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三十六章 市舶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公

  天啟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就在柳安思考著怎么對付后金的時候,天津衛傳回了消息。

  尼德蘭帝國的船隊終于靠岸了,然后......船就被拿下了。

  繳獲的船只無一例外,都是蓋倫船,共有四桅桿,前面兩桅桿掛欄帆,后面兩桅桿掛三角帆,長約十二三丈,排水量也有近千噸,裝載火炮二十七門,船員每艘上百人。

  蓋倫船并不是戰船,而是用來運送貨物的船只,拜仁本來也沒打算靠著蓋倫船挑釁大明,他來到大明的土地主要目的還是打探情報,看看能不能將煙草推廣出去。

  不論是佛郎機人還是尼德蘭人,他們最常用的船只都是蓋倫船,是改良過的,比起原始的蓋倫船速度還要快上幾分。

  但即便如此,靠著大明的大福船依舊不能跟他們抗衡,當初三寶太監七下西洋,船只二百四十余艘,人數近三萬人,真真正正的世界級艦隊,而反觀現在西班牙號稱的無敵艦隊,規模尚不到鄭和寶船艦隊的一半。

  上百年的海禁,不僅讓漢人徹底丟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還將造船的技術也忘的一干二凈了。

  當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圖紙,已經丟失,朝廷設立的市舶司名存實亡,只能敲敲打打些簡單的木船。

  知道這個消息后,柳安十分的痛心,如果鄭和時期的寶船尚在,區區洋人,安能犯我邊疆?

  從長遠利益上來看,開啟海禁的皇帝,甚至可以說是庸碌無能的千古罪人。

  之前不能開海,是因為朝廷財政緊張,負擔不起出海的費用,現在國庫銀兩數千萬,亙古未有,柳安認為,也是時候該出海了。

  只要出海,不出十年,海上霸主的地位必將回到大明頭上。

  但在那之前,要先打造出能夠進行海上遠航的大型船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誰都懂,但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

  接到消息的當天,柳安就來到了市舶司。

  現在的市舶司只能用清水衙門來形容了,破舊的大門,已經許久無人修葺,看門的將士無精打采,靠在墻上打著哈欠,而市舶司的官員則一個個骨瘦如柴,喝著加了幾片茶葉的茶水,坐在桌旁百無聊賴。

  簡直比欽天監還要窮。

  柳安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沒忍住退出去看了一眼上面的匾額,確確實實是市舶司,不是養老院。

  院子里雜草叢生,不知道有多久沒人清掃過了,整座市舶司都彌漫著一股暮氣,好比行將朽木的老人。

  甚至沒人注意到柳安來了。

  “咳咳!”柳安咳嗽兩聲,終于打破了沉默的氣氛,有一位老者站起身,走到柳安面前拱手作揖,說道:“下官市舶司提舉高棠,拜見上官,不知上官是.....”

  “柳安。”柳安淡淡的說道。

  房中陡然寂靜,旋即就亂了起來,官員們手忙腳亂的起身,一下子簇擁了上來,對著柳安齊齊見禮。

  “好了!光天化日之下,不去公干,坐在這里喝茶?成何體統!”柳安皺著眉頭,語氣不善的看著市舶司的官員。

  高棠嘆了口氣,說道:“柳太師有所不知,我們市舶司不是不想公干,而是沒有事情可以讓我們公干啊.....”

  “沒有?市舶司負責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屬市政司,前些年改成了包稅制,征收稅務大權應該都在你們手中才是,為何要說沒有事情?”柳安根本不相信高棠的話,市舶司就算再落寞,也是朝廷設立的衙門,怎么會清閑到如此地步?

  高棠苦笑道:“柳太師....這前些年負責管理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的確實是我市舶司,可....自從去年起,這些事情就已經移交了東廠,由他們全權代理,太祖成立市舶司,目的是都監海船,可大明水師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索要過海船了,都是直接要銀子自己打造,根本用不著市舶司,市舶司這一年多來,根本無人問津,朝廷也沒有事情吩咐下來,我們這些官員,更甚至連餉銀都拖欠了許久,我們這些官員,日子過的....唉!”

  柳安深深蹙起了眉頭,如果是這么說來,他倒是信了幾分,畢竟市舶司就跟城外的荒廟一般,感覺毫無生機,里面的官員也都跟活死人一樣,半死不活的,再加上地方偏,恐怕一整天也見不著幾個人影。

  “不知柳太師今日大駕光臨市舶司,是有何要事吩咐?”

  高棠將柳安桌旁坐下,從柜子里拿出一罐茶葉,心一橫,咬牙倒了一半在茶壺中,沖上熱水后親自給柳安斟上茶水。

  旁邊,市舶司的官員眼巴巴的盯著陶壺,模樣就跟餓了十天半個月的乞丐一般。

  這下柳安是真相信他們窮了。

  看這模樣,怕是飯都吃不上幾頓。

  “老夫這次來,是因為陛下欲打造海船,去往海外與洋人爭個高低。”

  柳安拿起茶杯押了一口,嗯,果然是外面最便宜的茶葉沫子,又苦又澀。

  高棠眼睛一亮,驚喜道:“柳太師所言當真?陛下真的愿意打造海船了?!”

  “旨意雖然還沒頒發,但老夫相信陛下肯定會愿意的。”

  “那就好,那就好啊....多少年了,終于有陛下愿意派船出海了!”高棠搓著手,十分激動的說道。

  “不過。”柳安說道:“既然是要出海跟洋人們一爭高下,那么所需要的船只就得大,老夫聽說三寶太監下西洋所用的寶船圖紙,已經丟失了?”

  高棠悻悻然道:“這.....這么多年過去了,海船圖紙早就在那場大火中被燒毀了.....”

  當年施行海禁之后,鄭和的檔案存于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帝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后來才知道是被車架郎中劉大夏給藏了起來。當時項忠問官員,庫中檔案,怎么能夠失去?在場的劉大夏說:三寶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么益處?舊檔案雖在,也應該銷毀,怎么還來追問?

  然后沒多久,據說劉大夏放了一把火,把鄭和出使水程等一應資料全部銷毀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