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岳父是劉邦

  青磚的燒制在趙國已經很成熟了,倭國的植被覆蓋率很高,找到用來燒磚的木材很容易,只要有足夠的粘土就可以大規模燒磚了。這種技術對倭國來說是很先進了,隨著趙國軍隊的到來,給倭國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張敖全力推廣水稻種植技術,普及新農具的使用,將倭國的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了好幾個檔次。在其他方面,燒制青磚,燒制白灰等技術的使用,大幅改善了倭人的生活環境,使倭人真正進入了文明社會。

  “這是守衛村莊的士卒住的地方,圍墻可以防住敵人的進攻,士卒在遇襲時依托圍墻固守,可以為援軍到來爭取時間。所以才用青磚把這里修的堅固一點兒。”亭長吉犁向張敖介紹道。

  “這墻外可挖一圏壕溝,可以增加防御能力。另外可以將院內的房屋建的高一點兒并且建成平頂的,人可以在屋頂觀察周圍的情況,戰時弓弩手在屋頂上能為各個方向提供支援。”張敖越說越覺得這東西眼熟,真是世事輪回,也輪到張敖在倭國建據點了。

  能直接聽懂張敖說的意思的眾人齊聲說道:“大王說的有道理。”

  實際上眾人心里都明白,這院子不光是駐軍的據點兒,也是村內所有趙國人的避難所,當發生變故時所有趙國來的人都要逃往院內避難,等待救援,這院子當然是越堅固越好。

  接下來張敖對村子進行了視察,村內的倭人全都遠遠的跪在地上不敢出聲,更不敢上前。

  “這村子建的不錯。”土坯建房也有其獨特的好處,比如成本低,保暖性好等,它所存在的一些弱點也是可以改進的。土坯房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延年,如果在外墻上用白灰粉刷或粘上茅草都能增加房屋的使用年份。

  在肯定了吉犁的成績后,張敖又提了幾個要求:“對于新建立的村落要有整體規劃,村莊的街道盡量寬闊通暢,還有就是要注意村莊衛生。保證排水通暢,村內一定要有廁所,產生的污物要及時處理。”張敖可不想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百姓,被一場瘟疫都給消滅了。

  “好,我們馬上改進。”吉犁等人認真的聽著。

  趙王張敖在本洲到處巡查,尋找著各種政策的漏洞,并且及時修正。與此同時其他人也沒有閑著。軍隊在穩定住本洲郡之后開始了對倭國其他島嶼的清理,在這個過程中梅川內庫所率領的本洲郡的倭人仆軍起了重要作用。

  梅川內庫等人等于先于倭國其他島投降大漢,有著一種莫明的優越感,而且隨著趙軍控制地盤的增加,在任命管理者時愿意使用梅川內庫手下的這些人,使得梅川內庫等人越干越有勁。趙軍如風暴一般席卷了倭國各島,搗毀了倭國人聚集的城池,把倭國人各部落的首領全都換了一茬,整個倭國全都臣服于趙軍的武力之下。

  石見銀山的礦山建設更是順利,邊建設邊開采冶煉,已經有大量的白銀產出了。趙王張敖命令將白銀都鑄造成了銀幣。

  看到倭國被牢牢置于趙軍的控制之下,趙王張敖授權孟鄉統領倭國全部事務,他自己則帶領著裝載銀幣的船只返回了趙國。

  當趙王張敖帶領從倭國返回的海船在海河河口的碼頭一靠岸,便有趙王張敖尋仙歸來的消息在趙國傳開了。

  “你聽說了嗎?大王尋仙回來了。”傳播消息是人的本能,特別是這種包含了大王、神仙、冒險因素的消息更讓人有巨大的成就感。

  “大王找到神仙了嗎?”聽到議論的人很配合,中規中矩的接著話茬。

  “你們怎么都只關心神仙,不關心其他的事情。找到神仙有什么用。神仙有可能教大王點兒法術,對大家來說也沒有什么好處,最好大家還是關心一下大王找到財寶沒有。”這位是在邯鄲遠洋公司入了股,投了錢的,這次準備在大家面前炫耀,希望大家能夠配合。

  “那大王找到財寶了嗎?”這次還真沒遇到杠精,聽眾配合的很好。

  “大王這次沒找到什么奇珍異寶。”說話的人故意停頓了一下才說道:“但是大王找到了一座銀山。”

  “那你豈不是馬上就發財了。”有人知道說話的人持有著邯鄲遠洋公司的股份,羨慕的說道。

  “發財是發了,但是銀山不能自己飛回趙國來,還要一點點開采,正因為如此,這次大王只能按股份分一點兒紅利給大家,以后銀山開采出來的白銀每年給大家分一次。”這才是這次會話的終極目的,告訴大家我有錢了,而且以后每年還都有錢拿。

  “真是太遺憾了,當初大王號召大家入股的時候我為什么沒有參加呢。”雖然還沒有看到張敖給大家發銀子,但以趙王張敖以往的表現,眾人對趙王還是很信任的。

  “不知以后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如果有我一定要參加。”

  “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啊,把錢交給遠洋公司,自己躺在家中就能拿錢,而且還不是拿一回,如果入股的錢足夠多一輩子都不愁吃愁喝了。可惜了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要不然肯定全拿出來在遠洋公司入股了。”

  “你就不怕遠洋公司的人拿了你的錢跑路,或者做生意把錢賠光了。”

  “你是不是傻,遠洋公司投錢最多的是大王,大王會跑路,以前還有可能在出海時遇到風浪把錢賠沒了,這次出海已經證實大王造的船深入大海完全沒問題。現在有整座銀山擺在那兒,大王只要每年派人運回來一些,大家就有錢賺,還會賠錢?”

  “這么好的機會錯過了,真可惜,只是不知道大王還會不會再次出海尋仙,會不會再讓大家入股遠洋公司。”

  參加討論的人有的只是為了聽個新奇,也有部分人是真的動了心。

  在對他人賺錢的羨慕和自己錯過機會的遺憾聲中,遠洋公司的名字不斷的在傳播,大漢百姓知道了還有出錢不干活獲利的渠道。

  趙王張敖在人們一片熱議的氛圍之中回到了邯鄲,趙國的百姓和臣子都在關注著張敖的動向,盼著趙王張敖接下來做出一些驚人的事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