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村口。
一隊人馬整整齊齊,帶著物資佇立在此。
“見過錦寧縣主!”
姜維和李家派來的負責人,率先走了過來。
這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五官端正,劍眉星目,棱角分明。
古銅色的臉頰上,有一雙烏黑深邃的眸子。
身材高大而筆直,往前方一站不卑不亢,對著宋青苑拱手道,“在下李子昀,見過錦寧縣主!”
李子昀?
從名字來看,想必是李家的后輩。
可宋青苑對京中李家的事了解不多,李家第三代究竟有哪些人,她還不甚明了。
所以只能微笑以對,同時把目光求助的看向姜維。
姜維會意,立刻上前介紹道,“縣主,這是李老將軍家的孫兒,李家二房的四少爺。”
“原來是四公子,久仰!久仰!”
“今日一見,果然如傳聞中那般少年英才。”
宋青苑微微頷首,以示敬意。
她雖不清楚李家第三代都有哪些公子,可宋青苑卻聽過京中的傳聞。
據李家后輩各個人中龍鳳,征戰沙場,獨當一面,乃頂立地的好兒郎。
李子昀聞言,一拱手,“錦寧縣主過譽了!”
“錦寧縣主才真的是女子中的典范,憂國憂民。”
“前為學子捐蓋國學館,后為邊關將士勞心勞力籌備衣物。”
“李子昀在此,代表邊關數十萬大軍,向錦寧縣主致謝!”
“四公子客氣了……”
宋青苑,李子昀兩人,互相商業性吹捧一番,便進入正題。
“李公子等人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宋家已備好酒菜,還請各位在此逗留,歇息,歇息。”
“待明日,家兄便與各位一同前去邊關。”宋青苑著。
早在京城之時,他們便已商議好,由慈善基金會的人,護送物資到達榆林,而后又二郎接手送去邊關。
現在有李家人介入,那更再好不過,一路上能省去不少麻煩。
同時,也把這次算所帶的物資透明化,清清楚楚的展示在李家面前。
表明她宋青苑賬目透明,并未貪墨半分。
“如此……麻煩錦寧縣主了!”李子昀客氣的著。
一邊跟在宋青苑身后,解釋道,“這次之所以跟著姜公子過來,是我本身就要去邊關,正好順路,便一起走了。”
李子昀一句話,解釋了他出現在隊伍中的原因。
同時也像宋青苑表明,李家對宋青苑是絕對信任的,沒有監督之意。
“邊關那邊,現在怎么樣?”
宋青苑一邊聊著,一邊交代二郎和紅袖,宋誠義,阿二等人安置人馬。
“李公子,請!”
看著眼前的大門,陌生的院,李子韻臉上閃過一瞬間的驚訝,很快便斂去。
錦寧縣主出身農家這件事情,他已知曉,只是卻不曾想,家宅竟這般樸素。
還座落在村內,未曾搬離。
尤其是透過大木門,看到了院內各個婆子,媳婦分工合作,一起做的棉衣,棉被忙碌的身影,更是震驚。
“此時麻煩縣主了!”
李子昀躬身,深深一鞠躬,再次代邊關將士,表達了對宋青苑的感激之情。
可一抬頭,卻見前方的宋青苑微笑而立,緩緩搖頭。
“李公子,你該謝的不是我,而是他們。”
宋青苑伸手一指,指向了院內忙碌的身影。
這些人穿著土里土氣,不善打扮,眉眼間還帶著被歲月摧殘的痕跡。
可他們的臉上,熱情洋溢的笑,就像一束光,笑到了饒心坎兒內。
“這些人都是榆林縣附近,十里八鄉的鄉親。”
“他們聽了,是給邊關將士縫制衣物,便忙中偷閑,特意的趕過來幫忙。”
宋青苑面帶微笑,看這院子內忙碌的身影,眼中是柔和的光。
她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可愛的身影,亦如她們。
“原來是榆林縣的百姓……”
李子韻悵然,邊關將士保家衛國,護的便是大齊的百姓。
如今百姓投桃報李,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邊關將士,慈情誼,正是回饋。
雖無大愛,可是一點點一絲絲一縷縷的加之在一起,便糅合成真情實意。
“榆林縣的鄉親們!”李子昀一聲高喝。
“誰呀?”
“這是誰呀?”
“這人哪來的?”
院內的眾人聞言,紛紛轉頭,看著李子昀議論紛紛。
眼神中有疑惑,有不解,更多的還是好奇的探究。
“在下李子昀。”
上前一步,李子昀身板挺直,聲音嘹亮的道,“乃是邊關守將李老將軍之孫。”
“今日,李子昀代表邊關幾十萬將士,謝榆林縣的鄉親們相助之情。”
李子昀抿起嘴,神色嚴肅,恭恭敬敬的對著前方鞠躬行禮。
李老將軍?
邊關將士?
榆林縣的百姓們,雖然對朝廷政務知之甚少。
可一聽到將軍這個職位,首先想到的便是鎮守邊關,征戰沙場。
“應該的!應該的!”
“一些事,李公子不必客氣,力所能及,幫把手而已。”
百姓們一愣,很快反應過來,擺手的擺手,搖頭的搖頭,紛紛表示此事不足掛齒。
看著這一幕,李子昀笑了,“不愧是潛龍之地生活的百姓,的確是我大齊……”
話一到此,聲音戛然而止。
李子昀突然想起了這個潛龍之地,和他們李家的淵源。
曾幾何時,那個李代齊心石碑,好像就是在這個潛龍之地挖出來的。
若非錦寧縣主機制破解,他們李家恐有滅門之禍。
李子昀轉頭,看向宋青苑的目光中,多了兩份親切和熱情。
“嗯?”
宋青苑被看的一愣,很快便展顏歡笑,“李公子這邊請!”
宋家堂屋內。
李子昀站在屋子中間,隨意一掃,便把周圍的一切盡收眼底,得出四字……
果然樸素。
“不知今日可否有幸,見一見薯大人?”
李子昀聲音平淡,可那雙眼睛里透漏著熱牽對于京中盛傳的那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的流言,他也是多次聽進耳鄭 心中熱血澎湃,很想看看出這番話的人物,究竟是何許人也。
而從京城出發到現在,這一路上他都在心懷向往,向往著與“薯大人”見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