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八十五章 討賊檄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公

  看著魏忠賢和朱由校二人樂觀的想法,柳安沉默了一會兒,嘆氣道:“陛下,恐怕事情已經脫離了臣等的掌控,這柄金刀,非成國公親自送來,而是他讓手下一名親衛日夜兼程兩千里,從漢中飛馳至京師送信。”

  朱由校和魏忠賢同時臉色一變,矢口叫道:“不可能!咱們的計劃如此詳盡,為何會發生意外?送信的人呢?他說了什么?”

  “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只知道成國公受邀赴宴,被瑞王強行留下,成國公自己是不可能暴露出來的,這一點陛下大可放心,而且如果成國公已經暴露,那么瑞王也不會只是留下成國公,如此看來,瑞王可能是要做一些咱們沒有想到的動作。”

  “而且漢中知府滕蘇,也已經投靠了瑞王,咱們沒能提前收到消息,跟他脫不了干系。”

  ‘“滕蘇投敵了?他可是萬歷二十三年的進士,皇爺對他贊賞有加啊,否則也不會委任他當漢中知府了!”

  魏忠賢愕然地望著柳安。

  “可惡!這群逆臣賊子,欺上瞞下,內外勾結,朕誓要將他們碎尸萬段!”

  朱由校十分生氣,這種事情脫力掌控的感覺他很不喜歡,換句話來說,背叛他的人,都要付出代價。

  “傳旨!著西安府總兵官、四川總兵官、岷州衛、鳳翔府以及夔州府出兵包圍漢中!務必要將朱愛卿救出來!”

  朱由校一時熱血上涌,被憤怒沖昏了頭腦,柳安急忙勸誡:“陛下不可!現在漢中的情況咱們還不清楚,如果大軍壓境,難免不會使得瑞王狗急跳墻,況且咱們現在手中尚無實據,成國公又在對方手里,對方如果一怒之下殺了成國公,對朝廷弊大于利啊!”

  救人這種事,一味的靠蠻力是不行的,如果瑞王見朝廷已經知道了他的意圖,再看到大勢已去,魚死網破是一定的。

  朱由校氣呼呼地喘著粗氣,坐在龍椅上思考了好一會兒,說道:“那咱們現在該怎么辦?莫非就這么干等著?”

  “既然漢中知府已經背叛了朝廷,那么其他藩王封地上的知府們會如何做就不好說,臣建議,命錦衣衛便衣探查各州府的情報,如果發現端倪第一時間來報,并且再派人去各地衛所督軍,以防不測。”

  以不變應萬變,這便是柳安一貫的行事風格。

  對于柳安的提議,朱由校和魏忠賢都沒有異議,監軍這種事情,自然是要東廠來做了。

  魏忠賢回到司禮監之后,便立刻召集了十二掌班,讓他們帶上東廠的番子,一路上跟錦衣衛相互配合,去往各地督軍,尤其是京師附近的衛所,更是一個都不能落下。

  第二日,京師上晴空萬里,端得一個好天氣,百姓們并不知道遠在天邊的漢中府發生了什么事,只能看見京師里有許多東廠的人在街上活動,各個神情焦急,來回奔走,其中還帶著些惶恐。

  這件事情的起因,全都是因為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文書送到了京城。

  以及一封討賊檄文。

  這封文書在正午時送到,由驛卒直接送進京師皇城腳下,在通過禁衛送至乾清宮。

  瞬間惹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為什么又是咱家啊!!!”

  魏忠賢看到那封討賊檄文的瞬間,眼前一黑,差點沒當場暈厥,只因那封討賊檄文上全都是在針對他,其他人是一個字也沒提,將他說成了十惡不赦的千古罪人,不除之,難以平民憤。

  魏忠賢是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如此找人記恨,削藩一事不是他提起的,扳倒東林黨也不是他首功,他最近更是兢兢業業,最多幫朱由校打理打理政務,低調至極,已經是很小心謹慎了,可麻煩還是如影隨形,甩都甩不掉。

  然而朱由校在乎的卻不是那封勞什子討賊檄文,誰都能看出來那只不過是發兵的借口,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在西安知府呈上來的奏報。

  瑞王朱常浩勾結漢中知府滕蘇,舉兵八千造反,乘船沿江東下,不知目的。

  字跡很是潦草,可見西安知府當時寫這封信的急切,言簡意賅,一眼就能明白漢中究竟發生了什么。

  朱由校放下奏報,看著在一旁哀嚎不止的魏忠賢,有些煩躁,怒道:“叫什么叫!哭就能解決問題了?趕緊去將柳先生召來,咱們好商議對策!”

  “哎哎!臣這就去!”

  魏忠賢用袖子抹了抹眼角,急忙出了大殿,命人叫柳安去了。

  接到消息,柳安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乾清宮,奏報和討賊檄文他在路上就已閱過,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討賊檄文的事情在他的預料之中,但是他沒料到瑞王竟然沒有選擇合兵,而是選擇以八千人的兵力沿江東下,自漢水淮河東下,直去江南,他這是想干什么?

  莫不是出海跑路?

  東南海盜盛行,莫非瑞王打算尋求他們的幫助?

  短短時間,無數種可能在柳安腦海中閃過,瑞王沿江東下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但他沒有選擇最穩妥的合兵進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劍走偏鋒,孤軍深入,這可是兵家大忌。

  這時候就有個弊端了,柳安等人雖然受到了奏報,知道了瑞王的走向,但是這個情報已經是三日之前的情報了,現在瑞王在哪里誰也說不準。

  乾清宮中除了魏忠賢和朱由校以外,還有內閣三位閣老和兵部尚書李春燁,瑞王造反的事情還沒有宣揚出去,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朱由校也并不想大肆宣揚,他的意思是低調解決此事。

  “瑞王只有區區八千兵力,應天府周邊有兵馬一萬八千余,陛下應立即下旨,與淮河之上鋪開戰線,阻截瑞王叛軍的大船!”

  兵部尚書李春燁鏗鏘有力的說道。

  “阻截是應該阻截的,只不過瑞王東下的意義在哪里?就算他沿江東下,南有應天府,北有徐州堅城,他那點人手,能做什么?”

  汪應蛟疑惑不解地望著地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