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
宋青苑笑了,眼中閃過一抹惡趣味。
她也不曾想到,當日自己隨口編造的一句戲言,竟成就了“薯大人”之名。
若是宋老爺子知道,他在無意中,竟得到如此大的名頭,那他臉上的表情,該是何等的精彩。
這么想著,宋青苑開口道,“我爺在山上,和王侍郎等人忙著建蓋國寺的事務。”
“我這就叫家中的下人,把他請回來。”
“不急!不急!”
聽著宋青苑如此,李子昀連連搖頭。
“錦寧縣主切勿如此,薯大人公務繁忙,在下怎能打擾。”
“不如等薯大人忙完公務,回來后再見,亦是一樣。”李子昀體貼的著。
“那……好吧!”宋青苑終是點頭。
達成共識,李子昀也松了一口氣,在一旁椅子上坐了下來。
端起下人上好的茶,一邊喝著,一邊把目光重新放在門外。
心里想著,能讓這么多百姓主動來幫忙,這位“薯大人”在榆林縣,一定是一個德高望重之輩。
而且這個“薯大人”,還把自家的院落,當作做活兒的場地,召集村民至此。
這般親民,和善的官員,更讓李子昀心中升起無限的好福 同時也越發的期待起來,相見的那一刻。
甚至在李子昀心中,已經為這位“薯大人”,勾勒好了畫像。
只是不知,傳中的人是否與他心中所想一致。
“錦寧縣主……”
“李公子……”
宋家這邊,宋青苑和李子昀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來。
而另一側,二郎,宋誠義,紅袖等人,則是帶著姜維以及大隊人馬,去了宋家的員工宿舍,暫作歇息。
而宋家其他的雇工,也把榆林縣這邊準備好的棉衣,棉被,分別裝入車中,統計數量。
直到太陽落山,村民紛紛歸家。
宋家廚房內,做好的飯食,也送入這邊的員工宿舍。
宋老爺子也忙碌完,回到家鄭 宋家堂屋內。
“晚輩李子昀,見過薯大人。”
得知眼前的老者,便是宋青苑的爺爺“薯大人”后,李子昀立刻起身,臉色嚴肅,端正態度,恭恭敬敬的施以一禮。
薯大人?
宋老爺子神色一懵,目露疑惑之色。
黑色的眸子,放在李子昀身上,上下打量一番。
很顯然,這是一個從外表上看起來,少年有為的男兒。
氣質,談吐皆不俗,可見其家教良好。
這樣的一個人,也不像是腦子不好。
所以……宋老爺子便以為他是認錯了人,于是搖了搖頭。
“這位公子誤會了,老夫并非姓薯,而是姓宋,乃是宋清苑的祖父。”
宋老爺子的一本正經,余光還瞟了瞟站在一旁,含笑而立的宋青苑。
“呃……”
這么一,李子昀到是被弄得愣了神。
怔了幾個呼吸,才反應過來,搖頭失笑,恐怕這位“薯大人”,還不知自己,已在京城有了諾大的名聲。
“薯……”李子昀一拱手,立刻轉口。
“宋大人,晚輩李子昀,是邊疆守將李老將軍之孫,李家二房行四。”
“今日能與宋大人相見,乃是李子昀三生有幸,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李子昀一拱手,恭恭敬敬的以輩之禮,擺出等待指教的姿態。
不吝賜教?
宋老爺子一頭霧水。
李子昀的這幾句話,可是把他蒙了,云里霧里,連腦子都有些暈乎乎。
一時之間,嚴肅,一本正經的表情竟維持不下去,像一個普通的老者般,陷入沉思。
同時轉頭,以目光詢問宋青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個輩對他未免也……太敬重了些!
這完全不符合他所知道的,京城勛貴子弟的形象。
“咳!咳!”
宋青苑不好意思的清了清嗓子,別過頭去,只當沒聽見。
這邊李子昀,遇到了一直推崇備至想要一見之人,很快便興起了聊義。
“宋大人,您的那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之言,已被京城百姓廣泛流傳,得到百姓紛紛贊頌。”
“晚輩曾經,也只是有所耳聞。”
“今日來到宋家,見到宋家院內,百姓匯聚,萬民一心的場景,才真正明白宋大人此話的用意。”
“晚輩深感佩服!”李子昀一拱手,滿臉敬佩之色。
清官,好官,整個大齊不在少數。
可像宋大人這般,官民一心,互敬互愛,這樣的場景,他還是第一次見。
不得不……震撼人心!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宋老爺子越聽,心里的疑惑便越重。
他何時過這樣的話,這般俗套,若真是傳入京中,豈不是失了他讀書饒身份。
怎么想著,宋老爺子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孫女宋青苑。
卻見她那雙靈動的眼睛眨了起來,彎彎的睫毛呼扇呼扇著,一邊動一邊使眼色。
卻又一本正經的道,“爺!你曾經不是跟我過,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嗎!”
“我去京城的時候,到國子監宣講,便提及了此事。”
“所以京中百姓,給您起了個可愛的昵稱薯大人!”
“昵稱?”
宋老爺子眉頭一緊。
“呵呵!”宋青苑干笑,“就是綽號的意思。”
接下來,宋青苑便把京中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與宋老爺子訴。
“哦!”宋老爺子一拍腦袋,恍然大悟。
原來“薯大人”,竟是這般得來的。
其實宋青苑到國子監宣講一事,他早已有所耳聞。
并且在宋青苑回到宋家之前,他便從蕭景鐸口中,得來了這一消息。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告訴他的是,他竟混上了“薯大人”這么個稱號。
而且似乎還得到,百姓的一致認可。
宋老爺子臉色糾結,心里復雜的簡直想要呵呵噠!
“請坐!李公子請坐!”
反應過來,宋老爺子連忙收起情緒,招待起客人。
“謝薯、謝宋大人!”
李子昀的目光,仍帶著至誠。
“咳!”宋老爺子輕輕一咳,正色道,“李公子,老夫也不過是老百姓出身,懂得百姓疾苦。”
“所以做了官,想事情的時候,難免為百姓多想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