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趙王張敖自登上海河河口的碼頭之時輕松的日子就結束了。趙國的大臣們早就帶著各種文件等候大王批準。大王離開時雖然王后處理了緊急事務,但也有許多瑣碎的日常工作積壓了下來,理論上大王一登陸權力自動回到大王手中,早點兒找到大王可以早點兒得到答復,以免要辦的事情被排在后邊。

  張敖一邊趕路一邊坐在車里批閱文件。

  趙王張敖坐直了身子拉伸了一下僵硬的腰,對旁邊的趙離說道:“你說為什么不出幾個奸臣,在旁邊勸大王一路辛苦了,大王要注意身體。”

  趙離用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說道:“我也想,只是我做不成這個奸臣,為了整理他們報上來的文件已經忙了好幾天了。”

  “還是缺人手,要是能多招一些人充實一下官吏隊伍就好了。”這一段時間張敖的腦子里都是缺人。

  “現在招人的難度越來越大了。所有識字的愿意為朝廷工作的人差不多都招進來成為官吏了。不過大王也不用著急,再過一陣子我們開辦的初中也就是縣學就能有畢業生了,除了少數想上更高級的學校外,其他人都可以補充到官府了。”趙離也急切的盼望著有人能分享他的工作。

  “你能想象每年有幾百萬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學生畢業,大量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焦急不安。為取得一個官府小吏的職位會有上千人來報名考試。”張敖利用放松的機會想象一下當年那美好的時光,可惜當時張敖是那數千準備考試的人中的一員。

  “每年幾百萬學生畢業,幾年下來豈不是全國的百姓都能讀書識字?”張敖的第一句話對趙離很有震撼力,對后邊的情景卻無法想象。少數的讀書人雖然壟斷了知識,但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他們也在不斷的宣傳要廣為教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讀書識字,這種話說的多了,其中一些人也就信了。就趙離而言是真的認為全國百姓都能讀書識字是人間盛世。

  “我們大漢會有那么一天的。”張敖在大漢親身經歷了找一個會寫自己名字的人都難的日子,深深體會了前世掃盲工作的巨大成功。其中的艱辛不親身經歷真難以感受。這幾年趙國的經濟條件好一點兒了,張敖開始考慮要不要增加對學校教育的投入,并開展一些小規模的掃盲活動。

  張敖忙碌了一路,回到邯鄲又與迎接的大臣演了一天的戲,臣子們才滿足的離去了。

  “終于結束了。”張敖回到了王宮,大字形躺在自己的床上,享受著放松的感覺。

  “大王辛苦了。”劉樂坐在張敖身邊,伸手摸著張敖的臉龐說道,原先那個細皮嫩肉的丈夫不見了,眼前的張敖臉上的皮膚黝黑粗糙。

  “辛苦一點兒也是值得了,這次咱們真的發財了。”張敖的樣子很象是一個剛領了一個月工資回家的丈夫。

  “大王富有全國,還怕缺錢花。”劉樂故意取笑張敖,自從他們成親后張敖每天都在為錢發愁,想方設法去賺錢,別人家大王的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天也沒享受過。

  “你想不想成為全天下最有錢的人?”張敖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況已經很滿意了,但是趙國要發展,他本人想活得安穩還需要更多的錢。所以他需要繼續努力。

  “我要那么多錢干什么?”劉樂是吃過苦的孩子,劉邦當上漢王之后,劉樂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嫁給張敖后,在趙國過的也不是奢靡的生活,錢財對他來說吸引力也不大。

  “這個錢不是給你自己用,而是用來給百姓干事。”說到了正事,張敖從床上坐了起來。

  “給百姓干事那倒不錯。你又有了什么賺錢的辦法?”劉樂對張敖賺錢的能力很信任。

  “這次我們不賺錢,而是直接做錢。我準備開辦一家銀行,專門用來制做錢幣。”

  “銀行是干什么的?同鑄錢的欺行作坊有什么區別。”劉樂好奇的問。制做錢幣的事,鑄錢的作坊一直在干,既然張敖單獨提出銀行這個名字,肯定與以往鑄錢的作坊有所不同。

  “鑄錢的作坊只是為銀行服務的。銀行除了做錢還有發行錢幣等多種功能,就如同我們開在各地的鹽店向外發行趙國的錢幣一樣,以后銀行將取代鹽店的這個功能。”說到興頭上,張敖干脆起身來到桌案旁拿出來已經做好的計劃書。

  “看來大王是早有準備啊,怎么想起把這事跟我說起。”劉樂見張敖不是開玩笑,也認真了起來。

  “這次我出海尋仙得到了不少白銀,今后石見銀山的銀礦還能源源不斷的有白銀出產,這些白銀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金銀是人們認可的貴金屬,我決定開辦銀行,向大漢全國發行趙國制造的錢幣,這其中包括金幣、銀幣、銅錢和少量的紙幣。發行錢幣第一需要成色斤兩實足,另外就是要有信譽。在大漢全國來說你公主的信譽比我們趙國還要有用,所以成立的銀行就叫‘公主銀行’,由你來負責。銀行所用的資本就是這次出海所賺來的屬于我們的那部分白銀,所以這個銀行屬于你,你真的會成為大漢最有錢的人。”張敖向劉樂講解著。此次出海張敖把王室所有的錢都投入到遠洋公司之中,所以他的收益是最多的。

  劉樂還是有點兒不明白:“鑄造出來的錢幣給咱們趙國人用就行了,為什么要發行到整個大漢?”

  “鑄錢的過程有巨大的利益,你看了計劃書就明白了。不過不要外傳。”這個年代不但劉樂不懂,實際上連大漢國也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國家還沒有統一收回鑄幣權,地方諸侯都有鑄錢的權利。張敖準備利用長安那群官僚明白過來之前的這段時間將趙國的錢幣發行到大漢各地,狠狠的賺上一筆。

  “那銀行成立后第一步要干什么?”作為趙王要成立一家銀行,人員場地都不是問題,各種錢幣都是已經鑄造好了的,所以劉樂更關心銀行的動作從哪里開始。

  “那就從給百姓發錢開始。這事情明天再說。”張敖說完把計劃搶過來扔在了桌案之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