

  從這輿圖上看,南越、東越、滇國、夜郎,南方幾乎所有邦國,都被大漢統一于治下,不再有敵國之患。

  但當地蠻夷此起彼伏的作亂反叛,仍給朝廷帶來很大壓力,那場幾乎席卷整個益州郡的反叛,便耗費了三年才平定。他曾聽田廣明、杜延年描述南方戰事,非要將郡縣推進到每一座壩子和山城耗費人力,傷亡也太大,一些深山老林的地方,既不能治,不如果斷放棄,滿足于蠻夷部族稱貢足矣,將兵力收縮到漢人通過水路容易抵達的桂林、牂牁。

  西南稍微退縮,裁撤形同虛設的郡縣,此舉應該會引來大鴻臚和賢良文學們的叫好。

  東北持守,保境安民,明年春正月,募郡國徒筑遼東玄菟城,這應該能讓范明友這些左方派有些事做,不會再嚷嚷著出擊烏桓和左賢王。

  西北持攻,建立西域都護府,徹底控制南北道,讓支持開拓西北的六郡良家子團結在自己身邊,這就是霍光為大漢明年定下的三大國策。

  然而今日召見任弘,霍光卻只字不提那“大秦”,因為這位無比現實的政治家,對兩萬里外虛無縹緲的威脅絲毫不關切,僅關注那些明年就能做到的事。

  霍光拿起一份奏疏,翻了翻后,問任弘道:

  “你上疏提議,讓大司農派遣官吏,明年去南海郡種……這是何字?”

  任弘只能上前,指著那個自己造的字道:“棉,棉花的棉。”

  ps:奶騎在我床上,無心碼字,今天只有一章,后天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